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星期二

鲁迅是延安与日本之间的通道



鲁迅是延安与日本之间的通道
 
    ——顾晓军主义:改变中国之八百九十一
 
 
  鲁迅所生长的年代,是日本大举侵华的前夜,这我早证明过了。鲁迅从来没骂过日本人,这我也证明过了。鲁迅有日本情结,这我还是证明过了。
  我说鲁迅可能是日本特务,大家都骂我。骂就骂吧。敢于质疑,原本是要付出代价的。如今质疑鲁迅,不用坐牢,已经是很幸福了。
  好,就算鲁迅不是特务。鲁迅的好友,日本人内山完造,总是特务吧?
  谁也别说内山不是日本特务呵,我拿鲁迅自己的文章堵你。
  摘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文艺座谈》第一期上说,日本浪人内山完造在上海开书店,是侦探作用,这是确属的,而尤其与左联有缘。记得郭沫若由汉逃沪,即匿内山书店楼上,后又代为买船票渡日。茅盾在风声紧急时,亦以内山书店为惟一避难所。然则该书店之作用究何在者?盖中国之有共匪,日本之利也,所以日本杂志所载调查中国匪情文字,比中国自身所知者为多,而此类材料之获得,半由受过救命之恩之共党文艺份子所供给;半由共党自行送去,为张扬势力之用……”
 
  打住,我不说鲁迅是日本特务了。
  但,我又有了新想法――鲁迅,是延安与日本之间的通道。
  别说我污蔑延安呵!一个大党,总要有点“外交”、沟通啥的,是不是呢?
  再说,以上所引鲁迅文字,也把话说得差不多了。
  网上有文章说:内山完造,应邀出席过国庆典礼。这,大概是“延安”还内山完造的旧情吧?
  也别说内山完造没有出席过国庆典礼呵,这是非常容易查到的。
  我为什么不去查实呢?说实在,“打倒鲁迅”,已经从我的“主攻”改“副攻”又降之为“业余”了。我刚写的《三小瘪三:余含泪、周自宫、韩大5毛》,那才是我现在的真功夫。
  不跟你们吹了,我给大家提供个思路――鲁迅是延安与日本之间的通道。
 
              顾晓军 2011-1-6 南京
 
 

与蔡元培相关的认识之勘误(三则)



与蔡元培相关的认识之勘误(三则)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五百五十
 
 
  一、蔡元培是“五四运动”的“煽动”者
  “顾老,我刚也写了一篇,借胡适爷爷来骂你了两句,你可别生气哦。)——山寺仙妖”(游客 发表于 2010-04-07 22:51:15)。
  哈哈,这山寺仙妖,还不了解我――我最喜欢挨骂了。若有一阵子没被人骂,我就得想法子“找骂”了。
  玩笑归玩笑。他写的啥文呢?《胡适:千万千万别说五四是我带你们干嗒!》。
  这是篇很有创意,也很有见地的文;结论,倒在其次。那么,创意在哪里呢?在这小子――竟敢冒充胡适,把我们都教训了一通。
  但,这小子也犯了个错――“胡适:千万千万别说五四是我带你们干嗒!”。他意思是――胡适领导了“五四运动”。其实,胡适与鲁迅一样――与“五四运动”无关。
  “五四运动”,是蔡元培在北大食堂里“煽动”,而后由学生代表组织、发起;影响了全国,并有工人、市民参加的抗暴运动。其抗暴,第一层,是指抗列强对中国之暴;第二层,是指抗北洋政府对学生、民众之暴。其他都是政治演绎。
 
