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星期三

茅于轼传(调侃篇)

 

茅于轼传(调侃篇)

 

    ——随笔·五千零三十六

 

  我这人从不为他人作传,随你多有名,皆如是;而唯茅于轼,可以例外耳。

  为何?2005年,我刚开始网红,四川的一个什么网(忘了,年纪大了),把写我的新闻推上了网站的首页(后面跟着的还有姚明);我心里呀,就甭提有多痛快了。可,往前一看:嗨,竟然还有茅于轼

  茅于轼,啥玩意儿?凭什么,排在我前面?我心里呀,如同醋溜柠檬——要有多酸就有多酸。

  嫉妒心是个好东西!可激发人的创造力。

  如是,我去搜索「茅于轼」,一看,居然有「二父茅以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祖父茅乃登是清朝江浙联军革命军司令部秘书部的副长」等。

  我这人最烦别个提祖上。诸如孔子的后人、孟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张爱玲是李鸿章的啥人。你说,张爱玲能写就写、不能就回家抱娃,凭啥要提李鸿章呢?这不是气我没有这种硬气的「爹」吗?

  「爹」,是我能够决定的吗?谁不想有个好爹?谁不想我爸是啥,我二伯又是啥等等之类呢?

  不过,茅于轼还真不是那种全靠爹的人。我稍稍研究了下,发现茅于轼很善于努力,属「好饭不怕晚」的那种。

  于轼1929114日出生,1949年(20。那年月穷人家孩子都十岁左右当学徒)在齐齐哈尔铁路当司炉、司机,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好饭不怕晚。于轼1975年(46岁)开始研究运输经济、数理经济、微观经济学等,1984年(55岁)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85年(56岁)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57岁)赴美国哈佛大学当注册访问学者。改革开放了,工人阶级不时髦了,茅于轼及时止损,转换成了一伟大的知识分子;且,与美国拉上了最直接的关系。

  好饭不怕晚。茅于轼,2012年(83岁)获颁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颁发自由奖,2014年(85岁)被英国《展望》(Prospect)杂志选为年度「世界思想家」。

  好饭不怕晚。据说,2024114日,蔡慎坤X透露:茅于轼先生在95岁之际终于已来到了自由之地(是哪里?没有说,似乎在保密)。2024116日,蔡慎坤又在X上再次透露:茅于轼在加拿大温哥华,还过了生日,并说:他此生不打算再回中国了。

  茅于轼呀,算你狠!可,我得为我顾晓军自己、还有毛左们,找你算算账。

  开篇不是说了——那网站新闻,居然把茅于轼放在我的前面吗?从那时我就开始注意茅于轼了,发现:这茅于轼,是做学问不行、扯淡行——请问,谁知道、谁读过茅于轼的经济学著作?可,谁又不知道「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呢?这,是不是做学问不行、扯淡行

  而「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不是悖论吗?你替富人说话,屁股就坐过去了,还能为穷人办啥事呢?而如果你为穷人办事,屁股就坐了过来,又咋替富人说话呢?

  当然,茅于轼就是个后发(46岁才开始研究经济)的江湖郎中,指望他能开出啥好方子,是做梦;他自己,也成不了啥好药。然,茅于轼成不了好药,但、不妨碍他成为好的药引子。

  这么说吧,因「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当时我写文章批评过茅于轼;然,效果不佳。为这事,我一直憋着;憋到2009年,改革开放30周年,经济学界一片歌舞平升,都在说啥「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等。

  机会来了。2009-2-22,我以〈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一文,批评「中国所有人都是改革受益者」之论调;为了说明为何说「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在文章的开篇、就引出了我的「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原文、最初始的叫法是「时代指数及指数曲线比较」)。

  为何说我的「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是好药呢?因自己跟自己的三十年前比,这不叫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是发展速度等;而这些,只有放进时代坐标之中、才可以用各自的参数作比较。打个比方,谁穷谁富,不看你拿多少钱,更不管你家的存款,而看基尼指数。「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就是种可剔除掉不可比因素的、让经济学之中的比较可比的「基尼指数」。

