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星期六

民运需面对的现代舆论战



民运需面对的现代舆论战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五百三十七
 
 
  刘刚的最新博文是《纽约邮报报道,前天安门学生领袖沈彤家暴案。我看是中共乌贼术超限战》。刘刚是啥意思、啥目的?并不明确。刘刚博文道:
 
  “1988年,我在北大发起民主沙龙。沈彤随即在北大发起一个‘奥林匹亚’沙龙,同我的北大民主沙龙争锋斗艳。沈彤的‘奥林匹亚’沙龙是由学校党委、团委在幕后支持的一个所谓民间活动,其背后更有中国国安和公安的支持”。
 
  而后,刘刚说“我曾几次发文揭露过沈彤”。我以为:既然刘刚早已揭露过、且多次,那么,在你认为党利用海外媒体炒沈彤时,就不该再加入。毕竟纽约邮报,不是中文网上的网友们都关注的对象;即便有人关注纽约邮报,也未必关注沈彤。
 
  而刘刚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不就等于助炒、不就等于推波助澜炒作“沈彤家暴案”吗?当然,刘刚又说“我判断这是中国特务系统对沈彤在上演超限战!这有如下几种可能”。“几种可能”,就可以忽略了,刘刚想说的、是他又发现党在运用“超限战”了。
 
  可,“超限战”不是你刘刚发明的,而是党发明的、党的战略专家们发明的;不过,是被你发现了。自然,能发现也很伟大,也很有意义,但说过就行了,或说过几次就行了。总说、有意思吗?尤其是在形成助炒之时。
 
  我觉得:刘刚是缺乏策略的,尤其是在现代舆论战中。在这样的战争中,党肯定是有一盘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而刘刚、或其他任何一个民主派人士,却没这样的一盘棋。因此,在这样的现代舆论战争之中,作为“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对手,就必然常被利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可学我:如面对突如其来的“郭文贵爆料”,情况不明,先“反炒”(因“反炒”是双面的,随时可导向自己需要的一面)。有时,甚至“反炒”都是不对的。如是,我在“郭文贵爆料”之中,专事“炒刘刚”。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在“郭文贵爆料”中的、我的博文与视频,是不是拿出了相当多的篇幅与精力、在“炒刘刚”。我“炒刘刚”,一是可以分减郭文贵的热度,二是因为刘刚不会突然翻脸声明“不反共”等、刘刚的“稳定性”比郭文贵强得多。
 
  策略,在现代舆论战争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这么说,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比被对方利用要好。被利用,就成了对手的借用力量。而什么都不做,又是违背了“‘消费热点’理论”的。因此,我们应该做;而做,就得讲策略,盘算清楚怎么做。
 
  像刘刚前期的紧贴着郭文贵、被郭文贵拉黑也要贴上去,是不当的。今天的、仅为再次证明“超限战”的、说沈彤家暴案的最新博文,也是不妥的。党太精明了。如果不在策略上胜党一筹、而说推墙,则不过是想当然。
 
  次于策略的,是计划。我了解党,有各种各样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等。这些计划,不是死的,而是不断完善的;而且,有很多个这样的计划。如陈光诚,不是一次“逃脱”就能炒作成功的。那么,民主派或民运,也得有自己的“计划”。
 
  据说,海外民运有很多组织,不知各个组织有没有计划、有没有对付党的“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现代舆论战的完整计划,及有没有怎样对付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中,怎么与党争夺眼球?而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跟党走”呢?
 
  我顾晓军,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个人。但,我还是准备了应对办法的。比如,我已公开的、应用了的办法,就是“炒刘刚”。也可以说,“炒刘刚”、就是我的一个“计划”。“炒刘刚”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用。
 
  而且,产生负面效果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不过是、刘刚自己不能理解,不落好。落不落好,无所谓;关键,这可以在“郭文贵爆料”中、多多少少抵消一些“郭文贵热”。这,就是我的“计划”,也可算是我的“策略”。
 
  想来,刘刚既然没有考虑到策略,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计划。如是,尽管刘刚是策划大师、天资过人,经历过无数;而有时(常常是在细小的地方、细节上)往往是被党牵着鼻子走的。而这,也是我过去说刘刚缺大局观的根本所在。
 
