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星期一

「神的旨意」与「自然法则」

「神的旨意「自然法则」

 

    ——哲学笔记·五千零三十五

 

  从这一篇起,我的这类文章,就叫「哲学笔记」了。而叫「哲学笔记」,自然是有我的想法。

  梳理下前两篇文章〈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和〈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多重性融合性〉:从「社会认知标准」,到揭示出「多重性」;从多重性,阐述——不能越俎代庖,没有权力替他人思考、替他人选择、替他人做决定。从多重性,再阐述——哲学、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决定:在多重性存在并确立的范畴内,矛盾体彼此在一定时间内是共生关系;因是共生关系,所以像邻居样、谁也消灭不了谁。不仅彼此消灭不了,甚至相互还存在某种融合性。如是,当以「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等思想武器对待、处理之。

  因此,多重性范畴内的矛盾体之间,当淡化纷争;因,这可谓春秋无义战。

  如果这些,通过发现、阐述、论证,以及今后的争论、传授、宣讲等,让「多重性」与共生关系及融合性等大白于天下,而使各种范畴内的矛盾体彼此减少纷争,那意义何止是重大?

  当然,争论、传授、宣讲等,几乎是浩瀚的系统工程;然,人类也在进化——在法治健全的地方,仇杀越来越少……这也当是事实。更何况,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淡化阶级,如今、谁还会因为自己太穷、而要想方设法地去刺杀马云呢?

  如此,发现「多重性」的重大意义是成立的。这样,另一问题就来了——古往今来,思者、圣贤多多,为何谁也没有发现如此重大问题,偏等我顾晓军来发现「多重性」,从而淡化矛盾体内的纷争呢?

  谁也回答不了了吧?那么,我们来试想一下,在远古、巫师们会怎么说?巫师大概会说,这是神的旨意。在中国,三皇五帝许也会说,这是天意

  神的旨意,也好;天意,也罢。古人们还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善于把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统统推给「神」。

  当然,也有不愿推给神的。比如,《周易》就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自然,《周易》只是种推测,并不能真正、实际回答问题。

  而相反,从古到今的巫师们(含相当于巫师的人)用「神」搪塞的问题,倒被岁月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慢慢地渐次解决。也包括我在哲学范畴内找到「多重性」,并试图用矛盾体内的共生关系、来淡化对立面的纷争。

  就我而言,相当烦装神弄鬼。我不可能、也绝不会说,是受神的旨意、来淡化人世间的矛盾;相反,我更愿把「多重性」的发现与内在的共生关系及共融性等,说成是「自然法则」

  这种「自然法则」,在各类学科中都有。且,是昨天的人没看清,今天的人就看清了;或,昨天的人没看清,今天的人也没看清,但、并不等于明天的人还看不清。

  自然法则,如同「神的旨意」样,主宰着我们昨天、今天还看不懂或看不见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更长远的、更宏大的规律。

  而相信这样的潜在的、长远的、宏大的自然法则的存在,不说可以减少纷争,也至少可以让人对纷争渐而淡然。

  比如,如果普京相信「自然法则」,懂得「多重性」及共生关系,会怎样?

  以色列还击哈马斯是没有问题的。然,如果以色列懂得「多重性」等,还会发誓消灭哈马斯?

  当然,存在有存在的道理。「自然法则」,不是要抹杀现实的某种存在,而是更新对已有的存在的态度,让能不撕裂的就不要撕裂。

  「自然法则」,包括人类所面对的所有的态度;自然,也含科技等。我不懂病毒、不知近些年的某些状况,是不是一种必然——在为地球卸载、某种意义为它减轻负荷。谁又能说不是?

  另,在某处,我见到个标题〈人工智能2024成为可能危及人类的机器〉(其实我一直以为,无论是发明人工智能、或担心人工智能危及人类,第一个做成的、或第一个指出的,都是智者。而后,就属于芸芸众生了;再后往,就不好恭维了)。如果再煞有介事预测点啥,就真不方便说了。

  按「自然法则」逻辑,人工智能永远无法主宰人类;一旦有这种可能,「自然法则」的力量、必然会显现出来,且会将人工智能(无论哪一种的)打回到原地去。

  这,就是「自然法则」(信神的人,或尽可叫「神的旨意」)。

  (机器人不通神吧?所以,主宰不了人类。)

 

              顾晓军 2024-1-15

 

 

2024年1月14日星期日

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

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多重性融合性

 

    ——哲学·五千零三十四

 

  哲学

  前人及西方总是把哲学吹得神乎其神,其实哲学就是种简单的且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东西。

