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中国民运人物志(反弹琵琶:阮 铭


网购顾晓军新书

中国民运人物志(反弹琵琶):阮铭
 
    ——顾晓军主义:新民运三千八百九十四
 
 
  维基百科:阮铭
  阮铭,祖籍江苏金山县,出生于上海,政治学者以及政治评论家,据称是中国共产党前书记胡耀邦的“智囊”、“文胆”。阮铭1988年以后到美国,1997年到台湾,2002年取得中华民国国籍。2004年被陈水扁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
  生于:19317
  图书:透视总书记:江泽民文选导读
 
  Google“阮铭”:“从‘左派’阮铭到‘叛徒’阮铭 - 豆瓣”:20161119 - 阮铭出身燕京大学,在干部队伍几乎清一色“土生土长”的清华园来说,阮铭显得颇特殊;或许是时任清华校长蒋南翔曾领导过燕京大学的“思想改造 ...
 
  Google“阮铭”:“在自我流放中品尝自由的滋味——阮铭回忆录《追寻自由:美国篇》(余杰)”:2013107 - 如果社会制度把某一群体、某一阶级或某一民族的自由建立在其他人的苦难上,那么,这种制度就不合理、不道德。——以赛亚伯林 阮铭先生离开 ...
 
  Google“阮铭”:“阮铭,一个叛逃到台湾的毒瘤_台湾_论坛_天涯社区”:1984年,阮铭负责起草了中共中央第5号文件《关于少数民族公民犯罪的“两少一宽政策”》。 1988年以后到美国,变节,投奔台湾。 1997年,台湾淡江 ...
 
  Google“阮铭”:“阮铭:历史不是大人物的传记邓小平- 阿波罗新闻网”:201278 - 阮铭王若水曾是傅高义的房客. 一九九二到一九九三年我在哈佛,傅高义和他的夫人艾秀慈,是若瑛和我的房东。他们住在一层,我们住在他家的三 ...
 
  Google“阮铭”:“曾任胡耀邦秘书的阮铭写了《邓小平帝国》一书/ 锦泽西乡 - 博讯”:2014622 - 曾任胡耀邦秘书的阮铭写了《邓小平帝国》一书,攻击邓小平专制独裁。他虽然是站在敌对立场,但却正好展现了邓小平为敌人所痛恨的光辉形象—— ...
 
  Google“阮铭”:“阮铭:赵紫阳这个光绪为何没有跳上坦克? - 万维读者网”:200864 - 学渊评:政治家阮铭先生是一个书生,但是是一个没有书生气的书生;只要他读书,一下就把书中的要义抓住了,邓小平、赵紫阳、邓力群们的心思被他 ...
 
  Google“阮铭”:“当事人评述:还原邓小平阻挠改革开放真相| 博谈网”:2014312 - 按中共论资排辈的算法,阮铭堪称“老革命”——15岁就在上海加入了中共,比江泽民的党龄都长,虽然江泽民比他大5岁。阮铭告诉我:江泽民是在 ...
 
  Google“阮铭”:“阮銘:文革是怎樣發生的? - YouTube”:美國華裔政治學者、前中共中央宣傳部革委會主任阮銘回憶了50年文革在中國發生的緣由。2016515日,中國研究院在美國新澤西州舉行了第30 ...
 
  推友评论:
 
  赵杭国州低端人 @smz1879058059 Jan 27
  阮铭谈邓(5)毛帝國與鄧帝國,有啥不一樣?(《歷史明鏡》第78期) youtu.be/qIeJ3va_x4c 来自 @YouTube
 
  赵杭国州低端人 @smz1879058059 Jan 26
  阮铭谈邓(3)鄧小平把中國改革的船開歪了(《歷史明鏡》第74期) youtu.be/fb89bOodiyM 来自 @YouTube
 
