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星期五

顾晓军的《大脑革命》影响着高考作文训练

顾晓军的《大脑革命》影响着高考作文训练

 

  顾晓军按:网友ryu2022-2-3 20:59)在我的〈丰子恺与顾晓军〉一文后道,「丰子恺先生不仅仅教过背书,更多的是教人思考哈。其次,丰子恺先生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化人,包括写过文言小说等等。所谓【2015年高考百日冲刺名校模拟作文题 作家顾晓军与漫画家丰子恺所说 同框】的命题——可能性为零吧。」

  敢于质疑,是好的。但,对丰子恺的奴颜卑怯、与对我质疑,就不是在同一个水准上了。

  我正在写另一篇文章,仅找出中学语文教师卢德素的旧文〈顾晓军的【大脑革命】影响着高考作文训练〉,以证明不是网友说的「可能性为零吧」。

  下文,载书籍《顧曉軍主義之淺探》;作者,卢素德;出版,2020/10/01;书号,ISBN139789865526733

 

  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总分开始由60分提高到70分,此后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及文艺工作者,对高考作文的重视,很明显地变其本而加其厉了。

  每年的高考题,最先在互联网上公布的是各省市的作文题目,而且都会引起热烈的讨论,近几年还有不少大博客拿出自己的「遵命文学」,与高考生比试高低。

  于下一年的高考作文,则早做准备。昨日黄花堆满书店高考专柜,作文网站、网页风起云涌老题新解、新题预测、素材提供、范文展览。春季开学时,网络已经挂着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高考作文模拟题(多数在使用中)。

  职业使然,我爱凑高考作文训练的热闹。今年元旦写〈马拉拉之新闻报导的看点、卖点、骗点〉,里面说:「有两则报导,已是旧闻了,依然触动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感。一是说《我是马拉拉》进入西方某些大学,另一是大陆无忧无虑中学语文教学网说马拉拉事迹成了高考作文新素材。这不是中外教育界的乱弹琴吗?怎么可以让大中小学生们接受小骗子马拉拉的再教育呢?」这就是我的痴心不改。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质疑起了点戡乱作用,今日上午我再搜这后一则报导,点开「马拉拉」十个网页,都不见它踪影。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名不副实的东西,就应该早点滚蛋。

  而名副其实的人和事,我是乐见其多的。比如,顾晓军先生的大作《大脑革命》影响着2015年的中国大陆高考作文训练。具体而言,是《大脑革命》里面的2.02〈事物往往是立体的〉这篇文章(顾晓军,2013-2-26)。

  冠华作文网201529日刊载的〈2015年高考百日冲刺名校模拟作文题(61):福建省漳州八校〉如是命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70分)

  作家顾晓军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

  漫画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阅读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新东方在线2015211日以〈2015年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作文模拟题〉为题转载之,引起了顾晓军先生和顾粉团的注意。网络调查显示,这个颇有创意的高考作文模拟题,正在「无脚走天下」。

  针对网友在这个给材料作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面出现的误差,如鼓励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写童真的保持,顾晓军先生写了长文〈自由与思想——顾晓军主义:平民主义民主·之二千六百七十七〉(顾晓军,2015-3-7),商榷之、校正之。

  顾晓军先生写〈事物往往是立体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救济中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上的缺失。多年来,我国的大中小学毕业生,除了记忆考试内容有些优长外,大多数思维单一、头脑简单,容易被忽悠,不适合自由创造,因为他们不懂「事物往往是立体的」(许多教师也不懂),我们的大脑必须进行革命,即养成立体思维的方式和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摆脱儿童的直线思维,有利于识破社会恶人的欺骗狡诈、阴谋陷阱,使自己时时刻刻沐浴着「公正、民权、自由」的阳光。

我在加入顾粉团之后写的第一篇文〈用公正理论维护世界和平——推荐大思想家顾晓军获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2013518日)在结尾处讲——

  「非常可惜的是,深受老百姓(至少百万网民)喜欢的顾晓军先生,十年如一日,竭尽全力用公正理论做着维护世界和平之公益事业,而他本人则行走艰难,导致他高妙的文学作品不能走进语文课堂,智慧的理论创造不能直接改变中国和世界。」

  如今,我看到,深刻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思想成长的高考作文训练,有取材于顾晓军先生的《大脑革命》之命题。我的心情当然是愉快的。

 

             卢德素 2015-3-7

 

 

2022年2月3日星期四

比疫情更可怕的

 比疫情更可怕的

 

    ——社会学·四千六百三十二

 