  在策略与计划落实之后,就是力量了;或者说,有多少人马。显然,刘刚手中没多少人马。当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怨刘刚,因民主派讲自由,在自由的理念下、刘刚很难聚集“死党”。但,刘刚的“关门弟子”杨巨峰反出去(不知原因),定是刘刚的错。
 
  不能既让人当弟子,又让人承担错。因此,不论是不是弟子的错、多大的错,刘刚都应该大度。从这个道理上说,刘刚错了。刘刚,应该把杨巨峰拉回来。在现代舆论战争之中,没有人马、是断不可能言胜算的;单枪匹马,也是断不可能言胜算的。人家八千万,你一个人、何时才能胜?
 
  除了弟子,就是友军。我以为的“友军”,是明着说的大目标一致、眼下不妨害你,即可为“友军”。我不知道,刘刚与赵岩有什么深仇大恨?刘刚说赵岩是党的特务。说过就行了,用得着整天说吗?杨恒均妨害过我,我都懒得说。
 
  当然,最近刘刚说赵岩、是为了郭文贵。可,郭文贵不把你当友军,你又何必为郭文贵与赵岩再结梁子呢?何况,赵岩手下有“敢死队”。当然,刘刚可说赵岩的“敢死队”、是因为有经费。我觉得,这些可以不问,能利用的、就应该利用起来。
 
  刘刚常以诸葛自诩。其实诸葛孔明最大的谋划,不是赤壁战、不是空城计,而是联吴抗曹。也只有联吴抗曹,才能保住蜀地不被他人侵吞。一旦与东吴结仇,再难的蜀道、不也被魏军攻破了吗?而阿斗,也就只能是“此间乐,不思蜀”了。他思蜀,还有用吗?
 
  除了以上,我以为:现代舆论之战的最大特点,很可能与一战、二战、现代战争相反——一战是堑壕战,我把它说成是“麻雀战”;二战是闪电、突袭、迂回包抄,我把它说成是“运动战”;而现代战争,是立体的,完全可以导弹优势、空中优势等,提前决定战争胜负。
 
  那么,如果说清末,靠朝廷庭报;过去,靠报刊杂志、电台、电视、门户网站……的话,那么,未来很可能就靠TweetYouTube上的单兵作战了(其实,美国川普总统已证明。而且,之前的奥巴马,不也是借助于网络)。
 
  前几日,创刊了40年的香港的《争鸣》宣布停刊了,这也可以作为反证吧?其实,《争鸣》与《动向》不是输给了同行,而是输给了网络、输给了互联网时代。输给时代,其实不是什么耻辱,而是明智。与时代硬拼,才是一种可悲,也才算是种耻辱。不是吗?
 
  以上,我不过是拿刘刚说事。并不仅仅是写给刘刚的,也是写给魏京生、王丹、王军涛、胡平、赵岩、盛雪等各位民运大咖,请问:面对党的“一盘很大很大的棋”的现代舆论之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顾晓军 2017-10-7 南京
 
 
 
 



2017年10月6日星期五

“平民主义民主”与“范式革命”



“平民主义民主”与“范式革命”
 
