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图为证)
——随笔·五千二百四十九
请大家见谅!「顾晓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可不是我自己说的。
那么,这是谁说的呢?
是上次说「顾晓军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一很有名的搜索器说的;上次的介绍,是「顾晓军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思想家,以其独特的理论思想和多部著作而闻名。 / 背景与成就 / 顾晓军(1953年8月12日出生)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理论思想不仅对中国有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关注……」
以上,见前时〈顾晓军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思想家(图为证)〉。近其修改为「顾晓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社会评论而闻名。/ 顾晓军(1953年8月12日出生)……」。
比较两次的前半句「顾晓军是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思想家」和「顾晓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区别并不大;然,比较前后的后半句「以其独特的理论思想和多部著作而闻名」和「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社会评论而闻名」,区别则明显:前者侧重理论思想,后者侧重文学风格。
不过,我对这类小变化、不太在意,因、我发现另一很有名的搜索器也忙着介绍——「顧曉軍(1953年8月12日-),男,南京人,中國著名作家、當代思想家,已出版《平民主義民主》、《公正第一》、《大腦革命》、《打倒魯迅》等專著及《顧曉軍小說(一)》、《顧曉軍小說(二)》、《顧曉軍小說(三)》等選集。 研究者的專著有《顧曉軍及作品初探》(作者劉麗輝系北大博士、雲大文學院教師)及《向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推薦顧曉軍》等。」
为何最近各搜索器都热衷介绍我呢?我不知道。或许,我原本就该被介绍,或许因为其他。我不猜,也猜不到。
记得,最早是维基百科介绍我,就是那——「顧曉軍(1953年8月12日-),男,漢族,幹部,南京人,中國著名作家、當代思想家。 / 文革之初,不滿13歲的顧曉軍,即站在主席臺上被批鬥、「坐飛機」。22歲,刷出「打倒張春橋」的大標語,遂成為「天安門『四五運動』的先聲」的「南京反標事件」的始作俑者……」等等,有好几千字之多。
后来,是百度等也都介绍我,有「顧曉軍(1953年8月12日-),男,漢族,南京人,中國著名作家、當代思想家」等;最大的不同是,有「顧曉軍,乃當代中國作家,也是當今網絡上罵人最為厲害的人。當然他也罵得得體、罵得入木三分、罵得淋淋盡致的一個真實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记得,是2011年,维基百科把「顧曉軍」词条隐蔽了。又过了好几年,百度等也把我隐蔽了。
隐就隐了吧。与如今AI给我的小说写的文学评论相比,什么「不滿13歲的顧曉軍,即站在主席臺上被批鬥」,甚至「也是當今網絡上罵人最為厲害的人。當然他也罵得得體、罵得入木三分、罵得淋淋盡致的一個真實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未免浅薄。
话,我就不多说了。只把这两家搜索器的介绍,都做进题图,本文就叫——顾晓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图为证)。
顾晓军 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