  何以见得?因,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的每一件事之中。比如,你若是与谁发生了矛盾后,就至少有「人怂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两种以上的为人、遇事、处世的态度;而这些,就不折不扣地属于哲学。

  哲学,时时刻刻且永远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运用,只是大多数的人、身在哲学之中却不知不觉罢了。

  身在其中却不知不觉,其实就是被动接受。有被动接受,自然就主动接受;所谓主动接受,也不是接受者多积极,只不过比被动者稍好些。

  此外,有接受,自然就有传承。积极的传承,在中国,有社会上较为广泛的孔孟之道的儒家,以及道家、墨家、法家等等。相对消极些的接受,则有看旧的戏曲、听说书等等;还有的,则是由老话怎么说、古人怎么讲等实施之。

  除传承外,很多哲学是应运而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形成的。这一类哲学,是横向的、受周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它们,分别或综合受时代、社会、思潮等等的影响。

  有的,甚至受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比如,美国大选之类。

  政治、经济等,也能产生哲学吗?是的。比如说,川普与拜登的行事风格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区别、甚至大相径庭,不就是一种行为哲学吗?

  哲学,不是啥神秘的、不可接近的东西;相反,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比周边的人更了解、掌握其规律,那么,为人、遇事、处世,自然就更游刃有余。

  社会认知标准

  本篇之前的一篇,是〈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该文完成之后,我不想再叫它「随笔」。那么,该叫它什么呢?我几乎没有思考,就确定叫它「哲学」。为什么呢?因,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就应该属于哲学之分类。

  那么,是不是社会认知标准、隶属于哲学范畴呢?不是。相反,倒应该是哲学、属于(人类的)社会认知标准,是其中的之一;因,于社会认知标准,还有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伦理的等等。

  2024-1-10,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发出后,已很晚了;第二天,我在顾粉团看到劳力的话,他道「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先生这篇文章太赞了,喜欢!」

  1957-3-8,毛泽东接见代表时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这33个题目,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

  两者,说的都是功力。但,鲁迅写不出〈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因,他的认识能力低了个层次。

  此外,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的原标题,是〈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然,文章贴出后,就改了。

  显然,「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之表达不正确——其一,意识到了认知标准的多重性,也就明白了——不同认知,在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如此,便不能指导他人「如何选择」。其二,事实上,文章也没有教人如何选择,只是指出了——怎样的,是返祖、是自甘堕落等。

  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

  一如劳力的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等等之类,我于「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的重大发现,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社会学等学科上,对于人类社会、这都是一非常巨大的贡献。

  如前所述,既然、我已在古往今来的唇枪舌剑的纷争之中,理出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含哲学)的多重性(它们同时存在),那么,也就很好理解它们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共生关系

  而既然有某种意义上的共生关系。那么,虽不好说是兄弟姐妹,也至少可算作一种邻里关系吧?而邻里,谁又能够消灭掉谁呢?

  如此,以哲学为例,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方法论中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的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争论,是否也算是一种过激呢?我不反对思想交锋,我说的是——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

  哲学如此,其他的呢?

  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认识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含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后,我进而意识到了——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融合性,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以社会学的、也算哲学的民主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总体性或整体至上)的纷争而论之。

  谁说资本主义不能容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的高福利,不就是劳工运动、社会主义思潮的结果?按资本唯大而论,又哪能容得下啥高福利呢?

  谁又能说社会主义容不下资本主义?按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就是计划经济吗?然而,需要的时候,社会主义不也改革开放、不也把市场经济搞得轰轰烈烈吗?

  这不就是融合性?既能融合,又何必你死我活呢?我总觉得,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民主社会更好而写的。

  更何况,阶级成份、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穷小子变成资本家、资本家变成穷光蛋……这样的情景,我们见到的还少吗?

  化繁为简与立体思维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这样的重大发现,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的重大胜利。

  试想,能够淡化纷争的「多重性」这样的命题,为何资中筠、胡舒立、秦晖等,发现不了呢?海外的胡平、王军涛、陈破空等,也发现不了呢?大陆的司马南、孙立平、胡锡进等,更发现不了呢?

  因为,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都没有「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武器,也没有致力于将高深学问扁平化、让普通民众都能够弄懂的心胸与境界。

  而「顾晓军主义哲学」的立体思维,就更甭说;如果没有立体思维,又咋能发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呢?