 
  《兵马俑》,选自《顾晓军小说(二)》,台湾猎海人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范式革命”?“范式”是一种“理论”。什么是“理论”?“思考发展成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提供非同寻常的、可供人们在思考其他问题时使用的‘思路’。”①并不是所有“理论”都能成为“范式”,“范式”是一般理论形成的“基本前提”,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它是关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一种全新的看法。”②能成为“范式”的理论都是“革命性”的,“其中的每一次革命都迫使科学共同体抛弃一种盛极一时的科学理论,而赞成另一种与之不相容的理论。”③“革命”,都是“颠覆性”的。
  “平民主义民主”,就是能引起“范式革命”的关系人类共同体命运的重大理论,它是关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一种全新的看法。相对于“精英主义专制”,“精英主义民主”就是一次“革命”,但并不彻底,“民主”也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并没有突破旧的“框架”——“精英主义”,旧框架即旧范式。
  “范式”是一种“信念”,“精英主义者”相信极少数人的“能力”,“平民主义者”相信大多数人的“智慧”。“精英”也有弱点,于是发明出一套“机制”监督自己,是一种进步,但“精英主义”的弊端无法完全克服,那就是,精英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多谋福利,甚至当仁不让地统治被统治者。
  《兵马俑》这篇小说,写作于20078月,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是在读顾晓军《文学散论》时才发现,顾氏本人非常看重、并特别为之撰文《<兵马俑>成为极品的构件及其他》。
  《兵马俑》中,我最感诧异的,是主人公的理想,竟然要当“兵马俑”,还说“男人,都应该这样”,男人,不是都该追求“出人头地”吗?尤其令我不解的是,作家本人的理想,竟然也是要当“兵马俑”,“就做个中国文学的兵马俑”,还说“此生别无他求”④,此生,不是都该追求“出将入相”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怎么连向往都不向往了?
  “一将成名万骨枯”,自古以来,不论官方、还是民间,正史、还是野史,宣扬、记载的都是“英雄事迹”、“英雄传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就是“精英”,“千军”就是“平民”,不论精英、还是平民,信奉的都是“精英主义”。
  那什么是“平民主义”呢?用“平民主义民主”创始人顾晓军的话来讲,通俗地讲,就是“百姓意识”⑤,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不论“一将”、还是“千军”,视彼此都是“一兵”。
  《兵马俑》的故事很简单,是作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⑥,一个父亲,为了保护孩子,失手打死了人,锒铛入狱,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两个向孩子隐瞒了真相,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兵马俑》的立意很不简单,这样的父亲何止千千万万,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供养上流,他们是平民,他们也是人类共同体的基石。
  小说中,有一处写到了“国民劣根性”,“兵马俑”父亲带着妻子女儿外出,“刚上车时,给周围的人,都发过煮鸡蛋;大家伙,乐得还他些笑。唯几番扫着满地鸡蛋壳的乘务员,偷偷地翻他的白眼。”翻白眼,偷偷地翻,公开地翻,不就是市民对待农民、知识分子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吗?笔者本人,曾在贫困山区工作过一年,深知这类“劣根性”不过习惯使然和缺乏教育的结果,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地广人稀,若不随地吐痰,反倒不自然了,但在城里,地少人多,水泥地板不吸收,就得到处预备垃圾桶。
  小说中,还有一处写到了类似过去的“乡绅自治”,“兵马俑”父亲被判刑,为了女儿,他写信要妻子烧掉自己的照片并改嫁,妻子烧掉了照片但没改嫁,“而是跑遍了村里、村外,挨家挨户地跪求:无论如何,千万别让我女儿知道他爸的事。周围十里八乡的族长们,都感动了,发话道:不许说!谁家的孩子说漏了,掌大人的嘴;大人说漏了,掌老人的嘴;老人说漏了,掌族长的嘴。善良的人们,就这么用善良的欺骗,维护着孩子的成长。”十里八乡,熟人社会,沾亲带故,不需明文规定,自能形成秩序,家有家长、族有族长,礼尚往来、亲疏远近。笔者本人,曾在参加一位长辈的葬礼时,深刻体会过这种“自组织”的力量,效率极高、井井有条,平素有矛盾的家庭或个人都相处融洽、十分和睦,丝毫看不出他们之间的裂痕,很难想象不久之前他们还在为了财产之事大打出手,窝囊的长兄因辈分所在也出来讲话了、主持局面,没有人不听他的,众人合力、齐心协力。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过分哀悼乡绅阶层的消失,就像河床,永远都在。
  这样的“兵马俑”父亲,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好不容易出狱了,“眼看快要到家了,兵马俑却止住了脚步。”“他决定:暂不回去。在附近租间披子房住下,打工、挣钱,为女儿的成长,多出点力;而后,再回去。”“当他知道:女儿,刚考上大学;家里,很穷……他,就悄悄地打了两份工。”就在打算写这篇文章的前一晚,我从外面回来,已经十点多了,我看见前边一个身影,个子不高,吃力地推着他的售货车,他就住在我的楼下,每天很早出去,在学校门口摆摊,他也是一个“兵马俑”父亲,我就想:假如是“平民主义民主”的时代,他还会这么辛苦吗?我曾不止一次亲眼见到小摊小贩们四散奔逃、城管手提大棍棒从车上下来,那情景、简直令人万念俱灰,荒凉、苍凉,“兵马俑”父亲们是在以怎样卑微而顽强的姿态存在着?