  二、为什么年轻人会不了解蔡元培呢?
  那么,似山寺仙妖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会不了解蔡元培呢?
  其一,大陆推崇鲁迅。庸俗政治化,让鲁迅掩盖了蔡元培。其二,蔡元培,曾参与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点,恐怕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让后来上台的执政党忘怀的。
  因此,淡化蔡元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蔡元培为什么要三次提携鲁迅呢?
  我在《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学界从未有人说过的――“蔡元培三次提携鲁迅”(由于我遭“封杀”,无力冲破封锁、求发表;思想与研究成果,屡被同仁剽窃。再次警告:我的文,都标有写作日期,你偷去也没用;会有人像今天我勘误一样,作校正、给历史以交代)。
  说回来。那么,是哪三次提携呢?蔡元培又为什么要提携鲁迅?
  第一次,一事无成的鲁迅留学归来,“酱”在家乡教书。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提携鲁迅去教育部任部员。第二次,随临时政府教育部进京并入北洋政府后,鲁迅无所事事,以校《嵇康集》、玩金石拓本等混日子。1920年秋,蔡元培提携鲁迅进北大兼讲师。第三次,进北大后,鲁迅教书、写文,不过是个文人,与政治及上层均无关系。193314日,蔡元培函邀鲁迅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并荐其见宋庆龄。从此,中国舞台上才有鲁迅。
  蔡元培,为什么要反复提携鲁迅呢?老乡,他们是绍兴的老乡。
  我顾晓军提出:“蔡元培三次提携鲁迅”后,有网友说“鲁迅有才,蔡元培才提携他”;一度,我也曾认同。但,今天我要说:不――在中国、在当时,以蔡元培的影响与地位,无论他提携谁,都可以成为“鲁迅”。这一点,可以用蒋介石所提携的浙系、奉化帮,作参照。
 
              顾晓军 2010-4-8 病痛中
 
 

陈独秀遇到了两个“贼”



陈独秀遇到了两个“贼”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二百七十
 
 
  转《史料:李大钊的两份供词》时,我说了句:“先转了来,以后再写文章吧!”
  今日,新浪网友竟来提醒:“顾老,你《史料:李大钊的两份供词》为我开了不小眼界,但是更期待先生承诺的要写专题文章,一直在等哦,请不要忘了。辛苦你啦,谢谢!”
  唉,这位,他竟然忘了——史料,没人好说啥;开涮,可就难了呵!
  可,这些网友,都是陪伴我“狂顶邓玉娇”、“给通钢工人撑腰”的兄弟,糊弄不得呵!
  好!来个绝的——陈独秀遇到了两个“贼”——
  我顾晓军,以为:
  在今日中国,无论你是什么党、什么思想,只要你读书、做学问,有两个人是应该尊重的:第一个,是陈独秀;第二个,是蔡元培。当然,前提是清未的那些个都不算。
  很多人,是在陈独秀、蔡元培的羽翼下,才有阵地、才有机会,也才会有其它。
  那时,不比现在网络时代,不能像我顾晓军——谁也不尿,通骂全中国、兼骂全世界!你删我一个博客?我就再开它十个。
  唉!“独秀”,这个名字起得不好。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陈独秀,就是被两个“贼”给“偷”了。
  尽管这两“贼”,他们的本意上,未必想“偷”;但,事实上“偷”了。这就叫事实犯罪,“贼”!
  这两个“贼”,究竟是谁呢?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李大钊;另一个,是鼎鼎大名的鲁迅。
  其实,李大钊与鲁迅,两人的大名鼎鼎和鼎鼎大名,都是“偷”来的。“偷”了陈独秀的。
  李大钊,美名其曰:中共创始人。
  何为创始人呢?或在思想建设上有贡献,或在组织建设上有贡献。
  而马克思主义,是原本就有的。中国受其影响,是因前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李大钊,并没有发明共产主义。写点文章,是有的;但,又是发表在陈独秀创刊并主编的《新青年》上。因而,在思想建设上,倒底谁的贡献大?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在组织建设上呢?可查中共一大的文献。其中:有《陈独秀致中共一大代表信》、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相反,《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出自北京代表张国焘之手。
  读《史料:李大钊的两份供词》,亦可知:李大钊,不过是“在北方区担任特别市党部政治执行委员”。其地位,与陈独秀相差甚远。
  由上可见:李大钊,是“贼”,“偷”了陈独秀,“偷”出了个“中共创始人”。
  当然,我顾晓军可以肯定:李大钊,自己没“偷”,也未必愿当“贼”。“偷”,是别人替他偷的;“贼”,也是别人让他当的。
  谁替李大钊“偷”呢?“历史”。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年轻时去北大,在李大钊的手下,做过图书馆的管理员;李大钊,曾有恩于毛泽东。
  大家应知道:陈独秀,较看重张国焘,而并不看重毛泽东。
  历史,转了个圈后;很多人,看在毛泽东面子上,把陈独秀的桂冠,偷来送给了李大钊。
  (附,中共一大13位代表名单: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李汉俊、李达、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刘仁静、包惠僧、王尽美。)
  鲁迅,美名其曰: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主将。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中国文化革命”;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旗手、主将”。
  后来,有个文化大革命;可,鲁迅早已死了,与他也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鲁迅也未必愿意当“贼”、愿意“偷”;但,同样,在事实上,他“偷”了,是事实上的“贼”。
  我顾晓军,说鲁迅的,已经很多了;今天,无论如何,少说几句。
  于鲁迅,本篇只有一点需要强调:鲁迅,这个“贼”,他既“偷”了陈独秀,又“偷”了蔡元培。
  至于怎么“偷”的?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前时写的《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经研究,我顾晓军认为:
  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领导者,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是中共的创始人、早期领导者。
  蔡元培,是“五四”运动的直接煽动者(相当于领导者)。
  李大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是中共的早期领导者之一。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尾声的参与者。鲁迅,没有参与过“五四”运动。鲁迅,与中共有接触;但,他心怀不满。
  历史,就是历史!你改过去,我改回来。我改的作数不作数呢?我说:早晚会作数的!
  因,我说的是史实、校戡的是谬误。
  没准,本文将来会成为今后——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蓝本。
 
