2018年4月12日星期四

3311 顾晓军主义哲学第四讲:多元论


3311 顾晓军主义哲学第四讲:多元论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三百一十一
 
 
  上一讲,讲了“趋势论”。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多元论”。
 
  第一节:多元论的缘起
 
  《多元论》,是我201431314日间撰写的,已收入于20157月出版的《大脑革命》一书。然,“多元论”的思想的起源,却早在我200932330日写的《顾晓军主义哲学:两种论》中萌生。
 
  在《顾晓军主义哲学:两种论》一文中,我说:“两种读书法:一位学历较高的女网友,在我博客上玩。见我推宠张筱雨,便搜索……看了几十张后,跑来说:张筱雨算人体艺术?见过大卫、维纳斯……吗?我真怀疑你的学历。”
 
  我回答:“西方人体、艺术?汲水少女、撒尿的小男孩……不都很自然主义吗?可见:读书,至少有两种:一种,读它个融汇贯通,而后把书扔掉;一种,是死读书、读死书。(我是在暗喻:高学历,并不等于有真知灼见,更不等于有情商)。
 
  《两种论》中还说了:“两种生命力”。说“写了篇《顾晓军主义:粗俗美与生命力》,又遭网友痛骂。可‘顾晓军言论’这块思想的土地上,虽杂草丛生,却生机无限……稍作整理,就有《打倒鲁迅》等。这是长着时鲜思想的园子。还有《顾晓军主义》,也是早晚要长成参天大树的。”
 
  如今,是不是都成了现实?此外,在《两种论》中我还说了“两种认识论”、“两种方法论”、“西方哲学批判”等等。
 
  具体,我说“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现在主要有两种认识论。一种,叫唯物主义;一种,叫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两种认识论,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谁;唯物、唯心,便成了唯一、唯我。我以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种认识论,其实就是一种认识论--排他主义”。
 
  第二节:多元论的艰难
 
  “多元论”的思想的产生,是艰难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历程,就是——神权社会、王权社会……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神,是唯一的,不能共生的。现在的世界,有三大宗教,也是因为时代的进步、才使其基本上——各讲各的经,各传各的道。纵然如此,也矛盾不断、摩擦不断。不用说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不能共生,即便是同一种宗教内,也多有新旧教派间的纷争。欧洲史上,最著名、最惨烈的“三十年战争”就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旧教徒之间的互不相容。
 
  而王,更是唯一的,不能共生的。大家谁见过——你也当王,我也当王,大家都当王?没有吧?不仅王不能大家都当,而且还有理论。《礼记丧服四制》中就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这,可以算是“一元论”的理论吧?
 
  在如此这般的社会环境中,又怎么可能产生“多元论”的思想呢?即便产生了“多元论”的思想,又怎么生存下去?所以,中国古代的多元思想,就是“金、木、水、火、土”;而今天,居然有人把“金、木、水、火、土”,美誉成唯物主义的“多元论”。这,应当算是一种厚颜无耻吧?
 
  而在西方,德国的G.W.莱布尼茨则说:“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他,还自诩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
 
  真可谓是:东西方的厚颜无耻,是一样的。东西方人,没有学问、把胡编滥造当学问,也是一样的。
 
  第三节:西方多元论的荒唐
 
  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多元论”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而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
 
  然而,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真正搞懂: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二元论”,是相对于“一元论”而存在的,是为了调和意识与物质、唯心与唯物的哲学观、而产生的。而其,从产生到今天,也从来就没有达到过调和的目的。
 
  此外,西方的唯物主义,有“多元论”;唯心主义,也有“多元论”。西方唯物主义的“多元论”,就跟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差不多。而唯心主义的“多元论”,就跟德国的G.W.莱布尼茨的“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差不多。
 
  为此,我痛苦了很久。因为,我从小就知道西方的哲学家,多么多么的了不起。可,没有想到——多么多么了不起的西方哲学家们,竟如此地不堪、竟如此让我大失所望。
 
  仔细想想,也就释然了。大家想想:强调“唯物主义”的,怎么可能有什么“多元”的思想、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多元论”呢?同理,强调“唯心主义”的,也怎么可能有什么“多元”的思想、还怎么可能有什么“多元论”呢?
 
  西方哲学的“多元论”,其实是种荒唐!唯这、唯那,不就是唯一、唯我独尊?不就是相互排他、不就是一种偏执?
 
  说白了,西方哲学中的“多元论”,是有名无实的、抢占名词的“多元论”。就如同——美国人用“大脑革命”这词作书名,谈“我的大脑看起来胖吗”、“你今天‘打酱油’了吗”;而我的《大脑革命》,则是讲“顾晓军主义哲学”、讲“化繁为简”、讲“立体思维”等等。
 
  第四节:顾晓军主义哲学多元论
 
  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多元论,认为:存在,决定多元。这个多元,既是物质的多元,也是精神的多元。而物质与精神,也不是对立的。
 
  物质的多元,既是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融合的;能融合的度,取决于不同物质自身的性质。精神的多元,也可以是独立的,或相互融合;其融合的度,不取决于不同的精神及其内在,而取决于不同的精神的世俗化及持不同精神的人的包容度。
 
  物质的多元,在于存在、在于认识;存在,是其本质。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物质的不断发现与新认识,其本质、是多元的物质原本就存在,只不过、是过去没有认识、没有能力发现,而不是发现与新认识到的物质、原本并不存在。
 
  精神的多元,在于宽容,也在于包容。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精神;不同的环境,也会有不同的精神。原有的精神,不可能阻止新的精神的产生;新的精神,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原有的精神。无论是原有的、还是新的精神,其既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
 
  精神,是信仰,也是产品。过于强调信仰,就否认了精神自身所蕴藏的物质性。而过于把精神当买卖,则同样是对精神的亵渎。精神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是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唯我独尊、相互排他,不仅未必就能消灭掉另类的精神,还给自己留下了被后人唾弃的理由。
 
  凡此种种,就是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多元论。而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多元论,才是真正的多元论。从上,也可以看出——我的多元论,才是名副其实的多元论。
 
  第五节:多元论的文化与意义
 
  多元是存在,是事实与现实,也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与文化的存在。
 
  昨日,一家海外媒体的老总给我发推,道“顧先生方便時,可否考慮上我们这講講鲁迅先生”;我还没答,就有人道“何先生闲的吧”等等。这样的人,怎可能有出息呢?
 
  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其崛起,不在于精明、算计,而在于大度、包容。盛唐之盛,在于万国来朝,在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在于学习与借鉴。
 
  前天,我在推上说,“我把刘大师带好了,不跟赵总吵架了;赵总在我的影响下,也不开口就骂刘大师了”。结果,大家都乐了。
 
  其实,我就是在以多元文化、悄悄地影响着大家。多元文化,讲宽容、包容;多元文化,又远不止是宽容、包容。
 
  再如:改革开放,决定了时代与社会走向多元。而多元的文化、与多元的文化的发展,也在保障与促进、改革开放的继续前行。
 
  而改革开放的继续前行,不就是多元论的、存在的、重要性与伟大意义?
 
  好,“多元论”就谈到这里。下一讲:“否定论”。
 
 
              顾晓军 2017-4-11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