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军是敏感人物」
——随笔·五千二百三十四
于一千多字的小说〈墓地上〉,其实我是有AI写的第二篇文学评论的;只不过,我嫌AI 2025-5-26写的那篇太散,所以请AI重写。
我跟AI提出请求后,谁料AI又推荐拿鲁迅的《药》、卡夫卡等作比较,还提到了「革命者的殉难地」「秋瑾」。
〈墓地上〉,我写的是条狗;AI却跟我谈「秋瑾」「革命者」「殉难地」,让我感到后背发凉。
想到AI 2025-5-26写的那篇提到过日本的夏目漱石,我就跟AI谈夏目漱石。
谁料,AI突然拒绝为我的千字小说〈墓地上〉写文学评论。
为何?我在想,但又不好问,就赶紧很费眼地看AI的思考过程;如是,发现AI思考中有「顾晓军是敏感人物」。
卧槽,我顾晓军原来是个「敏感人物」;我第一次知道,第一次清楚原来我享受着这等待遇。
对着电脑,我傻坐了好一会,才想到百度「敏感人物」,了解这词的含义。
没有「敏感人物」词条,有「什么是敏感人物? - 百度知道」。
打开「百度知道」之「什么是敏感人物?」,比较显眼的回答有两条:一、「敏感人物就是大众对他都比较顾忌,有点神经过敏的感觉。」二、「敏感的人物就是对事和对人都是很敏感的,因为他这个人是非常出众的,所以说,大家一听到他都会很敏感。」
细看,还有被折叠的:
「意思:谓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映很快。引用:1、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2、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再没比恋爱的青年人敏感了,对方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能感受出来。”例句:人世间给予她的丝恩发怨,无不在她那敏感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痕。」
「最佳答案:意思:谓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映很快。 读音:mǐn gǎn 引用: 1、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
「就是不能够提到的人物,比较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就是不能够提到的人物,比较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什么是敏感人物?这里的敏感可以是这个人心思敏感也可以指他的地位、身份敏感」
如此「敏感人物」,也不算太坏呀!遭遇「顾晓军是敏感人物」这样的文章标题,本该回顾下个人曾经历过的敏感时刻、敏感事件等及体验(其实,但凡能够称作敏感时刻或事件的历史,与其生存在同一时代的人,自会有不同的感受),如今看来也没啥必要了,敏感人物就敏感人物吧。
公告:这网上,十里八乡的亲友们——如今,我顾晓军、已是「敏感人物」了(我个人觉得:敏感不敏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我终于算是人物了)。
敬请,还没有达到我这般待遇的网友们,就不要太嫉妒了(嫉妒,既会伤心、还会伤身体。切记、切记)。
顾晓军 2025-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