  赵杭国州低端人 @smz1879058059 Jan 26
  阮铭谈邓(1)“鄧小平時代”完全是徒有虚名(《歷史明鏡》第71期) youtu.be/L7UidqBnVog 来自 @YouTube
 
 
              顾晓军 2018-6-24 南京
 
 
向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推薦顧曉軍(顧粉團著)
顧曉軍及作品初探(劉麗輝著)ISBN 9789869505178
 
 

本博热文

中央網路報:顧曉軍新書《中國新民運》在台出版
中央網路報:新書《向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推薦顧曉軍》在台出版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刘晓波于中国民主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石黑一雄

中国民运人物志

《中国民运人物志》引言
001 鲍彤
002 顾晓军
003 魏京生
004 刘晓波
005 刘刚
006 柴玲
007 方励之
008 高瑜
009 刘宾雁
010 王丹
011 茅于轼
012 吾尔开希
013 郭文贵
014 丁子霖
015 王军涛
016 王若望
017 胡平
018 王维林
019 曹长青
020 陈子明
021 许良英
022 王炳章
023 万润南
024 曹思源
025 侯德健
026 封从德
027 严家其
028 何频
029 周舵
030 章立凡
031 包遵信
032 周勇军
033 陈一咨
034 邓正来
035 王有才
036 苏晓康
037 袁红冰
038 李录
039 刘再复
040 彭明
041 郑义
042 方政
043 李泽厚
044 韦石
045 余志坚
046 程晓农
047 张祖桦
048 辛灏年
049 熊焱
050 徐文立
051 陈维健
052 吕京花
053 张健
054 张宏堡
055 遇罗锦
056 赵岩
057 叶宁
058 傅希秋
059 冯正虎
060 李洪宽
061 郭国汀
062 浦志强
063 盛雪
064 余杰
065 徐友渔
066 唐柏桥
067 杨建利
068 滕彪
069 吴弘达
070 艾未未
071 远志明
072 张伯笠
073 陈光诚
074 何清涟
075 陈达钲
076 高智晟
077 司徒华
078 陈破空
079 许志永
080 贺卫方
081 华夏黎民党
082 吴淦
083 黄琦
084 郭泉
085 石三生
086 艾晓明
087 王荔蕻
088 谢雪
089 吴仁华
090 陈小平
091 陈卫
092 徐水良
093 仲维光
094 杨恒均
095 刘军宁
096 冉云飞
097 于浩成
098 陈西
099 周锋锁
100 王天成
101 江天勇
102 谭作人
103 廖亦武
104 王力雄
105 王超华
106 陈维明
107 高耀洁
108 朱利全
109 秦永敏
110 温云超
111 长平
112 唐荆陵
113 李剑芒
114 李悔之
115 费良勇
116 曾宏
117 易改
118 刘沙沙
119 吴祚来
120 夏业良
121 姜维平
122 郭宝胜
123 张耀杰
124 陈闯创
125 立里
126 高冰尘
127 熊宪民
128 刘晓东
129 何岸泉
130 张良生
131 陈泱潮
132 朱学渊
133 孔灵犀
134 李伟东
135 陈小雅
136 昭明
137 雾亭
138 苏雨桐
139 陈奎德
140 任畹町
141 曾节明
142 成斌麟
143 刘晓原
144 高新
145 莫少平
146 李一平
147 凤姐
148 谢万军
149 朱韵和
150 汪岷
151 吴建民
152 陈立群
153 郑旭光
154 王全璋
155 马少方
156 秦晋
157 李进进
158 陆东
159 齐彧
160 相林
161 陈军
162 潘晴
163 成涛
164 张思之
165 秦晖
166 杨支柱
167 萧瀚
168 朱明勇
169 张广红
170 孙文广
171 牟传衍
172 阮铭

3634 驳胡平的“不怕”论


3634 驳胡平的“不怕”论
 
    ——顾晓军主义:新民运三千六百三十四
 
 
  胡平:有一个道理,十分简单,几乎人人都凭直觉而本能地明白,但却因受谬误的概念或理论的误导而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或是不肯承认。这个道理就是:多数人之所以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满,而且还因为他们不怕。不怕的原因,或是以为对方比较开明,不会镇压,或是以为对方比较软弱,无力镇压。
 
