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星期三

还鲁迅以真面目,顾晓军是民族英雄




还鲁迅以真面目,顾晓军是民族英雄
 
              山寺仙妖 2010-9-20
 
 
  一、两个鲁迅——形象鲁迅与真实鲁迅的区别
  鲁迅,有两个,却被搞混了。前文《鲁迅是被顾晓军踢倒的?》论述不太充分,没有把这个鲁迅作为一个概念进行剖析,于是有朋友说小妖那文写得轻慢。小妖在此说抱歉,并感谢大家的指导。
  小妖认为,现今中国思想界的基本特征就是混乱与混战,突出表现在某些基本概念的混乱上。如“左右”、“雅俗”、“毛”“鲁”等。这些概念都被赋予了政治色彩,都存在着名与实的矛盾。所以,鲁迅有两个:形象鲁迅和真实鲁迅。
  形象鲁迅,是鲁迅之名,是当局由于政治需求而树起来的伟大鲁迅——“旗手、主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骨头最硬、民族英雄、马克思主义者、唯物论者”;真实鲁迅,是鲁迅之实,是部分人经对历史资料进行客观理性分析后得出的平凡鲁迅,这个鲁迅甚至会有致命的缺点。
  形象鲁迅头上的9个帽子分化为两个维度:一个是以批判、造反、孺子牛为精神特征,代表了大部分底层人群的心理;一个是以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优越感为特征,代表了部分精英人群的心理。
  形象鲁迅存在于普遍大众、大部分知识分子、一部分官员心中;真实鲁迅却只存在于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员心中。
  二、鲁迅与毛泽东——形象鲁迅被树起的过程
  鲁迅被奉为文化之神的过程就是形象鲁迅形成的过程。顾晓军在《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对这个过程分析得非常透彻。
  鲁迅生前受了蔡元培的三次提携:第一次是1912年提携他到教育部任部员,第二次是1920年提携他入北大兼讲师、结识《新青年》,第三次是邀鲁迅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攀上宋庆龄等。其文学上的成就大部分是在蔡元培的第二次提携后形成的。
  鲁迅死后被进行了三次政治包装:第一次是1936年左联为对付国民党组织“上海一千多名各界代表,自发的走上街头给鲁迅送葬,他的棺木上覆盖着一面布,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第二次是毛的褒奖,分别是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和1957年接见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第三次则是台湾把鲁迅的书列为禁书后,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鲁迅在岛上反而悄悄走红。
  从顾晓军对鲁迅著作与鲁迅年谱的分析来看,鲁迅还是有点才能的,可与同时代的大作家如梁实秋相比鲁迅的文学成就并不突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这三个封号是有问题的。与胡适相比,毛送给鲁迅的其他6个帽子“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骨头最硬、民族英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则更是名不副实。鲁迅之所以成就了今天的伟大光辉形象,是与毛对其的两次褒奖分不开的。这点顾晓军在《毛泽东论鲁迅的一次口误》《毛泽东走活了鲁迅这着棋》《毛泽东一生送给鲁迅九顶帽子》中有详尽的解析与充分的论证。
  鲁迅被竖起来后,以鲁迅命名的文学馆、美术馆泛滥,鲁迅的文章占据中小学课本长达半个多世纪。十年浩劫中,鲁迅成了与红宝书齐名的硕果仅存的读物,而研究鲁迅也成了各大学文学院的必修课。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还把鲁迅奉为自己一生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奋斗目标。官方的倡导,再加上民间的推崇,鲁迅慢慢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如神一般。甚至有孩子在报考鲁迅文学院时,向鲁迅像下跪。而若哪个指出了鲁迅的缺点,就会得到官方与民间各路人马的穷追猛打。顾晓军这几年对此深有体会。
  形象鲁迅,已经脱离真实鲁迅,深深扎根在百姓、大部分学者与大部分官员心中,面对这么坚固的“统一战线”,顾晓军为何还要打倒鲁迅呢?
  三、鲁迅与顾晓军——真实鲁迅浮出水面
  顾晓军成为打倒鲁迅的先锋,可以说是一个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
  倒鲁——这个中国新时代文化与文学运动的任务落到顾晓军身上,是偶然的。顾晓军一个作家,一个退休干部,一个跟得上时代会使用计算机的时髦老人,闲下来就开始写网络小说。在网友拿孔乙己来嘲笑自己时,顾晓军无奈开始研究鲁迅的历程,写下200多篇批鲁文,于是成为民间倒鲁大师。据他自己说,“《顾晓军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很远;因“亲近小人物、关注他们的命运与艰辛”,是我年轻时的理念。而刻意要做,则是从去年、从网友们用《孔乙己》讥讽我开始的。鲁迅凭什么讥讽一个落魄穷书生?我怀疑鲁迅对待人民的态度。就有了《鲁迅先生的错误》、《民众是供我们爱的,而不是供我们去骂的》等,且一发而不可收。《顾晓军主义》,也在不知觉中起航”(《从打倒鲁迅开始》2008-12-25)。
  鲁迅的倒掉的根本原因是形象鲁迅本身的虚假,这是内因;而鲁迅的倒掉的必要条件则是网络影响下的知识与信息的扁平化。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可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做学问。生产知识已不再是学者的专利,草根学者出现了。一批有良心的学者(官方和草根的)雄起,他们叫板官学商各界之假,还历史之真相,还学术之清纯,还社会之公正。由于网络的放大作用,假的东西不再那么容易生存,如汪晖抄袭门,唐峻学历门,袁腾飞反毛,这些打的都是专家、精英、领袖的假。而倒鲁的顾晓军,也是要打精英的假。
  自2006年到现在,顾晓军为倒鲁写下二百多篇文章,研究方向分别是:鲁迅本人的作品、与鲁迅相关的历史和各界对鲁迅评价。从学术界来看,形象鲁迅头顶的帽子已经被慢慢脱掉了。