  小说的结尾,父女相认,女儿很伤心,父亲为哄孩子高兴,要扮“兵马俑”,“‘爸爸,我来!’女儿,抢着、披上报纸画的铠甲、贴上两片胡子、手持一根木叉,惟妙惟肖地扮着兵马俑。这一家人,又有了笑声。尽管,这笑声,有点惨淡、有点凄然。”我曾听过一场讲座,引《海公案》⑦中对富人的评价,“古称为富不仁,汝家巨富,未必全无过也。纵然施恩于人,亦有不到之处。”才知道,“为富不仁”是真有道理的,因为“仁者”不忍也。美国新科总统特朗普,就是个典型的“巨富”,接受采访时,他妻子说“白宫”是他们住过的最小的房子,看特郎普的表情,好像还挺委屈。不论“精英主义专制”还是“精英主义民主”,富人享受富贵,都心安理得,但假如是“平民主义民主”的时代呢?我在想:总统与民众的关系,是否该像“兵马俑”父亲与子女一样呢?
  “精英主义”时代,“精英”在上,“平民”在下,“精英”与“平民”是两个阶层,上行下效,“精英”意味着“功成名就”;“平民主义”时代,“精英”在前,“平民”在后,“精英”与“平民”是同一阶层,前赴后继,“精英”意味着“率先垂范”。“精英主义”如同“日心说”,平民围着精英转;“平民主义”如同“地心说”,精英围着平民转。
  “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⑧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如同天体运行的规律,并不会因“地心说”或“日心说”而改变,改变的是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兵马俑”父亲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只会很朴素地从常识出发,“男人,都应该这样:为了自己的国家、女人、儿女,时刻准备着,去出征、去征战……或是战死、或是回还……那,就是命!”“你看那成片、成片的兵马俑,千百年来……老百姓,不都是这样?”笔者本人,是信服这样的观点的,因为笔者本人的父亲和丈夫就是这样的“兵马俑”,他们默默无闻、甘心奉献,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那么,这样的男人,该被如何对待呢?“精英主义”标准之下,他们是“草芥”“炮灰”“失败者”;“平民主义”标准之下,他们是“英雄”“脊梁”“成功者”。
  小说结尾,女儿模仿爸爸,扮着“兵马俑”,作家顾晓军在《文学散论》中解析,“暗示百姓意识的传承”,“从古到今,任何形式的社会,不可能人人当官,总有人要做老百姓。而老百姓中,也总有人要为国家、女人、儿女出征、征战……”⑨如今各行各业,都是鼓励“冒尖”“出人头地”,忽略“善良”“踏踏实实”,“平民主义”,无疑将“逆社会主流思潮”。“精英主义”其实残酷,竞争无情、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平民主义”充满温情,各安其分、各尽其力、各取所得。北欧丹麦,人间天堂,高税收、高福利,一个富人说,“我愿意缴税,因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穷人。”另一个富人说,“这不是财富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帮助能力较差的人。”⑩“平民主义民主”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这样吧?!
  注释:
  ①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第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另参考本书第一章“理论是什么?”重要观点如:“被称为理论的作品的影响超出它们自己原来的领域。”“我们以为我们对世界知道些什么——我们用以思考世界的理性框架——实行着巨大的权力。”
  ②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5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科学革命的结构》第5页。另参考本书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和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重要观点如:“或许科学并非是通过个别发现和发明的累积而发展的。”“常规科学——大多数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在其中花费他们一生的活动——是基于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科学家往往要压制重要的新思想,因为新思想必定会破坏常规研究的基本承诺。”“常规科学一再地误入迷津。”“科学革命显著的范例,是那些在科学发展中以前一直被称为革命的著名事件。”“对这些专家们来说,新理论意味着支配常规科学原来实践的许多规则要发生改变。因此新理论必不可免地要对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的许多科学工作加以重新审视。”“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而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④⑤⑨见《<兵马俑>成为极品的构件及其他》。
  ⑥百度顾晓军《我的<兵马俑><小说月报>》。
  ⑦清代公案小说。
  ⑧《科学革命的结构》101页。
  ⑩微信文章《世上有天堂,天堂在丹麦。看完丹麦,人惊呆了》。
 