  凤姐有话说:胡平,有些分析,小学水平,逻辑不清又啰嗦。抗议不怕死,两原因:一抗议者或群体本身,是否有组织或信仰或文化传统。如为了信仰,西藏新疆人比汉人不怕死。二预判对方的手腕与能力,从而评估自己的风险。补充,交叉感染,抗议者与对方,是否是同一信仰或价值体系(这次伊朗就是,但西藏新疆就不是)。
 
  顾晓军:胡平扯淡了。首先是不满,而后才能谈怕不怕。再,专制的镇压是绝对的,不镇压才是相对的——在于刀把子的诸多因素。
 
  之后,凤姐有话说又有跟推,但可省略。
 
  胡平的“多数人之所以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满,而且还因为他们不怕”,显然是扯淡。因首先,“多数人之所以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之本身,存在着反对的是专制政府还是民主政府、之两种不同性质的对象的问题。
 
  其次,“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满,而且还因为他们不怕”其实是在强调“不怕”。而任何“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的不怕,从来都是源于不满的。如果不是源于不满,依附于一个政府,又何来什么怕不怕呢?显然,不怕基于不满,是不满到达了临界点的一种表现。
 
  即便不满到达了临界点,“多数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评估对于自己的风险。而每一个人的评估标准,又是不同的、千差万别的。只有当“多数人”的评估及标准在某个点上达到共振时,才会出现“多数人之所以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时的“不怕”。
 
  其实,胡平是没有资格谈“不怕”的。你在自由世界反专制,有什么怕不怕的呢?因此,胡平的“不怕”论,实际上是以精英主义的身份指责民众。这与鲁迅有何区别?你们也占据了社会优质资源,又有何脸面指责民众呢?
 
  胡平的推文,在“多数人之所以公开地反对一个政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满,而且还因为他们不怕”之前的话,是故弄玄虚;而之后的话,则是藐视民众。大家会傻到“不怕的原因,或是以为对方比较开明,不会镇压,或是以为对方比较软弱,无力镇压”的地步吗?
 
  这样看待民众的视角,不跟日人民报差不多了吗?我不以为胡平的水平有问题。但愿,是胡平的脑子在某一节点上出了问题。“不怕”之类的论调,其实就是怂恿;怂恿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玩怂恿把戏的人、是几乎没有一个会参与冲锋的。
 
 
              顾晓军 2018-1-3 南京
 
 

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

糟蹋契诃夫


糟蹋契诃夫
 
    ——顾晓军主义:文学散论三千八百九十三
 
 
  在所谓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中,契诃夫一般被排在第二,偶尔也会被排在第一。而我,则觉得契诃夫最差。
 
  百度百科说:契诃夫(1860129~1904715日),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还说: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契诃夫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顾晓军先生教导我们:他们有权扯淡,我们就有权批判。凡是中共吹捧的,我们就要敢于糟蹋。如是,我就要“糟蹋契诃夫”了。
 
  其一,我在2015年写过〈偷情抢镜头〉、〈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文学与文学评论及装碧〉等一批文章,曾论及契诃夫。其二,就〈套中人〉、〈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胜利者〉、〈草原〉等一批作品而言,可概括出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特点有三:第一,契诃夫的小说基本不用小说的“误会法”、“错位法”、“巧合法”等,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也不会使用象征,在创意上、同样也很不讲究。第二,契诃夫的小说的艺术手法单调,这当是源于他的思维的简单,不懂得“立体思维”、“多意性”、“此非仅此”等。第三,契诃夫的小说的批判锋芒是尖锐、犀利的,然而,其思想又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的。因此,总体而言,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作品的文学价值并不高。
 