  对鲁迅作品的分析的文章,主要文章有《鲁迅先生的错误》《民众是供我们爱的,而不是供我们去骂的》《鲁迅先生私塾式教化民众法可以休矣》《〈孔乙己〉之三大败笔》等。从写作对象、写作手法、写作态度上探析出鲁迅作品的局限:写作对象是存在于局部时空的病态小人物;写作手法上并无太多创新,对明清小说有很大的模仿痕迹;写作态度上,对小人物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提出“改造国民劣根性”,不尊重底层人民,而是抱着一种蔑视的心理来训斥。这些从根本上摘掉了鲁迅的“伟大的文学家”的帽子。
  对鲁迅相关的历史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文章有《五四新文化鲁迅》《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鲁迅没有参加过“五四运动”(之二)》《鲁迅成了神 北大就成了药渣》《为正本清源 必需打倒鲁迅》《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追杀鲁迅不成立》《鲁迅肯定与国民党当局有默契》《顾晓军批注〈鲁迅年谱〉》等。这些文章指出,鲁迅是在新文化运动已经接近尾声时才接触到新文化运动的,从而证明鲁迅并非“中国文化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而陈独秀和胡适才是;鲁迅也未参加五四运动,当天他呆在家中,并且,在之后写给胡风的信中表达了对革命的微辞,故鲁迅也不是“革命家”、“思想家”,而蔡元培、张国焘才是;延安的贺电是杜撰的,许广平的“毛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也是保命之作,而鲁迅自称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与个人主义者,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两个帽子也要被拿掉;民国时的军统中统的手段何其高超,何其残忍,可对鲁迅一直只喊杀却不真杀,这显然不正常,且鲁迅几次被追杀后就马上逃进日本租界,“骨头”方面远不如邵漂萍与林白水,显然“骨头最硬”这个帽子也得拿下来;鲁迅死后被盖上“民族魂”,生前却几乎从没对抗日着过半点笔墨,而抬高日本人贬低中国人的言论却不少,“民族英雄”这个帽子在鲁迅头上,也是不合理的(另,鲁迅与日本特务的亲密关系,已经让学者对其的特务怀疑持续了近80年,这有待历史资料的解密)。
  对前人对鲁迅评价的研究:主要文章有《毛泽东论鲁迅的一次口误》《毛泽东走活了鲁迅这着棋》《毛泽东一生送给鲁迅九顶帽子》《毛泽东深思熟虑后否定了鲁迅》《鲁迅已经被我打倒了》《中国文学的悲哀》等。顾晓军指出,鲁迅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主要靠鲁迅死后,毛送的九顶帽子对其的拔高(前文第二部分已详述形象鲁迅的竖起过程),且每次拔高都是出于政治需要。毛死后,鲁迅仍继续为政治所利用,鲁迅成了一个个标签,如批判精神、如精英主义等(详见后文第四部分“顾氏倒鲁与当代政治”的内容),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顾晓军对“鲁迅与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的论断。
  由是,在顾晓军的穷追猛打下,真实的鲁迅终于显现出来——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作家,而不是思想家;鲁迅可能有人格污点,甚至可能是个日本特务。虽然,这些论断淹没在“毛左”与“右右”的口水中,但我们相信,真实的鲁迅一定会走向大众。因为,聪明和勇敢的知识分子,不只顾晓军一个。顾晓军只不过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退休,不担心工作和职称问题)。当真实鲁迅为更多人所知时,一个因政治需要而被立起的形象鲁迅必然轰然倒塌。
  四、顾晓军倒鲁是对子孙的贡献
  顾晓军打倒的是形象鲁迅,目的是还历史以真面目,给大家以真实的鲁迅。但形象鲁迅虽还未隐去,真实鲁迅还未为大众所知。但不能否认,顾晓军倒鲁的巨大意义已经显现,这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文学界与思想界的解放与进步。
  顾氏倒鲁与当代文学。鲁迅的作品语言生硬,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政治标签,他对待小人物的态度是歧视性的,把特定时空下的扭曲了的人性放大为中华民族的劣根性。顾晓军则认为,文学要“亲近小人物、关注他们的命运与艰辛”,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应当是提取民族原生态精神与长期、非病态的主流精神,供发扬光大”,认为文学要有真性情,不装B,甚至“从裤裆入手,撕开来人性、生活、社会……”鲁迅至今还影响着中国文坛,而且是消极的影响,如脱离大众的“精英主义”,庸俗的“为政治服务”。文学应是平民的、民族的、现代的;文学不应是教育,而是建立在普遍人性上对人类心灵的关照。在文学上,顾晓军批鲁是为了:鼓励作家们应该给大众提供充满美、充满人性和充满生活体验的真文学,而不是对大众充满训斥与充满蔑视的自以为是的假文学。由是,顾晓军推动了中国文学的进步,其贡献堪比80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
  顾氏倒鲁与当代思想。据顾晓军对历史资料的分析,鲁迅并无系统的思想,更无方法论,且思想混乱。我们从形象鲁迅所展示的互相矛盾的观点上可清楚地看出来。如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鲁迅提议废除汉字,废除京剧,打倒孔家店,痛打落水狗,这些是非常激进的左倾思想;而他在拿来主义中又说对待古人的遗产应该有扬弃的精神,这则是温和的右倾保守主义思想。这是矛盾一。又如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民粹主义的,而“改造国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展现了他的精英主义思想。这是矛盾二。故顾晓军说鲁迅是“形左实右”。所以,鲁迅在思想上并没有自成系统,而是各个观点间相互打架。形象鲁迅思想混乱,是因为当政者向鲁迅这个名称中加入了庸俗的政治成分,于是鲁迅就成了不同时期的万能政治代表,既为毛所用,也为邓所用。顾晓军指出鲁迅的形与实的矛盾,实则为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顾晓军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进步。