  据悉,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全球已共有3.8亿人;美国有7600多万,印度有4100多万,巴西有2500多万,法国有1900多万,英国有1700多万,俄罗斯有1200多万,土耳其有1100多万,意大利也1100多万,德国有1000多万,西班牙也1000多万。

  也就是说,全世界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过新冠病毒。而美国,则是将近4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过新冠病毒。

  新冠疫情,早已成了全球躲不过的、重要的话题之一。

  而对待疫情的方式(或者说,是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中国式的封锁;另一种,是最早从英国首相约翰逊嘴里说出来的、全民免疫。

  其实,封锁式的做法不是现在发明的。记得,在疫情之前,我看过篇文章,讲民国初期,东北是如何控制住鼠疫的。而领导控制鼠疫的那人,不是发明者——其一,记得,他是国外留学归来的。其二,比这更早,国外也有人这么做过。我记得,那文章,不是讲如何对待疫情的,而是讲那村庄的人的情操。

  全民免疫,英国好像没怎么实践,而美国倒好像实践了。

  美国基本分两派:戴口罩和不戴口罩。

  戴口罩和不戴口罩,虽仍是对待疫情的方式,或者说是观念。然,渐渐、似乎已变成了政治。

  无论是对待疫情的方式、还是观念,演变成政治、就不好了,就很可怕了。

  我不是批评美国。也没有能力批评谁。

  何况,即便是批评、也无济于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政治只会越演越烈,而不会有松动;且,全世界都会是这样。

 

              顾晓军 2022-2-3

 

 

2022年2月1日星期二

偷·窥及其他

 ·窥及其他

 

    ——随笔·四千六百三十一

 

  【一】

  去岁末发的〈新冠疫情中的美国华人【转载】〉火了,有网友道「很好的文章,描绘了华人的生活状态,客观真实」,也有网友祝福「新年快乐,好文分享」,还有网站通知「已经被编辑部推荐到首页」;而「鲜花」「收藏」等,更是无数。

  如是,我就过意不去了——其一,我没有标出原作者。可,我没标出,不是我有意隐去原作者,而是我捡来的那去处、刻意隐去了原作者。那网站习惯性的落款:「责任编辑」谁谁谁,而后加句「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其实,这是想让人标出其网站;至于原作者,是没有的。

  其二,我改了原作的标题。改标题,倒是原标题不抓人,只有改一下才能火。如是,我就只能「顾晓军按:文章源于网络,原标题为〈奥密克戎下的美国华人:辞职、抑郁与释然〉」,以便让对原作者感兴趣的朋友寻找。

  细心的朋友或许已发现,我虽非有意隐去原作者,却有意隐去了那我捡来文章的去处。而这,说来就话长了。

  约十多年前吧,我穷得叮当,见一网站征文,一等奖一千美金,二等奖若干、三等奖若干……就连安慰奖也有一百美金。我就见钱眼开了——那时,一千美金等于八千多人民币;而我的月薪,才一千多。差不多是半年的工资,我拿出看家的另一本事:理论(除写小说之外),仔细琢磨、大胆行文,参赛了。

  应征文章发过去,立马就被选用了,且是第一篇。随着第二篇、第三篇……文章出来,我暗喜。为何?那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呀!

  然,到了截稿日期,又延期了。延就延吧,估计应征文章不够。就这么,延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终于攒够了17篇文章(因连安慰奖,一共有16篇文章可以获奖;我想,人家总不能篇篇都获奖吧,总要有篇获不了的)。

  颁奖名单终于出来了,我赶紧看。一等奖,没有。我想,弄了二等也行。二等奖,也没有。我想,难道是要给我个是三等奖?三等奖,还是没有;就连安慰奖,都没有给我。而获奖者中,竟然还有一人获两个奖的。更可气又可笑的,是那所谓的文章里,竟有从网上找来几张图片、再加上几行说明文字的。卧槽!

  槽也没用。人家征文、人家颁奖,解释权归人家。这事,也就漫漫地过去了。我不会往心上去。

  数年后,我无意中在文章里提到这事。嗨,竟有人通过雅典学园后台,给我留言、解释这事。嗐,有啥好解释的、还有意义吗?那时,我刚涨了工资;一千美金,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稍多一点。如今,就更微不足道了。何况,炒股赚的钱,又是几年、几十年的工资。如是,我放过了他们。

