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二百四十五
真不想再提鲁迅。
为什么呢?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
读透鲁迅——鲁迅的一生,不过是蔡元培的三次提携;而鲁迅的影响,则是三次政治需要。
《鲁迅年谱》,告诉我们:鲁迅留学日本,一事无成、归来,“酱”在家乡教书。1912年,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蔡元培提携他、到教育部任部员。
《鲁迅年谱》,还告诉我们:鲁迅,随临时政府教育部入京、并入北洋政府,无所事事,不过是以校《嵇康集》、玩金石拓本等,混日子。1920年秋,也是在蔡元培提携下、入北大兼讲师。顺说:1919年发源于北大的“五四运动”,与鲁迅无关、他没有参加过。孙伏园的《回忆五四运动中的鲁迅先生》(《中国青年》1953年第9期),详实地反证了这一点(论证,可读我顾晓军的《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二)》)。同时,鲁迅,也是这时候才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陈独秀,已醉心于马克思主义;翌年,便结束了“新文化运动”。也许,有人会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只不过是鲁迅通过他二弟周作人,塞稿给《新青年》,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影响,是鲁迅死后演绎出来的。
《鲁迅年谱》,最后告诉我们:1933年,一月四日,又是蔡元培函邀鲁迅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这样,鲁迅才攀上了宋庆龄等。
如果说,蔡元培三次提携了鲁迅;毕竟,还要鲁迅自己能提得起来。
而鲁迅的影响,则完全是三次政治的需要——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庸俗政治的结果了。
1936年,鲁迅死了。左联,为了对付国民党;因而,有了“上海一千多名各界代表,自发的走上街头给鲁迅送葬,他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布,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1940年,一个在野党的非党魁,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因政治需要,运用一个泛指的、当时并不存在的“中国文化革命”,来狠狠地褒奖了鲁迅一番。随着非党魁成为党魁、在野党成为执政党,政治光环在鲁迅身上,就进一步庸俗化了。
而随着溃败台湾的蒋介石,把大陆高高捧起的鲁迅的书列为禁书;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鲁迅在台湾竟也悄悄地火了。
历史,就这么跟中国的文人骚客们开了一次玩笑。
而近年,鲁迅被逐步逐出大陆课本,又使鲁迷们“心智障碍”般地发癫,却不思考些深层的东西。
鲁迅,生活在抗战前夜。那时,已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长城抗战”等;而鲁迅,数百万的著作,没有正面反日的文章。相反,鲁迅敬慕日本民族及大骂中国人愚昧的文字,则随处可见。
我一直有个猜想:鲁迅,是汉奸、日本特务。只是,我没有证据。
我没有证据,但政府要弄到此类证据还是较容易的——只需解密日本战前特务文件。这些文件,现在应在美国,日本战败时虏去的。
如果,政府已拥有“鲁迅是汉奸、日本特务的证据”;习惯的做法,是不动声色、一点点地淡化。毕竟,捧了这么多年,不好下台。
没有证据,想想总是可以的。总比:万一哪一天,日本人把鲁迅放进“靖国神社”时的被动要好。
今年,又有鲁迅的文章被逐出课本。因此,“心智障碍”般的鲁迷们,又在批我“作家顾晓军”,而所批则是《建设好和谐文化,就必须打倒鲁迅》。此文,是我写于“2008-1-19”。19个月之后,我顾晓军“打倒鲁迅”的水平,早已有了长足长进。何不批我的新作呢?再说,那篇文,我也是:拿你的矛,戳你的盾。
因见到李吉明的新作《读不懂鲁迅,何以读懂中国?》而写此文。
其实,鲁迅与中国没有必然关系;懂不懂鲁迅,与懂不懂中国,就更没有必然的关系。再,该同志的文章,咋让我觉得像“党八股”呢?
我顾晓军,已经把鲁迅打倒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今后,我就尽量不提或少提鲁迅。
在此,敬请撰文批判我的鲁迷们,多多原谅!
顾晓军 2009-8-22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