  顾氏倒鲁与当代政治。形象鲁迅与政治挂钩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造反的民粹主义——“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为毛所用,特别是49年以前;二是傲慢的精英主义——“改造国民劣性”,为邓所用,也为后期毛所用,但对邓的意义更大。鲁迅的“民粹”和“精英”与当权者旗下的“左”和“右”,交相辉映,狼狈为奸。鲁迅与当权者对于思想界的破坏在于制造了名与实的分离,对政治最大的破坏在于建立了一种大众与精英之间的壁垒。鲁迅认为他与闰土不可沟通,说阿Q、孔乙己、华老栓等是不可救药;当权者认为他所在的利益集团是精英,而屁民是贪得无厌、愚昧无知、一盘散沙的劣等人,屁民只能由精英去改造屁民,且屁民也认为不能与精英达成共识,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愤愤。政治是妥协的产物,但中国因为有了思想混乱的鲁迅与阴险狡诈的当权者,政治各派别之间就变得势不两立了。所以,小妖认为,对如何建立社会共识的研究,应是当今思想界为推动国家政治文明进步的一大任务。而这,也正是顾晓军一直在做的。
  小妖在第一部分提到,真实鲁迅只存在于少部分的知识分子与官员心中,而顾晓军就是这少部分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也曾是干部。他踏实地读了好几遍鲁迅全集,且抓住可疑问题不放,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正是学界所急需的学术精神(当然,为此做出贡献的还有很多已经探讨出真实鲁迅的学者,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没发表,或者是没有扩大影响)。顾晓军的倒鲁,是打破我们脑中残存的盲目崇拜,是还历史以真面目,是对子孙后代的巨大贡献。
  五、官方对鲁迅的“先逐后挺”,猫腻十足
  倒鲁,有两派:一个是顾晓军为代表的民间学者,一个是官方。顾晓军倒鲁是把之前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向大家展示,官方倒鲁则是粗鲁地把鲁迅从教科书中驱逐出去。此次的倒鲁中,或许是顾晓军搭了官方驱鲁的便车,因为官方并不想真的驱鲁。官方驱鲁迅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这不得不说到真实鲁迅与形象鲁迅以及当权者内部各派间的关系。
  谁知道真实的鲁迅呢?除了顾晓军知道,高层应该更是知道的。真实鲁迅没有过人才能,甚至可能存在道德污点。高层应该一开始就清楚真实鲁迅,那高层为何不去考虑鲁迅的特务嫌疑呢?小妖猜测是因为当时离历史档案解密的日子遥遥无期,所以高层不担心。可现在却不同了。蒋介石、张学良等的资料解密了,鲁迅的资料应该也不远了。所以,高层必需规避风险。鲁迅没有过人才能,这点可以通过犬儒的“研究”与媒体的吹捧而继续掩盖,可历史档案上记录的道德污点则没法掩盖。如果几年后,档案解密了,鲁迅被证明真是特务,那这将在国际上闹出大笑话,而我们的党在国际上是要面子的。所以,为避险,撤掉鲁迅就是必然。顾晓军也为此做过推论。小妖也推测这才是鲁迅被官方驱逐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不管是高层的哪个派,对于驱鲁都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不能冒风险。可在鲁迅被驱逐后,高层各派间却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高层中的当权保守派对于驱鲁是没有回应的,它也不需要回应,因为本身决定是他做的。但保守派并不想把鲁迅赶走,毕竟鲁迅是花很大力气竖起来的。当权保守派不回应,“毛左”与“右右”就共同担当了挽救鲁迅精神的大任,把行将就木的鲁老爷子又摆出来大加赞赏,甚至还为此对政府“破口大骂”——这都是当权保守派默许的。
  “毛左”说鲁迅被逐说明高层怕造反怕革命,说鲁迅精神有助于反腐,于是四处奔走为鲁迅叫屈,义愤填膺,表达了他们对文革方式的怀念。“右右”说鲁迅很难得地指出了“国民劣根性”,说鲁迅被逐说明高层收紧了言论自由,于是,他们也为鲁迅奔走呼号。当权保守派却看着很开心,既然是当权者,它就不怕“毛左”,更不怕“右右”,它只是在利用他们。“毛左”的作用无非是用文革来威胁人民,攻击“右右”所说的政治改革,让政治不民主继续下去;“右右”的作用无非是用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麻痹大众,让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再继续下去。当然,更重要的是,“右右”陷入了鲁迅的“国民劣根性”的观点,这无疑是在为中国政治进步添加拦路的石头——因为国民素质不高而不实行普选,是当权保守派反对政治改革的重要论据。“毛左”与“右右”经常打架,但却打不到点子上,因为二者均无系统的思想体系形成。他们的之间的撕打,也就成了愚乐大众的假摔。而当权保守派就从这假摔中,“平衡各方”,最后宣布:不需政改,保持不变。
  这,不过是保守派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把戏——不想驱鲁,但不得不驱;驱了之后再用“毛左”与“右右”来挺,以让“毛左”向世人展示“文革余孽”未消,向世人继续灌输庸俗的精英主义,向世人展示官方打压言论自由的淫威。但我们却看到有些学者跟着“毛左”与“右右”走,这些学者不是研究不足,就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大众跟着“毛左”与“右右”走,这些大众不是不明真相,就是围着硬币跳舞的花猫。
  写到这里,此文终于到了尾声。在此,再次向顾晓军致敬。他还鲁迅以真实面目,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感谢他几年来的辛勤劳动。国家,因为有了顾晓军,庸俗的政治偶像文化偶像就不会再被竖起来了——他骂鲁迅,他骂李敖,他骂余秋雨,他骂韩寒,任何人想顶着光环招摇撞骗,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顾晓军是当今中国思想界的瑰宝。
 