  不过,我会时不时去逛逛,见到好文章就拿来、像〈新冠疫情中的美国华人【转载】〉样处理,意在告诉他们:你们这也叫「偷」。

  【二】

  于〈奥密克戎下的美国华人:辞职、抑郁与释然〉(原作者是刘文,最先的出处是腾讯),我真的是爱不释手。

  我是个写小说的。创作,讲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一个作家的个人生活,总是很有限的。比如说,小说中需要描写嫖娼的情节,你总不可能先去嫖了娼再回来写吧。咋办呢?那就只有「窥」。

  如今,比我们刚成才的那时好得太多了——有网络呀!网上,啥没有?尤其是像〈奥密克戎下的美国华人:辞职、抑郁与释然〉中的生活与感受,太长见识了——我,还真的没有去过美国;即使去过,也不是在奥密克戎的情景下、常住美国呀;即使是在奥密克戎的情景下常住美国,也没有那女性的眼光、没有那温情、那充满的爱……总之,原作者刘文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

  除〈奥密克戎下的美国华人:辞职、抑郁与释然〉,我还看到过篇文章,是台湾旅美华人女士写的。她写「女人帮」「太太帮」,写几个女人常各带食物聚餐,写大方、算计、窘态等,写得非常细腻、写出了各自的个性。

  自然,那是在非奥密克戎的情景下,人们是常态。而常态下,就难免会有私心、算计。其实,即便在奥密克戎的情景下,人们也是会有私心、算计的,只不过、有时爱能战胜这些。由此想来,新冠疫情是打不败人类的;只要有情、有爱,人类终将胜利。

  我喜欢「窥」。既喜欢「窥」特殊的人们的阴暗面,更喜欢「窥」普通的人们的美好、温情、爱……等等等等令人动容的东西。

  我还喜欢「窥」我不熟悉的人们及他们的生活。比如,台湾的,旅美的,以及旅居世界各地、各个角落里的人们的生活。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真实感的,都喜欢。

  所以,请读者朋友一旦发现哪里有这类的好东西,请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去「窥」。

  【三】

  「窥」了来,自然会有朝一日用在我的小说中。但,「用」不能是抄袭、剽窃。

  说件往事。我上网已17年了。上网初期,我说我是老作家,有网友嘲笑我,叫我拿作品出来。其一,那时翻拍书稿,要不还没有、要不很贵,而我又刚学会打字;其二,过去的作品,除了少数、大部分拿不出手。没办法,我就花了一两年的功夫、埋头写,三五天一篇、写了一百多篇小说。可,生活是有限的呀!如是,我就把电视片、新闻等里的素材,全都写进我的小说中。这样,还很容易火。

  一火,看的人就多了,说的人也多了。一日,有人说我的短篇小说〈兵马俑〉,抄袭《北京文艺》上的一小说。马的,明明是取材于一电视片中的小故事,咋会是抄袭?

  找,找来看。一看,全明白了——那《北京文学》上的〈东风破〉(记不准了,约是这名),分明是——迟子建发明的炕头文学,被河北一女作家发展形成了炕头氛围文学(在阴暗的环境中,男男女女的心里活动与那些事);而〈东风破〉的作者,不过是对那女作家的炕头氛围文学的模仿。

  这我就要说话了。其一,氛围文学,在八十年代出现时,我即便不能算是鼻祖,也至少是最早的其中之一,有1986出版的《全国儿童短篇小说选》为证(其中选用了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和我顾晓军的〈太阳地〉)。其二,我虽是氛围文学的鼻祖之一,但我的〈兵马俑〉却不是写氛围的,而以编故事与煽情见长,这咋能说我是抄袭呢?何况,是那期《北京文学》出版在前、还是我在网络上发表在前,还两说。

  后来,我琢磨了下,很可能是这样——电视片,源于新闻,我源于电视片;而〈东风破〉的作者,约源于新闻。

  再说《北京文学》,并不咋样。八十年代,记得是汪曾祺在把持。而当时中国的中短篇小说,头部是《小说选刊》、《人民文学》等,新锐是《青春》、《花城》等;下一梯队,是《上海文学》、《鸭绿江》等。啥《北京文学》,根本不入流。

  还说,〈东风破〉有啥寓意?连那《宋史·乐志》中的词牌都算不上,只是一词调。而〈兵马俑〉,则是秦俑。秦俑,是秦帝国战争机器的基础部件……

  不多说,载〈兵马俑〉于本文后(原载《顧曉軍小說【二】》,出版于20167月,书号为9789869314596)。

 

              顾晓军 2022-2-1

 

兵马俑

 

    ——顾晓军小说·之四十二(二卷:兵马俑)

 

 