              顾晓军 2009-9-1011 南京
 
 

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二百四十五
 
 
  真不想再提鲁迅。
  为什么呢?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读透鲁迅——鲁迅的一生,不过是蔡元培的三次提携;而鲁迅的影响,则是三次政治需要。
  《鲁迅年谱》,告诉我们:鲁迅留学日本,一事无成、归来,“酱”在家乡教书。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蔡元培提携他、到教育部任部员。
  《鲁迅年谱》,还告诉我们:鲁迅,随临时政府教育部入京、并入北洋政府,无所事事,不过是以校《嵇康集》、玩金石拓本等,混日子。1920年秋,也是在蔡元培提携下、入北大兼讲师。顺说:1919年发源于北大的“五四运动”,与鲁迅无关、他没有参加过。孙伏园的《回忆五四运动中的鲁迅先生》(《中国青年》1953年第9期),详实地反证了这一点(论证,可读我顾晓军的《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二)》)。同时,鲁迅,也是这时候才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陈独秀,已醉心于马克思主义;翌年,便结束了“新文化运动”。也许,有人会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只不过是鲁迅通过他二弟周作人,塞稿给《新青年》,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影响,是鲁迅死后演绎出来的。
  《鲁迅年谱》,最后告诉我们:1933年,一月四日,又是蔡元培函邀鲁迅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这样,鲁迅才攀上了宋庆龄等。
  如果说,蔡元培三次提携了鲁迅;毕竟,还要鲁迅自己能提得起来。
  而鲁迅的影响,则完全是三次政治的需要——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庸俗政治的结果了。
  1936年,鲁迅死了。左联,为了对付国民党;因而,有了“上海一千多名各界代表,自发的走上街头给鲁迅送葬,他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布,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1940年,一个在野党的非党魁,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因政治需要,运用一个泛指的、当时并不存在的“中国文化革命”,来狠狠地褒奖了鲁迅一番。随着非党魁成为党魁、在野党成为执政党,政治光环在鲁迅身上,就进一步庸俗化了。
  而随着溃败台湾的蒋介石,把大陆高高捧起的鲁迅的书列为禁书;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鲁迅在台湾竟也悄悄地火了。
  历史,就这么跟中国的文人骚客们开了一次玩笑。
  而近年,鲁迅被逐步逐出大陆课本,又使鲁迷们“心智障碍”般地发癫,却不思考些深层的东西。
  鲁迅,生活在抗战前夜。那时,已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等;而鲁迅,数百万的著作,没有正面反日的文章。相反,鲁迅敬慕日本民族及大骂中国人愚昧的文字,则随处可见。
  我一直有个猜想:鲁迅,是汉奸、日本特务。只是,我没有证据。
  我没有证据,但政府要弄到此类证据还是较容易的——只需解密日本战前特务文件。这些文件,现在应在美国,日本战败时虏去的。
  如果,政府已拥有“鲁迅是汉奸、日本特务的证据”;习惯的做法,是不动声色、一点点地淡化。毕竟,捧了这么多年,不好下台。
  没有证据,想想总是可以的。总比:万一哪一天,日本人把鲁迅放进“靖国神社”时的被动要好。
  今年,又有鲁迅的文章被逐出课本。因此,“心智障碍”般的鲁迷们,又在批我“作家顾晓军”,而所批则是《建设好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此文,是我写于“2008-1-19”。19个月之后,我顾晓军“打倒鲁迅”的水平,早已有了长足长进。何不批我的新作呢?再说,那篇文,我也是:拿你的矛,戳你的盾。
  因见到李吉明的新作《读不懂鲁迅,何以读懂中国?》而写此文。
  其实,鲁迅与中国没有必然关系;懂不懂鲁迅,与懂不懂中国,就更没有必然的关系。再,该同志的文章,咋让我觉得像“党八股”呢?
  我顾晓军,已经把鲁迅打倒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今后,我就尽量不提或少提鲁迅。
  在此,敬请撰文批判我的鲁迷们,多多原谅!
 