             刘丽辉 2016/12/1
 
 

刘晓波与顾晓军,谁能做“这个世界的老师”?




刘晓波与顾晓军,谁能做“这个世界的老师”?
 
 
  《纽约时报》认为病入膏肓的刘晓波的言行能做“这个世界的老师”。而老师者,总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可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的刘晓波,终其一生:一无道可传,二无业可授,三更无法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如此这般,如何能做得“这个世界的老师”呢?
  很显然,作为一个“影响力一流”的政治活动家,只凭其无法自洽的“我没有敌人”、“殖民三百年”等思想理论,就足以证明刘晓波自己对中国民主之“道”的理解,不过是盲人摸象。一个自己就对民主理解的一塌糊涂之人,又如何能将学业传授于人、并解答得了人们心中的困惑呢?
  而中国著名作家、思想家顾晓军先生,不但独创了完全能自洽的“公正第一”与“平民主义民主”理论。还不断将其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三千多篇与中共做政治游戏的理论文章,让伟大的中共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甚至,除了恐吓和封杀,除了不断地重复自己有多少个自信,伟大的党也不得不将曲解为“公平正义”的“公正”二字写进了特色社会主义的的二十四个字的价值观中。
  由此可见,于政治之“道”:“公正第一”可以做拥众八千万的党的老师,而“平民主义民主”则毫无疑问地可以成为连《纽约时报》都哀叹“我们美国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坍塌”的、精英资本主义的美帝国的老师。
  于“业”,顾晓军先生则有《大脑革命》可以授人以渔。无论是其“化繁为简”的顾晓军主义哲学,还是其“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虑你与对方的关系。其实至少还有一人在观察你(事实上远不止)”的“立体思维”,都只会让人们变得更聪明。而只有人们变得更聪明,才不会一味地被愚弄。只有变得更聪明,才不会愚蠢到像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一样甘愿为一个维权骗子陈光诚站台、撑腰了。
  于“解惑”,顾晓军先生有《打倒鲁迅》挑战毛泽东一手树立起来的伪权威,有“时代指数”告诉人们“时代在前进,没邓小平或谁的领导,中国一样会进步”,有《一个迷天大骗局》揭露当局自导自演的维权骗局。非但如此,顾晓军先生更有“拆穿郭文贵爆料骗局,揭露设局者的最大阴谋”,把一场当下正搅得中美鸡飞狗跳的大戏揭得淋漓尽致。
  想必,《纽约时报》也深知:单是郭文贵这一爆料的迷魂阵,就不知迷惑了多少能人志士,包括位列八九被通缉第三位的“秦城好汉”刘刚,虽然与郭文贵近水楼台,仍然被迷得完全丧失了本性。而顾晓军先生,远在信息闭塞的大陆南京,却于郭文贵事件伊始,就看穿了郭的画皮。
  因此,于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而言,顾晓军先生千倍、万倍胜于刘晓波。刘晓波先生唯一异于大多数人的,也不过是坐牢的学问了。而坐牢,不论是刑事的、还是煽颠的政治,只要够胆,人人都是无师自通。甚至,于政治犯而言,只要时运当头、只要社会够浑足以。如顾晓军、习近平二位,不都是在只有十三岁的年纪,就被押上看台、接受革命群众的斗争了吗?
  当然了,《纽约时报》还认为刘晓波“勇敢地签署请愿书,呼吁给西藏更多的自治,并与达赖喇嘛进行真正的谈判”堪做“这个世界的老师”。虽然不知道刘晓波是代表了那个“老领导”与达赖喇嘛谈判?更不知道刘晓波与达赖喇嘛的谈判都达成了那些条款?但毫无疑问的是,刘晓波此举恐怕是羞于载入史册、见于阳光的。且不论达赖喇嘛是否能代表了西藏,但刘晓波肯定代表不了大陆大多数民众,则是毋庸置疑的。而不能代表大多数民众,刘晓波的民主、不也就与中共那替民做主的民主是半斤八两了吗?
  所以,《纽约时报》真的想替这个世界找一个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就找顾晓军先生吧!
  所以,所以啊,《纽约时报》真的想替这个世界找一个能“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就向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委们推荐“公正第一”、推荐“平民主义民主”、推荐顾晓军先生吧!
 