  说清了吧?茅于轼就这么做了我的药引子。

  学问不行、扯淡行,说完了;我的账,也算完了。下面,替毛左们算一算。

  茅于轼除了「学问不行、扯淡行」之外,在他的身上、还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经济学不行,玩政治行;做学问不行,搞事行。

  这么说,当不算冤枉茅于轼。大家想,介绍茅于轼的文,哪回介绍过茅于轼的经济学文章?没有吧。相反,一说到茅于轼,总要说茅于轼2011426日发表的〈把毛泽东还原成人〉。其一,人与神的话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非常普遍;茅于轼落后了整整三十年,有啥好说道的?其二,茅于轼的这篇文章,从篇幅到深度都十分有限,若不是搞事、咋可能不断被人一再提起?

  还有,就是六十年代初、究竟饿死了几千万人。仔细想想,茅于轼确实聪明——因为,六十年代初、究竟饿死了几千万人,不可能公布;即便公布,准确吗?这样,岂不永远可以吵?

  更有,毛左为何盯着茅于轼?早些年,网络上一是炒作余秋雨,二是炒作茅于轼。余秋雨,好理解,他就是故居呀、出轨呀,找话题炒自己。而茅于轼,为何稍稍冷清点、毛左们就一拥而上?难道这都是茅于轼雇来的?

  我不懂毛左们、为何要恨茅于轼?又为何编这类笑话——茅于轼的老婆年轻时非常漂亮漂亮得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天子都知道了,如是就下诏,让茅于轼那年轻又漂亮的老婆前去陪着一起游泳。

  当然,如果都按毛左们的法说,那2012年获啥「自由奖」、2014年被啥选为年度「世界思想家」,还有什么「1993年创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担任荣誉理事长」等等,谁又能知道——这些的背后、有没有美国的民主基金的支持呢?

  不过,就算美国民主基金支持茅于轼,那也是白支持——维基百科「茅于轼」词条的最后,介绍:2013年后,茅于轼公开赞扬、力挺党,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可没半点是我编的)。

  最后,我衷心祝愿:茅于轼老先生,长命百岁、千岁、万岁、万万岁!好饭不怕晚。95岁去国,茅于轼没准也是能干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

 

              顾晓军 2024-1-17

 

 

2024年1月15日星期一

「神的旨意」与「自然法则」

「神的旨意「自然法则」

 

    ——哲学笔记·五千零三十五

 

  从这一篇起,我的这类文章,就叫「哲学笔记」了。而叫「哲学笔记」,自然是有我的想法。

  梳理下前两篇文章〈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和〈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多重性融合性〉:从「社会认知标准」,到揭示出「多重性」;从多重性,阐述——不能越俎代庖,没有权力替他人思考、替他人选择、替他人做决定。从多重性,再阐述——哲学、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决定:在多重性存在并确立的范畴内,矛盾体彼此在一定时间内是共生关系;因是共生关系,所以像邻居样、谁也消灭不了谁。不仅彼此消灭不了,甚至相互还存在某种融合性。如是,当以「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等思想武器对待、处理之。

  因此,多重性范畴内的矛盾体之间,当淡化纷争;因,这可谓春秋无义战。

  如果这些,通过发现、阐述、论证,以及今后的争论、传授、宣讲等,让「多重性」与共生关系及融合性等大白于天下,而使各种范畴内的矛盾体彼此减少纷争,那意义何止是重大?

  当然,争论、传授、宣讲等,几乎是浩瀚的系统工程;然,人类也在进化——在法治健全的地方,仇杀越来越少……这也当是事实。更何况,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化阶级,如今、谁还会因为自己太穷、而要想方设法地去刺杀马云呢?

  如此,发现「多重性」的重大意义是成立的。这样,另一问题就来了——古往今来,思者、圣贤多多,为何谁也没有发现如此重大问题,偏等我顾晓军来发现「多重性」,从而淡化矛盾体内的纷争呢?