  我市近郊一农民的儿子张三,喜欢上了兵马俑,情结甚浓。

  他说:这辈子,哪都可以不去,一定要去趟西安,亲眼见见兵马俑。

  久而久之,村里村外的人,都管他叫:兵马俑。

  他也不介意,自个对自个说:要当,就当个好兵马俑,就当那有两撇胡子、略带微笑的兵马俑。

 

  这个梦,一梦就是十几年。

  直至,他三十出头,地里获得了大丰收。

  岁末,他才带着妻子、女儿,坐上南京开往西安的列车。

  一家人,别提多开心。

 

  列车,向着西北,一路飞奔。

  车窗外,山呀、树呀、田呀……皆拼命地向后倒去,无甚可看。

  他,便又悄悄地给自己贴上两片胡子、瞪着牛眼……扮兵马俑,逗得女儿傻乐。

  在家时,他还会披上张报纸画的铠甲、手持一根晾衣裳的木叉……

 

  刚上车时,给周围的人,都发过煮鸡蛋;大家伙,乐得还他些笑。

  唯几番扫着满地鸡蛋壳的乘务员,偷偷地翻他的白眼。

 

  到达西安,已是黄昏。

  出了车站,找家旅店、订下房间;兵马俑,便迫不及待地领着妻子、女儿,去看古城夜景。

  不料,刚出旅店、没走出多远,就遇上三个醉汉。

  女儿,躲让不及;那醉汉,便滋事、甩手给她一记大耳光。

  妻子去护女儿,结果也挨了一记耳光。

  这两记耳光,打在兵马俑的心上,他拔拳就是一下。

  不曾想,这一老拳打在了醉汉的太阳穴上;醉汉应声倒地,七窍流血、当即毙命。

 

  “打死人了!”另两醉汉一惊,酒醒了一半,叫喊着、跑了。

  兵马俑,赶紧对老婆说:“快走、连夜走,回南京去。缠进官司里,对孩子的成长,不好!快走!快!”

 

  蓦然,古城夜的大街上,变得冷冷清清。

  只剩下兵马俑,守着那死鬼醉汉。

  巡逻的夜警来了,兵马俑被抓了起来。

 

  警方,以为他是个惯犯。

  兵马俑委屈地道:“我是个农民,胆子很小的。”

  “胆小?出手这么准、这么狠?”

  “没想到呵!”

  “那你为啥打人?”

  兵马俑道:“我是个男人,我老婆、女儿被打,不得不出手呵!”

  “你可以制止、说理……”

  兵马俑急了:“他是个醉汉呵!”

 

  之后,兵马俑被送检察院、再交法院,他还是这几句话。

  可无论咋说:这过失杀人,也是杀人;而杀了人,就得为自己的过失去赎罪。

  兵马俑,被判:无期徒刑。

 

  无期,就是没有期限,直至生命的终结。

  兵马俑的心,死了。

  为了女儿,他写信给妻子,要她烧掉自己的照片,不要给女儿留下任何印象。他还要妻子改嫁,去一个没有人知道底细的地方。

  他妻子,烧掉了他的照片;但,没有改嫁。

  而是跑遍了村里、村外,挨家挨户地跪求:无论如何,千万别让我女儿知道她爸的事。

 

  周围十里八乡的族长们,都感动了,发话道:不许说!谁家的孩子说漏了,掌大人的嘴;大人说漏了,掌老人的嘴;老人说漏了,掌族长的嘴。

  善良的人们,就这么用善良的欺骗,维护着孩子的成长。

 

  家里,妻子带着女儿,含辛茹苦地生活着。

  牢里,兵马俑真心实意地改造着。

 

  服刑的第五个年头,兵马俑第一次被减了刑。

  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内心斗争了很久,终于给妻子发出了封信:希望得到一张女儿的照片。

  不久,兵马俑的希望就得到了满足。

  他把女儿的照片,镶在自己的号牌后面;每天,都要翻过来看无数次。

  为了早日回家,兵马俑疯狂地改造自己。脏活、累活,抢着干;他一人,能顶几人用。

 

  就这么:改造,减刑;减了刑,再改造……

  兵马俑,通过自己的拼命努力,把刑期大大地压缩了。

 

  出狱前的那几天,兵马俑百感交集。

  天天夜里,瞪眼望着天空,想象着与女儿、妻子见面的情景。

 

  眼看快要到家了,兵马俑却止住了脚步。

  他觉着:刚刚脱掉囚服、背着个破旅行袋、两手空空,回去见女儿;这,多让她失望。

  他决定:暂不回去。在附近租间披子房住下,打工、挣钱,为女儿的成长,多出点力;而后,再回去。

 