 

              顾晓军 2024-1-13

 

 

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

 

    ——哲学·五千零三十三

 

  有网友在我的〈其实【丑陋的中国人】是本等而下的书〉一文之后跟帖,并引用了我的提问「我们有没有权力、可以埋怨民众、甚至责难民众?」,而后竟然还说「电脑说当然有,还可以骂他们SB」。

  我本想回,「不知你用的是啥电脑?按理说,爱说SB的电脑就是SB电脑」。然,这样虽回得痛快,却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是。我决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与多重性及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选择。

  首先,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是多重的。比如说,什么是文明、文明的标志是什么?百度百科「文明(历史学、考古学定义)」词条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百科之词条,说的对不对呢?应该说,也没啥很大的错,但、太抽象。既然已提到了考古,那我就用考古说道——文明的产生(即,什么是形成「文明」的标准)。

  近些年,考古节目比较多。我注意到:良渚,是这么说的——发现了玉璧、玉琮、玉钺等,宗教的象征、权力的象征;发现了大型宫殿遗址、粮仓遗址、水利灌溉系统遗址等,证明了王权组织的大型生产……因此,可以说——王权的建立、国家的形成,可谓文明的标准

  「王权的建立、国家的形成,可谓文明的标准」。如今,这好像已成为了共识。世界申遗,好像也是这标准;至少,良渚文化申遗是这么说的吧?

  那么,这是唯一的标准吗?我以为,不是。至少我知道雅典城邦,没有王权、没有国家,然,已有了城镇、集市贸易,有了社会分工……尤其是有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我们能够说这不是一种文明吗?显然,是绝不能的。

  何况,聚落文明不也是一种文明?由此可见,文明的标准、是多重的,而不是唯一的。因此,人类社会任何认知标准,也都是多重的,而不可能、也绝不是唯一的。

  更何况,就考古而言——有组织的挖掘,叫「考古」;而私人的挖掘,则叫「盗墓」。由此可见,于此的认知标准也不是一样的。

  认知标准不一样,不要紧。人类有几十亿,不可能是一样的。问题是思想家、学者等知识精英,给社会提供啥样的认知标准、让社会与民众选择。

  拿我前一文提到的「平等」说。前人提出,社会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以为:人与人之间,没法平等;因高矮、胖瘦、美丑等,不由人自己决定。如是,有人说,平等讲的是机会平等。可,机会也不可能平等。因,出身不由自己决定,而由家庭决定。穷人家的孩子与富人家的孩子的学习机会、发展机会等,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即便有义务教育之类,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上更优越的私立学校吧?受教育都不可能一样,之后的人生的发展等又怎么可能一样呢?

  所以,我在反复研究了之后,提出——抛弃忽悠人的「平等」,而提倡「公正」、「公正第一」。「公正第一」,作为文明社会的基础价值观(当然,这算题外的话)。所以,知识精英们,当向社会提供像「公正第一」这样的、可行的认知标准,而不能像「平等」那样可有不同解释的、忽悠式的认知标准。

  梳理一下。我的上文之意,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而有人说,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如是,我引出——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与多重性及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选择。

  进而我用三种认定人类文明的标准及两种对考古的认知,说明标准的多重性、多样性。再后,我又用「平等」与「公正第一」,说明标准的优劣。

  以下,介绍标准的选择(依旧是介绍),如何选择,是各人自己的事。即便知识精英,也不可以替人越俎代庖。

  现代社会,怎样的形式是先进的?有人说,民主社会是先进的;有人说,社会主义是先进的。我不评判,但、至少可以说,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不是先进的吧?然,缅甸民主化了之后,又回到了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

  我举缅甸的例子,是说明——只要排除了个人利益,选择认知标准的优劣、并不难;反之,夹杂了个人的利益,则就很不好说了。

  回到我说「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而有人说,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呢」上来。

  其一,我之所以说「我们没有权力埋怨民众、责难民众」,是因我独创了我的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我具有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那么,你没有平民主义民主的思想,你认为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我也不能强求你。

  其二,你以为不仅有权力埋怨、责难民众,还可以骂他们SB。而这如同缅甸——明明已进入到了民主社会,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非要回到军阀割据、军政府把持的社会。于此,我也不想说你什么。因你愿意骂人,愿意自甘堕落,我劝你,你不听,我总不能强制你吧?

  如此,我只能说,你会骂人比原始人不会骂人、甚至不会表达认知和情绪,总算是一种进步。

  当然,我还应该为自己庆幸——总算是只遇到了一个返祖的人,而不是那种——刚直立起来的原始人;因,如果是原始人,大概率你会揍我,没准还会把我生吞活剥地吃掉,不是吗?