              顾晓军 2009-8-22 南京
 
 

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之二)



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之二)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一百一十四
 
 
  我曾在《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六十六》中,用《鲁迅年谱》、划时间段等方法证明: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
  今,将通过历史人物早年的回忆文字,再次证明: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
  以下,为《回忆五四运动中的鲁迅先生》,是1953年发表在《中国青年》第9期上的文章的前两自然段。
  “五月四日,我参加天安门大会以后,又参加了示威游行。游行完了,我便到南半截胡同找鲁迅先生去了,我并不知道后面还有‘火烧赵家楼’的一幕。晚上回到宿舍,才知道今天这后一幕是轰轰烈烈的,而且有一大批同学被反动军警捕去了,运动这才开始呢。”
  “鲁迅先生详细问我天安门大会场的情形,还详细问我游行时大街上的情形,他对于青年们的一举一动是无时无刻不关怀着的。一九一九年他并没有在大学兼任教课,到他那里走动的青年大抵是他旧日的学生。他并不只是关怀某些个别青年学生的一举一动,他所无时无刻不关怀着的是全体进步青年、大部分是他所不认识的、也是大部分不认识他的那些进步青年的一举一动。他怕青年上当,怕青年吃亏,怕青年不懂得反动势力的狡猾与凶残,因而敌不过反动势力。”
  以上文字,作者为孙伏园。
  孙伏园是谁呢?孙伏园,曾两度为鲁迅的学生。早年,任北京《晨报》副刊编辑等;解放后,任政务院出版总署版本图书馆馆长。
  历史文字的可信度
  一、孙伏园,曾两度为鲁迅的学生。从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孙伏园,对鲁迅的爱戴。
  二、鲁迅,1936年去世。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予鲁迅古今中外极其罕见的高度评价。换言之:在刚建国后不久的1953年,没有人敢与毛泽东唱反调、随意去诋毁鲁迅。相反,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给鲁迅种种粉饰。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历史的文字,是可信的。二、其文字,只可能粉饰鲁迅,而决不可能诋毁。
  透过历史文字分析
  孙伏园说:“游行完了,我便到南半截胡同找鲁迅先生去了”,“鲁迅先生详细问我天安门大会场的情形”等等。
  毋须讳言。以上的文字,只能反证:鲁迅,完全是个“五四运动”的局外人、旁观者。
  再,孙伏园说的“他怕青年上当,怕青年吃亏,怕青年……”等等的“怕”字,则在不经意间、真实地表现出鲁迅“当心呵!注意安全呵!”等老奶奶式的“唠叨”与关爱。
  而如此这般的心态的鲁迅,又怎么可能投身到以民族、民众抗暴为深刻内涵的“五四运动”中去呢?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二、未经历过“五四运动”及当时与鲁迅没有近交的人的文字,是缺乏可信性的。
  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却被打造成“五四运动”的领袖、旗手、主将等等,是“五四运动”的悲哀。
  鲁迅的很多头衔与面具,不过都是政治的需要。当然,也包括很多普通崇拜者的想象与创造力。
  但,无论是政治需要还是想象与创造力,实际上都是造谣,或曰:政治谣言。
  而戳穿所有的政治谎言,则是一切良知学人的历史使命。
 