  兵马俑,悄悄地与妻子联系上。

  当他知道:女儿,刚考上大学;家里,很穷……

  他,就悄悄地打了两份工。

 

  不知不觉,又是两个春秋。

  女儿要上大三了。可,他却渐觉体力不支、身上疼痛,去医院检查,结果是:癌症、晚期。

  若开刀、医治,得十几万。兵马俑,哪来这么多钱?他决定:放弃治疗。集中财力,供女儿读完大学。

  妻子,受不了了、对丈夫发火道:“不管治不治,你先给我回家去。”

  思来想去,兵马俑与妻子商量:以继父的身份,回去。

 

  妻子,领着兵马俑到家,对女儿说:“这是李四,就叫他李叔叔。”

  “李叔叔。”女儿,觉着他面善,接纳了他。

  女儿,更知道:妈妈,这一辈子,不容易;且,也不会随随便便带一个陌生人来家。

  但,女儿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

 

  兵马俑,开始以继父的身份,在家里过日子。

  当继父的,一般都与人家的闺女,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可他,渐渐地忘了这茬。

  经常像一尊兵马俑,站在女儿的身后,守护着他自己的女儿。

  女儿,有同学来个电话,他想听、想知道说些啥;来个短信,他想看、想知道是男、还是女。

 

  女儿,终于火了。

  对妈妈说:“你让他走、让他搬出去……”

  走?搬出去?他老了,还有病,且活不了多久了……让他上哪去?妈妈,也火了、第一次对女儿吼:“他是你亲爸爸!”

  “亲爸爸?”女儿,更是怒不可遏,道:“你想留他,也用不着这么说。是我亲爸爸?这么多年,他上哪去了?他,尽了当爸爸的责任吗?”

  “他是在尽责任、在坐牢!”

  “坐牢?为甚坐牢?”

  “他,杀了人……”

 

  杀人犯?一个杀人犯?

  爸爸,等于,一个杀人犯?

  太残酷了!太令人失望了!

  女儿,从小就困惑:为什么自己没有爸爸?可,她从来没问;她知道:妈妈,难!

  她想过,最坏的是:爸爸,不喜欢妈妈了,也不喜欢自己,走了。爸爸,会在外面重新成立个家。

  她相信:爸爸,是个男人;对这个家不负责,会对另一个家负责的。可,没有想到……

 

  女儿,哭了,她伤心地流泪。

  她跑了,离开了这个让她失望透顶的家。

 

  在同学的家里,她哭了很久很久;同学,才弄明白是为了甚。

 

  同学的爸爸说:“你爸爸,是个男人。其实,我们都很佩服他、敬重他。”

  接着,同学的爸爸讲了故事的来龙去脉,道出了当年族长的规定。

  还说:他原本是可以跑掉的,但他留下了、留在那里承担行为责任。这,不是男人、又是什么?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

 

  女儿,慢慢地,从别人的嘴里,感受着自己的爸爸。

  最终,决定回去。

  同学说:“我送你回去吧?”

  “不用。”她回道:“爸爸能用几乎一生,面对、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也应当能够面对。”

 

  女儿到家时,晚饭已经做好了。

  可她的爸爸、妈妈,正坐在桌旁、望着桌上的饭菜发呆。

  女儿,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兵马俑,泪水就哗哗地掉。

 

  妈妈以为女儿依旧不清楚,就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你爸爸现在是癌症、晚期。”妈妈说。

  女儿,就立马决定:退学,去打工、去挣钱,为爸爸治病。

 

  “退学?”爸爸听到这两个字,火了:“为来为去,就为了你出息。你要是退学,我还治这病做甚?我立马就去死!死给你看!信不信?”

  “爸爸!”女儿,扑进爸爸的怀里,号啕大哭。

  信!咋不信?她知道:爸爸是男人、是条汉子、是顶天立地的。

 

  “好了,别哭了。”爸爸,抚着女儿的脑袋,说:“男人,都应该这样:为了自己的国家、女人、儿女,时刻准备着,去出征、去征战……或是战死、或是回还……那,就是命!”

  女儿,还在哭、还在呜咽。

  爸爸道:“哭甚?你看那成片、成片的兵马俑,千百年来……老百姓,不都是这样?”

 

  “好了,别哭了。爸爸,给你扮个兵马俑……”

  “爸爸,我来!”女儿,抢着、披上报纸画的铠甲、贴上两片胡子、手持一根木叉,惟妙惟肖地扮着兵马俑。

 

  这一家人,又有了笑声。

  尽管,这笑声,有点惨淡、有点凄然。

 

              顾晓军 2007-8-2627 南京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