  总结下:第一,人类社会的认知标准,定会是多重的,而不可能是唯一的。第二,有的认知标准,是好的;而有的认知标准,则是很不好。第三,选择认知标准,皆为各人自己的事,绝不可以越俎代庖。第四,自甘堕落的人与社会都是自然存在的,这也非常正常。第五,于那些自甘堕落,我们也只能规劝,而不能强制;因,他也是人,且未必已经犯了法(犯了法,则不一样了;然,那也是执法部门的事,而非我们的事。严格说,我们只能思想交锋,其他啥权利都没有。而把自己当上帝,则是再蠢不过的)。

 

              顾晓军 2024-1-10

 

 

2024年1月9日星期二

其实《丑陋的中国人》是本等而下的书

其实《丑陋的中国人》是本等而下的书

 

    ——随笔·五千零三十二

 

  两篇议论美国的文章后,网友裹屈跟了五帖、计1226字。通篇,大致说了三点:一、解决了一道世纪难题(证明黎曼猜想的其中一个关键);二、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平等」;三、埋怨「我讨厌的读书人的处事态度」。

  第一,恭喜你在学术上的成就。第二,于「平等」我们有共识,可参见我的〈厘清公正与平等公平正义〉等文(详见我的《公正第一》、《平民主义民主》,分别于20164月与201611月出版)。第三,读书人的处事态度等,则不敢苟同。

  我读书几十年了。年轻时,爱憎分明;上网后,敢说敢当。因此,老百度百科的「顾晓军」词条,这样介绍我——「顾晓军,乃当代中国作家,也是当今网络上骂人最为厉害的人。当然他也骂得得体、骂得入木三分、骂得淋漓尽致,是一个真实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然,近几年,许是上了岁数,我自觉棱角磨平了许多。如今,与网友,我是说得来的就说、说不来的就不说;于事件,则能说的说、不能说的就不说。当然,做学问、该做的还得做。

  比如,你对读书人的处事态度等等的看法,颇像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而我则一直以为,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其实是本很坏很坏的书,至少是本等而下的书。

  第一,我先问,我们有没有权力、可以埋怨民众、甚至责难民众?应该是没有的吧?我再问,谁赋予了我们权力、可以去指导民众怎样生活?应该也没有吧?道理很简单,别人怎样生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是这样的道理吧?

  如此,又哪来的《丑陋的中国人》的立论的基础呢?不错,西方有「启蒙运动」;然,启蒙运动即便正确,中国也未必需要模仿。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沿着鲁迅的「改造国民劣根性」走来的。然而,鲁迅也同样没有权力改造国民。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不把国民当成了他的儿子吗?相反,我以为,应当启蒙精英(我就著有〈启蒙精英〉一文,详见《平民主义民主》一书)。因为,当精英们获取到既得利益之后,往往反而很容易会变成社会的尾巴,所以需要启蒙;而民众,本是人才库;「人矿」虽难听,但准确。

  第二,我们谁能决定自己的出生,谁能选择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出生国?既然谁也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出生国,那么,这类埋怨有意义吗?而没有意义,拿这类话题来著书立说,是不是等而下?

  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代序为〈酱缸国医生和病人〉,为大陆版序是〈吴刚伐树我洗缸〉,书中第二篇是〈中国人与酱缸〉(「酱缸」一词,源于鲁迅;李敖说柏杨抄袭。我以为,虽鲁迅发明了「酱缸」;但发扬光大「酱缸」,确属柏杨)。然,如果「酱缸」成立,那么,难道「出淤泥而不染」就不成立了吗?因此,如果被「酱」,该检讨的是被酱的人自己,而不能怨「缸」。

  既然,「酱缸」不成立;埋怨民众、责难民众、教育民众等等,皆不成立。如此,《丑陋的中国人》还能成立吗?而没有最起码的立论的基础,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难道还不是本等而下的书吗?

  我读到的《丑陋的中国人》的作品简介道,「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如果一段话成立,那么,柏杨不也在制造着一种滤过性疾病的文化贻害我们的子孙?

  至少网友裹屈的五个跟帖、计1226字之中,弥漫着《丑陋的中国人》的吧?