  以下,我先以〈套中人〉为例,糟蹋契诃夫。
 
  〈套中人〉,应该抓住“寄居蟹或蜗牛”为题,写成一篇具有象征意味的小说。当然,以“套中人”为题,亦可写成象征小说。问题是,契诃夫不会使用小说的象征手法,不懂得“标题、情节、言外之意……三者之间的、相互的象征关系的、完全的统一”。以“套中人”为题的象征小说,应该这样写——标题,是“套中人”;情节,如“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等;言外之意,则当是“别利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他可以躲在里面逃避现实”。
 
  然而,契诃夫把“别利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他可以躲在里面逃避现实”这类属于象征的外延的内容,都直白无误地写了出来。
 
  为什么契诃夫这样写不好呢?第一,契诃夫没遵守、或不懂得写象征小说的“套路”。他这样写,只不过是一般地写别利科夫这样一个人物。第二,写象征小说、或按照“套路”写,是为了调动读者参与,让读者参与到其中、以感受到远不止“别利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他可以躲在里面逃避现实”等的人生的体验。如我的〈臭不要臉老畜牲〉,“臭不要臉”、“老畜牲”是标题的象征;摸女人屁股、被送派出所、被放出来等,是情节、行为的象征;而言外之意,则是通过人物与情节传递给读者的——读者森林之子可认为“小说〈臭不要脸老畜牲〉的结局也耐人寻味。这个‘可怜、可悲、可耻’的小人物‘老畜生’的结局似有三层含义”,读者丁小明则可感叹“这是一篇超过〈阿Q正传〉的小说,它刻划出在共产党底下生活过的你我的影子,看完它,我不得不仰望苍天:‘天哪,我们还算人吗’?”、“从鲁迅的〈阿Q正传〉到顾晓军的〈臭不要脸老畜牲〉,中国社会已进入无法解救的畜牲时代……”这样,肯定比我在小说中直接骂中共、而更有文学性。说得难听点,契诃夫的“别利科夫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他可以躲在里面逃避现实”等,就相当于“在小说中直接骂中共”,既没有了深度,也破坏了小说应有的文学性,其手法是极其拙劣的。
 
  而写人物的小说,也不是契诃夫这样写的。契诃夫的〈套中人〉中的人物别利科夫,是通过布尔金与伊凡·伊凡内奇的对话——误了归时的俩猎人,在村长普罗科菲堆房里过夜时闲聊、所讲的故事中出现的。第一,这显然是在兜圈子,没有作者直接站出来写人物、容易把人物写的生动。第二,契诃夫对别利科夫这个人物的设计,干巴巴的,不似〈臭不要脸老畜牲〉设计了——摸女人屁股,被抓、送派出所;被放出,又想摸女人屁股、不敢、掐自己手;洗头房外,把脸贴到了玻璃上;进去,没钱、被赶出;买水饺吃,手快、多抓两个……等一系列、易于把写人物的小说中的人物写得生动的细节。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契诃夫不会使用象征,这是第一层意义上的〈套中人〉的失败;从通过不相干的人的对话叙述、而不是作者直接写人物、也没有设计出生动的细节,这是第二层意义上的〈套中人〉的失败。
 
  〈套中人〉,只不过是契诃夫抓住了“套中人”意向,而在创意等上、作者也是马虎的,或者说、受到了他的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契诃夫有抓住适合写成好小说的意向的能力,而缺乏把这样的、可写成小说中的极品的、好小说的意向写好的基本功与本领。
 
  〈变色龙〉亦如是。契诃夫抓住了“变色龙”、抓住了警官奥丘梅洛夫多变的嘴脸,却没能把〈变色龙〉写成象征小说。从写人物的小说来说,契诃夫对奥丘梅洛夫这个人物的刻画,也过于漫画化、脸谱化,而影响了作品的深度。
 