              石三生 2017712
 
 

刘刚“不解华尔街”



刘刚“不解华尔街”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五百三十五
 
视频:https://youtu.be/1lJ_JK5ip8k(需翻墙)
 
  写成《中国民运》一书后,就一下子觉得没事可做了。闲着,在网上乱逛,便看了刘刚的《华尔街猎奇》;看了25分钟后,觉刘刚“不解华尔街”。
 
  说“刘刚‘不解华尔街’”,自然是不准确的,但这“结论”大致没有错。刘刚的“刘刚撩天下:华尔街猎奇”(201799日),当是看了我2017-9-4的《“茶经”与“人经”》中的“在我看刘刚,他最可贵的是‘六四’及在华尔街与在贝尔的经历”之后做的。
 
  我之所以写出以上这段话,完全是针对刘刚的“在贝尔实验室,我见到一大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在华尔街,我见过一堆编造各种模型帮人赚钱的奇才。在中国飞机研究所,我碰到一帮滥竽充数的蠢材”这段博文的由衷的感慨。
 
  我的一生,也呆过不少特殊的环境、遇到过不少奇葩人才。大家都熟悉的石三生就算一个,刘丽辉(北大博士、云大教师)也算一个(我刚重读了他们的《刘晓波与顾晓军,谁能做“这个世界的老师”?》和《“平民主义民主”与“范式革命”》)。
 
  于石三生、刘丽辉等,我都未曾谋面。然,我没事就通过他们的文章,琢磨他们的优点(其实看刘刚的《华尔街猎奇》,又何尝不是这个意思)。琢磨出来了,哪怕是一点点,对我也是启发,也是一种长进。如果说,我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奇葩”朋友们给我输送养分。
 
  然,刘刚在《华尔街猎奇》中尽讲“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投行业务”、“组织结构”等,所以我说“刘刚‘不解华尔街’”(看了10分钟,我关了视频。可见刘刚的提纲中有“我先讲几次华尔街的思维方式”、“华尔街干过几年后,思维会颠覆性的变化”,便又看。然,结果还是失望)。
 
  我想,刘刚没有理解我的“在我看刘刚,他最可贵的是‘六四’及在华尔街与在贝尔的经历”,也没有理解他自己说的“在贝尔实验室,我见到一大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在华尔街,我见过一堆编造各种模型帮人赚钱的奇才”。
 
  其实,我们身边每个有“奇葩”成分的人,都是我们——最形象、最生动的、最好的老师。对于我,刘刚也是这样的。但,我得收刘刚做弟子;因为,刘刚不善于学习,我得时不时教他。
 
 
              顾晓军 2017-10-5 南京
 
 
 
 

说说郭文贵的惨败



说说郭文贵的惨败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五百三十六
 
 
  我的《中国民运》一书已写成了,而郭文贵却惨败了。郭文贵的新闻“发‘不’会”,应该是开成了吧?但,既没有影响,也没有料;因为,连刘刚也没有激动。
 
  我说“郭文贵惨败”,或许有人不乐意,可与当初郭文贵的计划、郭文贵的想象,不就是惨败了吗?想当初,郭文贵号称的新闻“发‘不’会”,说是会有各国政要、社会名流、退休总统参加,还说会有三大著名歌星助兴,说整个会开要七个小时。
 
  曾经多么“激动人心”的新闻“发‘不’会”,郭文贵还说要给大家供应午餐等等。然而,在5.20,“发‘不’会”向后挪了,挪三个星期。三个星期,不就是过了“六四”吗?“发‘不’会”延至67日,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不断地写、做《发“不”会延至67,暴露郭文贵祸心》、《郭文贵爆料就是个局,期待刘刚幡然醒悟》、《拆穿郭文贵爆料骗局,揭露设局者的最大阴谋》、《盘点“郭文贵事件”这个局》、《深揭郭文贵骗局,兼聊刘刚》、《一个弥天大骗局(续)》的视频。
 
  如今啥也不用说,郭文贵说的“核料”没有;我的推特上,只有推友们在反复讨论“15套房产”的真假。郭文贵说的“千万人上街”,更没有;有的只是“十一”长假,风景区人头攒动。郭文贵说的“不会有十九大”,也要落空了;人家央视,天天在报道“十九大代表风采”。
 
  郭文贵唯一的功劳,就是把孙政才坑了。郭文贵的“千年一遇的天才”,让孙政才被“双开”。“郭文贵爆料”的最大的“料”,就是要把孙政才这个“王储”送进秦城。如今,孙政才哀求习近平,说他不想进秦城,情愿到大西北去当农民。请问郭文贵是何感想?
 