  也许,我顾晓军真的是老了。反正,如今的我,对「打打杀杀」一类的鲁迅、柏杨之流,当然也包括李敖,全都有种从内心深处溢出的反感(李敖比柏杨好些,就各自留下的成名作「中西文化论战」与《丑陋的中国人》相比较而论)。

  还有,我不太精通孔子,也不太精通老子。孔子,好像是提倡入世的;而老子,则好像是提倡出世的。我,既不入世,也不出世,而提倡开脱,既隐没在都市的丛林、又出没在网上,说得来的就多说,说不来的就不说;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就不说……做今生之最后的学问。

 

              顾晓军 2024-1-9

 

 

 

2024年1月6日星期六

再谈「美国不仅属于美国人」与主义思想及级别

再谈「美国不仅属于美国人」与主义思想及级别

 

    ——随笔·五千零三十一

 

  在〈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下,有跟帖「不对。南美不少人从南也要进入美国,但被拦。美国不属于他们」、「美国显然不属于墨西哥」,「当一个国家处于世界老大的地位,它就不能只为自己活。这就像一家的家长,是一个道理」等等。

  恰好,在〈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中,我有些没展开;这里,一并说道说道。

  首先,回复……南美不少人从南也要进入美国,但被拦。美国不属于他们」、「美国显然不属于墨西哥」。以上这些话,如果是单独存在,许没错;然而,其作为〈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的跟帖,就错了。

  为什么?又错在哪里呢?错在——文章〈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是思想家的思想创新,是提供给政治家利用、发挥及民意认同或反对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从思想层面的东西,到具有法律效力,至少要经过政治家及民意的认同;而后,才可能逐步成为法)。而「……南美不少人从南也要进入美国,但被拦。美国不属于他们」、「美国显然不属于墨西哥」,则直接进入法的层面,来议论思想家的思想创新。换言之,跟贴者混淆了思想层面的探索与司法层面之界定。

  这样的混淆,未必是故意,但亦属遗憾。

  而「当一个国家处于世界老大的地位,它就不能只为自己活。这就像一家的家长,是一个道理」,虽有相当的道理,但不够准确,也容易留下供他人反击的话把子。

  因此,我很愿意帮着修改一下——世界上的头部国家,就像一个山头上的老大——其一,他得罩着众兄弟。比如,不能以「美国第一」为借口,抛弃其他兄弟。其二,山头上的老大、老二,有矛盾是正常的;山头上的老三、老四、老五……与老大更铁或与老二更铁,这些也都是正常的。

  如此,就说清了「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

  当然,〈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文后还有很多谩骂的跟帖,但、那些不是一个思想家该理会的。

  以下,普及下——何为思想?思想的不同级别。怎样才可称思想家?思想与主义的区别等。

  针对被国际事务所累,川普提出「美国第一」。这就是思想。而针对「美国第一」,我提出「美国属于世界,而不仅仅属于美国人」。这也是思想。

  然,这级别的思想,不够称为思想家,更谈不上「主义」。

  我用马克思、毛泽东、鲁迅举例,或许容易懂些。马克思之所以被称作马克思主义,是因他著有《资本论》;而《资本论》中,有「剩余价值」一说……「剩余价值」,不仅是思想创新,而且是理论创新;所以,马克思被称作马克思主义(许有人看到这就想批判马主义。我谨说明,只以马主义说明思想等级,不问对错)。

  毛泽东最著名的,有「农村包围城市」等。「农村包围城市」等皆为当时源于实践的新思想,尤其是凭借这些思想、毛泽东们走向了成功;因此,当称为毛泽东思想。

  那为何毛不称作主义呢?其一,「剩余价值」与「农村包围城市」的等级不同,你看不出来,搞思想的一看便知。其二,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等,也包括所有毛著,绝大部分是解决实际问题,很少有理论升华。

  再看鲁迅。鲁迅文章虽思想锋芒非常犀利,然而,观其所有,鲁迅既没有「剩余价值」这样的、主义级别的东西,也没有「农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思想级别的东西;所以,于鲁迅,只能说他有思想、思想犀利等等,而不能称其为主义或思想。甚至称其思想家,都属溢美。

  再说川普。川普「美国第一」,充其量也就与鲁迅一个级别;即便溢美,也最多称思想吧?怎么好意思称主义呢?其实,川普称思想都不够格,比较下「美国第一」与「农村包围城市」,懂得人皆心知肚明。难道不是吗?而「奥巴马主义」,不也同理?

  那「奥巴马主义」、「特朗普主义」都名不副实,又该称啥呢?我以为,最准确的词为:政见。

  前时,见毕汝谐称胡平为政论家,我以为恰如其分。所以,「奥巴马主义」、「特朗普主义」,其实是政治家的政见,既不是啥主义也不是啥思想。

  许,有人会反呛我。我只说一句:我既有主义级别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等,又有思想级别的《公正第一》、《平民主义民主》及〈经济学「时代指数」理论〉等。何况,我对政治早已毫无兴趣了。

 

              顾晓军 2024-1-6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