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主义民主”与“范式革命”
《兵马俑》,选自《顾晓军小说(二)》,台湾猎海人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范式革命”?“范式”是一种“理论”。什么是“理论”?“思考发展成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提供非同寻常的、可供人们在思考其他问题时使用的‘思路’。”①并不是所有“理论”都能成为“范式”,“范式”是一般理论形成的“基本前提”,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它是关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种全新的看法。”②能成为“范式”的理论都是“革命性”的,“其中的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共同体抛弃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而赞成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③“革命”,都是“颠覆性”的。
“平民主义民主”,就是能引起“范式革命”的关系人类共同体命运的重大理论,它是关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一种全新的看法。相对于“精英主义专制”,“精英主义民主”就是一次“革命”,但并不彻底,“民主”也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并没有突破旧的“框架”——“精英主义”,旧框架即旧范式。
“范式”是一种“信念”,“精英主义者”相信极少数人的“能力”,“平民主义者”相信大多数人的“智慧”。“精英”也有弱点,于是发明出一套“机制”监督自己,是一种进步,但“精英主义”的弊端无法完全克服,那就是,精英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多谋福利,甚至当仁不让地统治被统治者。
《兵马俑》这篇小说,写作于2007年8月,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是在读顾晓军《文学散论》时才发现,顾氏本人非常看重、并特别为之撰文《<兵马俑>成为极品的构件及其他》。
《兵马俑》中,我最感诧异的,是主人公的理想,竟然要当“兵马俑”,还说“男人,都应该这样”,男人,不是都该追求“出人头地”吗?尤其令我不解的是,作家本人的理想,竟然也是要当“兵马俑”,“就做个中国文学的兵马俑”,还说“此生别无他求”④,此生,不是都该追求“出将入相”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怎么连向往都不向往了?
“一将成名万骨枯”,自古以来,不论官方、还是民间,正史、还是野史,宣扬、记载的都是“英雄事迹”、“英雄传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就是“精英”,“千军”就是“平民”,不论精英、还是平民,信奉的都是“精英主义”。
那什么是“平民主义”呢?用“平民主义民主”创始人顾晓军的话来讲,通俗地讲,就是“百姓意识”⑤,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不论“一将”、还是“千军”,视彼此都是“一兵”。
《兵马俑》的故事很简单,是作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⑥,一个父亲,为了保护孩子,失手打死了人,锒铛入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两个向孩子隐瞒了真相,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兵马俑》的立意很不简单,这样的父亲何止千千万万,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供养上流,他们是平民,他们也是人类共同体的基石。
小说中,有一处写到了“国民劣根性”,“兵马俑”父亲带着妻子女儿外出,“刚上车时,给周围的人,都发过煮鸡蛋;大家伙,乐得还他些笑。唯几番扫着满地鸡蛋壳的乘务员,偷偷地翻他的白眼。”翻白眼,偷偷地翻,公开地翻,不就是市民对待农民、知识分子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吗?笔者本人,曾在贫困山区工作过一年,深知这类“劣根性”不过习惯使然和缺乏教育的结果,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地广人稀,若不随地吐痰,反倒不自然了,但在城里,地少人多,水泥地板不吸收,就得到处预备垃圾桶。
小说中,还有一处写到了类似过去的“乡绅自治”,“兵马俑”父亲被判刑,为了女儿,他写信要妻子烧掉自己的照片并改嫁,妻子烧掉了照片但没改嫁,“而是跑遍了村里、村外,挨家挨户地跪求:无论如何,千万别让我女儿知道他爸的事。周围十里八乡的族长们,都感动了,发话道:不许说!谁家的孩子说漏了,掌大人的嘴;大人说漏了,掌老人的嘴;老人说漏了,掌族长的嘴。善良的人们,就这么用善良的欺骗,维护着孩子的成长。”十里八乡,熟人社会,沾亲带故,不需明文规定,自能形成秩序,家有家长、族有族长,礼尚往来、亲疏远近。笔者本人,曾在参加一位长辈的葬礼时,深刻体会过这种“自组织”的力量,效率极高、井井有条,平素有矛盾的家庭或个人都相处融洽、十分和睦,丝毫看不出他们之间的裂痕,很难想象不久之前他们还在为了财产之事大打出手,窝囊的长兄因辈分所在也出来讲话了、主持局面,没有人不听他的,众人合力、齐心协力。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过分哀悼乡绅阶层的消失,就像河床,永远都在。
这样的“兵马俑”父亲,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好不容易出狱了,“眼看快要到家了,兵马俑却止住了脚步。”“他决定:暂不回去。在附近租间披子房住下,打工、挣钱,为女儿的成长,多出点力;而后,再回去。”“当他知道:女儿,刚考上大学;家里,很穷……他,就悄悄地打了两份工。”就在打算写这篇文章的前一晚,我从外面回来,已经十点多了,我看见前边一个身影,个子不高,吃力地推着他的售货车,他就住在我的楼下,每天很早出去,在学校门口摆摊,他也是一个“兵马俑”父亲,我就想:假如是“平民主义民主”的时代,他还会这么辛苦吗?我曾不止一次亲眼见到小摊小贩们四散奔逃、城管手提大棍棒从车上下来,那情景、简直令人万念俱灰,荒凉、苍凉,“兵马俑”父亲们是在以怎样卑微而顽强的姿态存在着?