  谁也回答不了了吧?那么,我们来试想一下,在远古、巫师们会怎么说?巫师大概会说,这是神的旨意。在中国,三皇五帝许也会说,这是天意

  神的旨意,也好;天意,也罢。古人们还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把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统统推给「神」。

  当然,也有不愿推给神的。比如,《周易》就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然,《周易》只是种推测,并不能真正、实际回答问题。

  而相反,从古到今的巫师们(含相当于巫师的人)用「神」搪塞的问题,倒被岁月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慢慢地渐次解决。也包括我在哲学范畴内找到「多重性」,并试图用矛盾体内的共生关系、来淡化对立面的纷争。

  就我而言,相当烦装神弄鬼。我不可能、也绝不会说,是受神的旨意、来淡化人世间的矛盾;相反,我更愿把「多重性」的发现与内在的共生关系及共融性等,说成是「自然法则」

  这种「自然法则」,在各类学科中都有。且,是昨天的人没看清,今天的人就看清了;或,昨天的人没看清,今天的人也没看清,但、并不等于明天的人还看不清。

  自然法则,如同「神的旨意」样,主宰着我们昨天、今天还看不懂或看不见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更长远的、更宏大的规律。

  而相信这样的潜在的、长远的、宏大的自然法则的存在,不说可以减少纷争,也至少可以让人对纷争渐而淡然。

  比如,如果普京相信「自然法则」,懂得「多重性」及共生关系,会怎样?

  以色列还击哈马斯是没有问题的。然,如果以色列懂得「多重性」等,还会发誓消灭哈马斯?

  当然,存在有存在的道理。「自然法则」,不是要抹杀现实的某种存在,而是更新对已有的存在的态度,让能不撕裂的就不要撕裂。

  「自然法则」,包括人类所面对的所有的态度;自然,也含科技等。我不懂病毒、不知近些年的某些状况,是不是一种必然——在为地球卸载、某种意义为它减轻负荷。谁又能说不是?

  另,在某处,我见到个标题〈人工智能2024成为可能危及人类的机器〉(其实我一直以为,无论是发明人工智能、或担心人工智能危及人类,第一个做成的、或第一个指出的,都是智者。而后,就属于芸芸众生了;再后往,就不好恭维了)。如果再煞有介事预测点啥,就真不方便说了。

  按「自然法则」逻辑,人工智能永远无法主宰人类;一旦有这种可能,「自然法则」的力量、必然会显现出来,且会将人工智能(无论哪一种的)打回到原地去。

  这,就是「自然法则」(信神的人,或尽可叫「神的旨意」)。

  (机器人不通神吧?所以,主宰不了人类。)

 

              顾晓军 2024-1-15

 

 

2024年1月14日星期日

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

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多重性融合性

 

    ——哲学·五千零三十四

 

  哲学

  前人及西方总是把哲学吹得神乎其神,其实哲学就是种简单的且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东西。

  何以见得?因,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的每一件事之中。比如,你若是与谁发生了矛盾后,就至少有「人怂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两种以上的为人、遇事、处世的态度;而这些,就不折不扣地属于哲学。

  哲学,时时刻刻且永远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运用,只是大多数的人、身在哲学之中却不知不觉罢了。

  身在其中却不知不觉,其实就是被动接受。有被动接受,自然就主动接受;所谓主动接受,也不是接受者多积极,只不过比被动者稍好些。

  此外,有接受,自然就有传承。积极的传承,在中国,有社会上较为广泛的孔孟之道的儒家,以及道家、墨家、法家等等。相对消极些的接受,则有看旧的戏曲、听说书等等;还有的,则是由老话怎么说、古人怎么讲等实施之。

  除传承外,很多哲学是应运而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形成的。这一类哲学,是横向的、受周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它们,分别或综合受时代、社会、思潮等等的影响。

  有的,甚至受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比如,美国大选之类。

  政治、经济等,也能产生哲学吗?是的。比如说,川普与拜登的行事风格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区别、甚至大相径庭,不就是一种行为哲学吗?