  郭文贵,你还能说你没有败、没有惨败吗?如果连以上、我提到的都不算败、不算惨败,那你就是一个党的特务,就是要在十九大之前,耍一耍大家,以便让十九大安全着落。难道不是这样吗?
 
 
              顾晓军 2017-10-6 南京
 
 
 
 


顾晓军:说说郭文贵的惨败

2017年10月5日星期四

顾晓军:刘刚“不解华尔街”

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中国民运》:引言



《中国民运》:引言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五百三十四
 
 
  《中国民运》,终于编撰完毕。其实,写出《中国民运中的“票友战”》,我就知道书已成。更准确点说,这一切在写《中国民运中的“反炒战”》时就意识到了。
 
  凌晨,我给刘刚发推,说“我编了本《中国民运》,打算选用你的《顾晓军是先知先觉》一文,请问是否允许?如同意,请给我的邮箱guxiaojun53812@gmail.com发一版权委托书,谢谢”。然,到现在也没见他回应。刘刚如中国民运人士一样,就这么小气。
 
  其实,写都写了,还怕别人用一下吗?何况,我这本《中国民运》,并不靠刘刚的《顾晓军是先知先觉》长脸,而是靠《中国民运的思想与领袖问题》、《认知中国民运理论与理论家》等的切入,靠对“中共为何二十八年能打一天下、民运为何二十八年却一事无成”的揭示。
 
  《中国民运》一书,论证了《中国民运是需要自己的哲学的》,阐述了怎样“颠覆思维定式”、实现“启蒙精英”,用什么去“打破精神枷锁”、“启迪民众”,还指出《社会不公是实践中国民运的良机》,指明了《平民主义民主是中国民运的方向》。
 
  自然,最值得骄傲的是——《中国民运》总结并形成了中国民运中的七大战法(“谋略战”、“间谍战”、“热点战”、“理论战”、“反炒战”、“游戏战”、“票友战”)与三大理论(“‘消费热点’理论”、“‘ 不站队’理论”、“‘不被抓’理论”)。而这,是中国民运乃至世界民运史上从未有过的。
 
  如果加上《平民主义民主》一书中的“拼公正”、“争民权”、“要自由”的一些方式,则可谓门类齐全了。自然,如果朋友们若研究过我的《大腦革命》、《公正第一》等书,思路就一定会更加广阔,处理各种问题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中国民运》一书的第二部分,在比较了刘晓波与我顾晓军的“政治遗产”后,对刘晓波的“一句话理论”(此概念由刘刚提出,但他不是批刘晓波的)“我没有敌人”及其在“六四”中作秀、“摘桃”及在CCTV作伪证与其人品等亦作了严厉批判。
 
  第二部分,还包括《“六四”28周年到来之际,追责刘刚》、《中国没有实现民主是精英的罪过》、《一个弥天大骗局》等。“六四”至今,中国民运无所作为,既在于中共太狡猾,也在于民运大咖们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失误、判断失误、战略失误乃至细节失误。
 
  不过,本书中提到魏京生、王丹、吾尔开希、胡平、徐水良、高瑜、辛灏年、章立凡、何頻、韦石、陈小平、盛雪、傅希秋、冯正虎、赵岩、曹长青、何清涟、仲维光及郭文贵等,已不是追责,而是面子了。试想,如果一本叫《中国民运》的书中,没被提及,是不是很没面子?
 
  当然,本书不是本“中国民运史”,不是对过去的概括与总结,所以即使漏了谁,也皆属正常。本书,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中国民主运动的发展,着眼于中国民运的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思想与理论。
 
  本书已编定,所提供的思想与理论、也定型了。好或不好、有没有用及有多大的用,则由读者与今后的中国民主运动来检验。然,即使作用有限,也定能打开你的一些思路。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大家熟悉的网络名人石三生、刘丽辉(北大博士、云大教师)及顾粉团的朋友们的少量文章,算是导读。在此,也一并感谢!
 
 
              顾晓军 2017-10-2 南京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