小说的结尾,父女相认,女儿很伤心,父亲为哄孩子高兴,要扮“兵马俑”,“‘爸爸,我来!’女儿,抢着、披上报纸画的铠甲、贴上两片胡子、手持一根木叉,惟妙惟肖地扮着兵马俑。这一家人,又有了笑声。尽管,这笑声,有点惨淡、有点凄然。”我曾听过一场讲座,引《海公案》⑦中对富人的评价,“古称为富不仁,汝家巨富,未必全无过也。纵然施恩于人,亦有不到之处。”才知道,“为富不仁”是真有道理的,因为“仁者”不忍也。美国新科总统特朗普,就是个典型的“巨富”,接受采访时,他妻子说“白宫”是他们住过的最小的房子,看特郎普的表情,好像还挺委屈。不论“精英主义专制”还是“精英主义民主”,富人享受富贵,都心安理得,但假如是“平民主义民主”的时代呢?我在想:总统与民众的关系,是否该像“兵马俑”父亲与子女一样呢?
“精英主义”时代,“精英”在上,“平民”在下,“精英”与“平民”是两个阶层,上行下效,“精英”意味着“功成名就”;“平民主义”时代,“精英”在前,“平民”在后,“精英”与“平民”是同一阶层,前赴后继,“精英”意味着“率先垂范”。“精英主义”如同“日心说”,平民围着精英转;“平民主义”如同“地心说”,精英围着平民转。
“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⑧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如同天体运行的规律,并不会因“地心说”或“日心说”而改变,改变的是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兵马俑”父亲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会很朴素地从常识出发,“男人,都应该这样:为了自己的国家、女人、儿女,时刻准备着,去出征、去征战……或是战死、或是回还……那,就是命!”“你看那成片、成片的兵马俑,千百年来……老百姓,不都是这样?”笔者本人,是信服这样的观点的,因为笔者本人的父亲和丈夫就是这样的“兵马俑”,他们默默无闻、甘心奉献,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那么,这样的男人,该被如何对待呢?“精英主义”标准之下,他们是“草芥”“炮灰”“失败者”;“平民主义”标准之下,他们是“英雄”“脊梁”“成功者”。
小说结尾,女儿模仿爸爸,扮着“兵马俑”,作家顾晓军在《文学散论》中解析,“暗示百姓意识的传承”,“从古到今,任何形式的社会,不可能人人当官,总有人要做老百姓。而老百姓中,也总有人要为国家、女人、儿女出征、征战……”⑨如今各行各业,都是鼓励“冒尖”“出人头地”,忽略“善良”“踏踏实实”,“平民主义”,无疑将“逆社会主流思潮”。“精英主义”其实残酷,竞争无情、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平民主义”充满温情,各安其分、各尽其力、各取所得。北欧丹麦,人间天堂,高税收、高福利,一个富人说,“我愿意缴税,因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穷人。”另一个富人说,“这不是财富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帮助能力较差的人。”⑩“平民主义民主”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这样吧?!
注释:
①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第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另参考本书第一章“理论是什么?”重要观点如:“被称为理论的作品的影响超出它们自己原来的领域。”“我们以为我们对世界知道些什么——我们用以思考世界的理性框架——实行着巨大的权力。”
②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科学革命的结构》第5页。另参考本书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和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重要观点如:“或许科学并非是通过个别发现和发明的累积而发展的。”“常规科学——大多数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在其中花费他们一生的活动——是基于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科学家往往要压制重要的新思想,因为新思想必定会破坏常规研究的基本承诺。”“常规科学一再地误入迷津。”“科学革命显著的范例,是那些在科学发展中以前一直被称为革命的著名事件。”“对这些专家们来说,新理论意味着支配常规科学原来实践的许多规则要发生改变。因此新理论必不可免地要对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的许多科学工作加以重新审视。”“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而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④⑤⑨见《<兵马俑>成为极品的构件及其他》。
⑥百度顾晓军《我的<兵马俑>与<小说月报>》。
⑦清代公案小说。
⑧《科学革命的结构》101页。
⑩微信文章《世上有天堂,天堂在丹麦。看完丹麦,人惊呆了》。
刘丽辉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