  哲学,不是啥神秘的、不可接近的东西;相反,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比周边的人更了解、掌握其规律,那么,为人、遇事、处世,自然就更游刃有余。

  社会认知标准

  本篇之前的一篇,是〈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该文完成之后,我不想再叫它「随笔」。那么,该叫它什么呢?我几乎没有思考,就确定叫它「哲学」。为什么呢?因,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就应该属于哲学之分类。

  那么,是不是社会认知标准、隶属于哲学范畴呢?不是。相反,倒应该是哲学、属于(人类的)社会认知标准,是其中的之一;因,于社会认知标准,还有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伦理的等等。

  2024-1-10,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发出后,已很晚了;第二天,我在顾粉团看到劳力的话,他道「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先生这篇文章太赞了,喜欢!」

  1957-3-8,毛泽东接见代表时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这33个题目,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

  两者,说的都是功力。但,鲁迅写不出〈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因,他的认识能力低了个层次。

  此外,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的原标题,是〈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然,文章贴出后,就改了。

  显然,「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之表达不正确——其一,意识到了认知标准的多重性,也就明白了——不同认知,在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如此,便不能指导他人「如何选择」。其二,事实上,文章也没有教人如何选择,只是指出了——怎样的,是返祖、是自甘堕落等。

  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

  一如劳力的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等等之类,我于「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的重大发现,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社会学等学科上,对于人类社会、这都是一非常巨大的贡献。

  如前所述,既然、我已在古往今来的唇枪舌剑的纷争之中,理出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含哲学)的多重性(它们同时存在),那么,也就很好理解它们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共生关系

  而既然有某种意义上的共生关系。那么,虽不好说是兄弟姐妹,也至少可算作一种邻里关系吧?而邻里,谁又能够消灭掉谁呢?

  如此,以哲学为例,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方法论中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的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争论,是否也算是一种过激呢?我不反对思想交锋,我说的是——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

  哲学如此,其他的呢?

  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认识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含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后,我进而意识到了——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融合性,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以社会学的、也算哲学的民主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总体性或整体至上)的纷争而论之。

  谁说资本主义不能容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的高福利,不就是劳工运动、社会主义思潮的结果?按资本唯大而论,又哪能容得下啥高福利呢?

  谁又能说社会主义容不下资本主义?按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就是计划经济吗?然而,需要的时候,社会主义不也改革开放、不也把市场经济搞得轰轰烈烈吗?

  这不就是融合性?既能融合,又何必你死我活呢?我总觉得,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民主社会更好而写的。

  更何况,阶级成份、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穷小子变成资本家、资本家变成穷光蛋……这样的情景,我们见到的还少吗?

  化繁为简与立体思维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这样的重大发现,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的重大胜利。

  试想,能够淡化纷争的「多重性」这样的命题,为何资中筠、胡舒立、秦晖等,发现不了呢?海外的胡平、王军涛、陈破空等,也发现不了呢?大陆的司马南、孙立平、胡锡进等,更发现不了呢?

  因为,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都没有「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武器,也没有致力于将高深学问扁平化、让普通民众都能够弄懂的心胸与境界。

  而「顾晓军主义哲学」的立体思维,就更甭说;如果没有立体思维,又咋能发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呢?

 

              顾晓军 2024-1-13

 

 

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

 

    ——哲学·五千零三十三

 

  有网友在我的〈其实【丑陋的中国人】是本等而下的书〉一文之后跟帖,并引用了我的提问「我们有没有权力、可以埋怨民众、甚至责难民众?」,而后竟然还说「电脑说当然有,还可以骂他们SB」。

  我本想回,「不知你用的是啥电脑?按理说,爱说SB的电脑就是SB电脑」。然,这样虽回得痛快,却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是。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与多重性及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选择。

  首先,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是多重的。比如说,什么是文明、文明的标志是什么?百度百科「文明(历史学、考古学定义)」词条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百科之词条,说的对不对呢?应该说,也没啥很大的错,但、太抽象。既然已提到了考古,那我就用考古说道——文明的产生(即,什么是形成「文明」的标准)。

  近些年,考古节目比较多。我注意到:良渚,是这么说的——发现了玉璧、玉琮、玉钺等,宗教的象征、权力的象征;发现了大型宫殿遗址、粮仓遗址、水利灌溉系统遗址等,证明了王权组织的大型生产……因此,可以说——王权的建立、国家的形成,可谓文明的标准

  「王权的建立、国家的形成,可谓文明的标准」。如今,这好像已成为了共识。世界申遗,好像也是这标准;至少,良渚文化申遗是这么说的吧?

