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3520 士族,中国民运的依靠


3520 士族,中国民运的依靠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五百二十
 
 
  又要批评百科了。百科说,“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还在“发展衍变”中说,“萌芽(东汉)”。
 
  东汉,是公元25年至220年。而我清楚记得:管仲(约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有“四民分业论”。如此可见:百科的“士族”,所说当是“士大夫”。而士族,则当属“士”与“士大夫”之统称,且以“士”为主也。
 
  “士”,也当主要指士子、士民、学士,即旧时的读书人。这一类人,以读书、博功名为业。博得功名后,再混好了、做了大官,或进入了上流社会,便称为士大夫(中国古代对士人和官吏之统称,其也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
 
  我说这些,是因见罗玉凤在聊周小平,且多多少少有些同情之心,说都是草根出身,及不容易、被精英挤兑等等(大意。此条推文已找不到,似已被她自己删除了)。我以为:其实,网络上长久以来以“草根”与“精英”作划分,是非常不妥的。
 
  我翻看了一下我推特上相互跟随的大咖:吾尔开希、刘刚、何頻、赵岩、章立凡、冯正虎、石三生、傅希秋,谁算精英?刘刚若是还在华尔街,当算精英;可,早已不在了。何頻算吗?应该可算,但明镜在接受网络小额捐助,总觉与真正的精英形象有差别。
 
  赵岩,能算精英吗?好像不能算,他整天与维权者混在一起。维权者,都到了维权的地步,与精英的形象、也好像有点不搭吧?冯正虎、傅希秋,都是维权阵营的老将,应该也不能算精英吧?吾尔开希、石三生,也都不能算精英吧?数来数去,也只有章立凡可以算精英。
 
  而如果用中国传统的“士”来衡量呢?吾尔开希、刘刚、何頻、赵岩、章立凡、冯正虎、石三生、傅希秋,个个都称得上士。是不是?只不过,算不得“士大夫”而已。而若中国民主了呢?则大多可为“士大夫”了。
 
  其实,中国的古代、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如,蔺相如士子出身,后为相,士大夫也。但,闻名于世的,却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士之风也。荆轲刺秦王,虽未果,却真士风也,一样留名于世,且未必就比蔺相如差。
 
  如果以“士”、“士族”分,以读书、博功名分,就比以“草根”与“精英”分、简单多了。吾尔开希、刘刚、何頻、赵岩、冯正虎、石三生、傅希秋,可称为士;章立凡,也是士。甚至,周小平亦可称为士,不过是志向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
 
  其实,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又何尝不是士出身呢?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前,是教书先生,不就是“士”?周恩来、陈毅等留洋、勤工俭学,不就是读书、博功名?不过是成功了,毛泽东成了“王”,而周恩来、陈毅等成了“士大夫”。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东扯西拉这些,其实想说的是——毛泽东们的中国革命,实际上依靠的是农民。然而,时代不同了,逐步实现现代化后,中国农民的群体、也会像西方一样萎缩。而中国民主运动,能依靠的对象、只能是士族,以读书、博功名的学子,尤其是那些书读得多、且没混好的。
 
  我曾阐述,中国民运当依靠那些遭遇不公的人们。但,这并不太好划分——很多人遭遇不公后不说或隐忍了,没人知道。而依靠士族、以读书博功名的学子们,则一目了然。自然像周小平那样不能依靠的,也很清楚。
 
  还有人写过文章,说中国民运当依靠青年、学生等,甚至具体到80后。这,其实还不如我过去的“依靠遭遇不公的人们”。因,有灌输,且青年与学生等中也有削尖脑袋往体制里钻的。依靠80后,就更不当,如今怕要改成90后了。
 
  而中国民主运动及其发展与壮大,依靠士族、以读书博功名的学子们,则既对应了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时代特征,也对应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大陆的现实的社会特征(当然,如果中共能把“毕业就面临失业”的问题解决好,那我再重找)。
 
  其实,“反对派”与“主流社会”的博弈,就是要让这个社会更好,让大多数的人生活得更好、且自由与心情舒畅等。
 
 
              顾晓军 2017-9-17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