  依旧用“标题、情节、言外之意”来检验——“变色龙”,是标题;警官最初说“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到听说“这条狗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而改口说“要人家赔你钱了。你这种人啊……谁都知道是个什么路数”,再到听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时又说“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东西”,待有人说“没错儿,是将军家的”时再变成“你带著这条狗到将军家里去一趟,在那儿问一下。……你就说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你送去的”等,是情节;而言外之意,却没了。这皆因〈变色龙〉太漫画、脸谱化,而显得浅薄。
 
  从写人物的角度来看,〈变色龙〉也因契诃夫的过于漫画化、脸谱化而使作品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深度。
 
  百度说:〈变色龙〉作于1884年……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划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以上的前提,是必须了解历史与社会的背景。对于不了解背景的绝大多数读者而言,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写了个得经常巡街的小警官。退一步说,即便讽刺内务大臣是契诃夫的“深意”;而这“深意”,不是指向制度、而是指向制度中的某个人物。恰如过去有人玩“揭发周永康”,如今周永康早进了秦城,而社会、有所改变了吗?
 
  又要说契诃夫不懂“立体思维”、“多意性”、“此非仅此”了。正因不懂,所以他的作品才不可能像〈臭不要脸老畜牲〉——“臭不要脸”与“老畜牲”的指向,不是规定的、单一方向的。也所以才会有森林之子的“三层含义”与丁小明的“仰天长叹”。这就是通常说的“底蕴”“深度”“厚度”等。而契诃夫的〈变色龙〉,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备这些。
 
  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说的是——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在看轻歌剧时打了个喷嚏,可能、溅到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的头上;因此,他不顾听歌剧、一再道歉。第二天,又专门去将军处一再道歉,直到把将军给激怒了。为此,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也最终在惊恐之中死去。
 
  小说,是粗线条的、漫画式的。但,因抓住了“典型事件”,“小公务员”这人物的塑造、还算可以的。然而,小说的结尾“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过于简单化了,像〈变色龙〉一样、让人感觉到像个小品。
 
  当然,一个优秀的小品,胜过一部正剧。然,优秀的小品与优秀的正剧比呢?那么,小品的分量还是要比正剧轻的。
 
  因此,如前所说——契诃夫有抓住适合写成好小说的意向的能力,而缺乏把这样的、可写成小说中的极品的、好小说的意向写好的基本功与本领。〈套中人〉、〈变色龙〉如是,〈小公务员之死〉也如是。契诃夫的小说,基本皆如是。
 
  再,前面提到“契诃夫的小说的批判锋芒是尖锐、犀利的”,这是相比较而言。与莫泊桑的小说比,契诃夫的小说的文学性就差不少了,也因此而显得他“批判锋芒是尖锐、犀利的”。然而,纵观契诃夫的小说,又似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之嫌,更有鲁迅式的、拿老百姓开刀的架势。契诃夫的小说的批判锋芒所及,也大都是科长级的。
 
  中共,是推崇契诃夫的。记得,过去的课本里有〈变色龙〉等。自然,中共推崇契诃夫、或许有前苏联情结。然而,若说绝对没有“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因素,则是打死我、也绝不敢相信的。因,谁不知道中共的“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呢?
 
  “糟蹋契诃夫”,就这么多了。这也不能算是我糟蹋他——我那在〈套中人〉、〈变色龙〉等中的分析及深度,只怕是大家过去、都没有见过的吧?
 
 
              顾晓军 2018-6-23 南京
 
 
向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推薦顧曉軍(顧粉團著)
顧曉軍及作品初探(劉麗輝著)ISBN 9789869505178
 
 

石三生: 顾晓军与茅于轼及航母与自由

石三生: 顾晓军与茅于轼及航母与自由: 顾晓军与茅于轼及航母与自由 《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石三生   九州评论 · 之九百八十三 已经近百岁的茅于轼,在接受台媒中央社的专访时,说:“當局想要越來越嚴,但要求自由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強 … 有些管控上的作法不一定來自領導層直接指令,而是「底下的人自我約束,...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