              顾晓军 2009-6-2324 南京
 
 

鲁迅成了神 北大就成了药渣



鲁迅成了神  北大就成了药渣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七十一(深度解读鲁迅、鲁迅是怎样登上神坛的?)
 
 
  仔细研读《鲁迅年谱》,我作家顾晓军发现:鲁迅生前,曾有几次人生的升华。
  第一次,是1902年,鲁迅二十二岁,被大清官派去日本留学。
  鲁迅,实在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在日本,忙着翻译、投搞、办杂志,一事无成;最后,是肄业回国的。
  这一年,鲁迅已经二十九岁了。在日本的七年中,他始终未与辛亥革命前的孙中山联系过;从这一点上来说,鲁迅真还不如蒋介石、汪精卫。
  被官派留学,对于任何人、无论怎么说:都是一次机会、人生的升华。
  然而,清政府无能,选派错了人;鲁迅,也糟蹋了很多青年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好机会。
  鲁迅,不得已而回国时,不过是个镀过金的海归派;而实际上,他是肄业,一事无成,很丢人地回来了。
  以上,为青年鲁迅。
  鲁迅,回国以后怎么样呢?也不怎么样。
  他先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生理学化学教员;后在绍兴中学堂,当教员兼监学。
  1911年,凭借辛亥革命的东风;绍兴光复,鲁迅这才终于爬到了绍兴师范学校校长的位置上。时年,他已经是三十一岁了。
  鲁迅,与林彪、胡耀邦等中华少年英才相比,实在是个老而无能之辈。然而,机会总是站在他那一边。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手下缺人,遂招鲁迅为教育部部员。所谓部员,相当于今日科员;但,鲁迅总算混上了个“公务员”。
  注意:这是蔡元培,第一次给鲁迅机会。(注:蔡元培为什么提携鲁迅?蔡元培与鲁迅是老乡。此次考证,已被我写进其他文章。顾晓军注,2011-10-16
  混上“公务员”后,鲁迅怎么样呢?还是不怎么样。
  跟着北迁、并入北洋政府,鲁迅混到了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职位,后改任教育部佥事。
  业余,鲁迅校《嵇康集》、研究佛经、辑《会稽郡故书杂集》、刻《百喻经》、研究金石拓本、墓志拓本……整个就是一昏庸、无聊的文化人。
  有人统计过:鲁迅在这期间发表了31篇文学作品。31篇作品,实在是个文学青年,可以被社会捂死,当然也可以捧成神。
  嗨,你还别说。从来就是这样:革命,不如不革命。“五四运动”过后,机会又垂青鲁迅了。
  1920年秋,鲁迅四十岁,进北京大学、兼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注意:此时,鲁迅已是中年了,他要去污染北大了。
  鲁迅进北大以后,怎么样呢?仍然不怎么样。
  他又校《嵇康集》、再校《嵇康集》,而后出《呐喊》、成《中国小说史略》,再校《嵇康集》、还校《嵇康集》。
  其间,他曾胡说八道“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中国的方块字不消灭,中国就要灭亡”、“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等;又为钞票,斗章士钊、杨荫榆等。
  鲁迅,之所以能在北大胡闹,实乃因陈独秀南下、李大钊上刑场……北大,只剩下试图不问政治的胡适等;时事,给了鲁迅可乘之机。
  今人皆认为:我作家顾晓军,爱胡说八道。其实,鲁迅早在那个时代,就胡说八道了,且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
  鲁迅还是个老色鬼,与北大校花马钰厮混等,制造了“爱情纠纷”、“女师大事件”等。
  鲁迅,在北大七年,从各个方面吮吸北大之精华,包括女色等等。
  1926年八月后,鲁迅南下;从此,北大就成了他的药渣。
  在南方,鲁迅急急忙忙腐败、包二奶。有《鲁迅年谱》为证:(1927年八月)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此时,鲁迅四十七岁。
  长久以来,鲁迅一直被人们捧为革命家;其实,当时的鲁迅,是中国文化界的主要亲日分子。有鲁迅言论为证,他曾说:象这一般青年被杀,大家大为不平,以为日本人太残酷,其实这完全是因为脾气不同的缘故,日本人太认真,而中国人却太不认真……