  那么,这是唯一的标准吗?我以为,不是。至少我知道雅典城邦,没有王权、没有国家,然,已有了城镇、集市贸易,有了社会分工……尤其是有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我们能够说这不是一种文明吗?显然,是绝不能的。

  何况,聚落文明不也是一种文明?由此可见,文明的标准、是多重的,而不是唯一的。因此,人类社会任何认知标准,也都是多重的,而不可能、也绝不是唯一的。

  更何况,就考古而言——有组织的挖掘,叫「考古」;而私人的挖掘,则叫「盗墓」。由此可见,于此的认知标准也不是一样的。

  认知标准不一样,不要紧。人类有几十亿,不可能是一样的。问题是思想家、学者等知识精英,给社会提供啥样的认知标准、让社会与民众选择。

  拿我前一文提到的「平等」说。前人提出,社会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以为:人与人之间,没法平等;因高矮、胖瘦、美丑等,不由人自己决定。如是,有人说,平等讲的是机会平等。可,机会也不可能平等。因,出身不由自己决定,而由家庭决定。穷人家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的学习机会、发展机会等,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即便有义务教育之类,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上更优越的私立学校吧?受教育都不可能一样,之后的人生的发展等又怎么可能一样呢?

  所以,我在反复研究了之后,提出——抛弃忽悠人的「平等」,而提倡「公正」、「公正第一」。「公正第一」,作为文明社会的基础价值观(当然,这算题外的话)。所以,知识精英们,当向社会提供像「公正第一」这样的、可行的认知标准,而不能像「平等」那样可有不同解释的、忽悠式的认知标准。

  梳理一下。我的上文之意,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而有人说,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如是,我引出——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与多重性及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选择。

  进而我用三种认定人类文明的标准及两种对考古的认知,说明标准的多重性、多样性。再后,我又用「平等」与「公正第一」,说明标准的优劣。

  以下,介绍标准的选择(依旧是介绍),如何选择,是各人自己的事。即便知识精英,也不可以替人越俎代庖。

  现代社会,怎样的形式是先进的?有人说,民主社会是先进的;有人说,社会主义是先进的。我不评判,但、至少可以说,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不是先进的吧?然,缅甸民主化了之后,又回到了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

  我举缅甸的例子,是说明——只要排除了个人利益,选择认知标准的优劣、并不难;反之,夹杂了个人的利益,则就很不好说了。

  回到我说「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而有人说,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呢」上来。

  其一,我之所以说「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是因我独创了我的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我具有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那么,你没有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你认为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我也不能强求你。

  其二,你以为不仅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而这如同缅甸——明明已进入到了民主社会,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非要回到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于此,我也不想说你什么。因你愿意骂人,愿意自甘堕落,我劝你,你不听,我总不能强制你吧?

  如此,我只能说,你会骂人比原始人不会骂人、甚至不会表达认知和情绪,总算是一种进步。

  当然,我还应该为自己庆幸——总算是只遇到了一个返祖的人,而不是那种——刚直立起来的原始人;因,如果是原始人,大概率你会揍我,没准还会把我生吞活剥地吃掉,不是吗?

  总结下:第一,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定会是多重的,而不可能是唯一的。第二,有的认知标准,是好的;而有的认知标准,则是很不好。第三,选择认知标准,皆为各人自己的事,绝不可以越俎代庖。第四,自甘堕落的人与社会都是自然存在的,这也非常正常。第五,于那些自甘堕落,我们也只能规劝,而不能强制;因,他也是人,且未必已经犯了法(犯了法,则不一样了;然,那也是执法部门的事,而非我们的事。严格说,我们只能思想交锋,其他啥权利都没有。而把自己当上帝,则是再蠢不过的)。

 

              顾晓军 2024-1-10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