  然,鲁迅的运气,并没有完。19321229日,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
  翌年,一月四日,蔡元培又函邀鲁迅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推为执行委员。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再函邀鲁迅至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就这样:鲁迅,与当时的国母在一起了,并有照片留传于世。
  当时,鲁迅是五十三岁,离死已经不远了;蔡元培,又一次提携了他。
  那么,鲁迅对当时的革命的认识又如何呢?不怎么样,很不怎么样。
  胡适,曾说过:鲁迅先生不到晚年——鲁迅先生的毛病喜欢人家捧他,我们这般“新青年”没有了;不行了,他要去赶热闹……我作家顾晓军认为:这基本上是事实。
  1935912日,鲁迅在写给胡风的信中说:……我几乎可以无须思索,说出我的意见来……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以我自己而论,总觉得缚了一条铁索,有一个工头在背后用鞭子打我。无论我怎样起劲的做,也是打……你看这是怎样的苦境?
  而人们却喜欢说:鲁迅如何支持革命,说红军到达陕北,鲁迅发电报祝贺等。然,已有学者考证出:此是别人为鼓舞根据地人民信心而创作。
  在此事中,被指认为发信人的史沫特莱女士,竟也不知道曾有过此事。事情,就是这么荒诞、滑稽、可笑。
  当时的左联,需要鲁迅。1936年,鲁迅死时,就盖上了“民族魂”。
  注意:此时的鲁迅,已经是准神了。北大,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真正的药渣。
  鲁迅死了,他的后人们的运气却来了。
  1938年,毛泽东,为安置投奔延安的国统区的青年学生们,亲自筹办了艺术学院,以鲁迅的名字冠名。
  1940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送给鲁迅七顶帽子:旗手、主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骨头最硬、民族英雄。后又补赠:马克思主义者、唯物论者。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当时在野党的非党魁的评论,会成就了鲁迅。随着形势的发展,非党魁成了党魁;在野党势如破竹、赶走了执政党,并取而代之。于是,政治马屁精们,就把鲁迅推到了各种美院、文学院等的牌牌上,并随手篡改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1957年,有人问:假如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泽东深思熟虑后,说“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实际上,毛泽东已否定了鲁迅。
  文革,对鲁迅来说,应该是一劫。然,狡诈的许广平,急急忙忙发表了《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见《红旗》1966年第14期)。因此,鲁迅不但没有倒,反而更红了;从而,也为中国熏陶出大批的鲁式棍子。
  鲁迅,就是这么一步一步登上神坛的。
  鲁迅成了神,北大就成了药渣。
  北大,再也不产蔡元培、陈独秀、胡适……而产犬儒、政治马屁精、饭桶、草包、夜壶。
  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亦皆避北大而不入,多产自于清华。
  其实,何止是北大就成了鲁迅的药渣呢?偌大个中国,难道不也成了他的药渣?
  鲁迅成了神,北大也就成了药渣。
  那一年,恢复高考时,朋友们劝我上北大,我没有去。
  为什么?我丢不起这人呵!
  前两年,北大出版社的找我出书,我也不出。
  为什么呢?我还是觉得丢不起这人。
  注:本文史料取自于《鲁迅年谱》。
 
              顾晓军 2009-5-1617 南京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