  相关阅读(顾晓军“倒鲁”文章篇目,略)
 
 

顾晓军——重新选择批判对象的鲁迅


顾晓军——重新选择批判对象的鲁迅
 
    ——写在《批判顾晓军》、《评论顾晓军》之前
 
 
  作为顾晓军先生的粉丝,收集有关他的各种文章,是多角度了解他思想的重要手段。就像顾晓军先生自己所说——自己可以批评别人,也允许别人批评自己。至少他说到做到了。本书收集的所有文章,绝大多数都来自顾晓军先生自己往日博文中整理的、批判或者评论的文章目录或者在文章之中。尽管个别文章只剩下了题目,文章的“尸首”再也不可能找到(“删帖”是这个国家的特色),为了达到尽量全面,文章题目也保留在目录之中。
  在搜集整理这两本电子书之初,原本打算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的,但在搜集过程中发现,想完全实现自己的初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有的文章,已经找不到原文的踪影,只能找到顾晓军先生本人或者是网友们的转载,所以,本书中文章的时间,有的只能是近似的时间,另一部分没有找到具体发表时间的文章列在目录之后,请广大顾粉、网友见谅!
  另一方面,由于本人精力所限,本次搜集的批判和评论顾晓军先生的文章仅是一部分,但是可以代表当时的主要认识,如要更加详细的了解顾晓军,其他没有编录的文章,请网友们自己搜阅!
  任何一种观点,都要经受网民们的检验!网友们对顾晓军先生的看法褒贬不一也是很正常的。本人认为,在这两本书中,有的网友的评论还是比较理性的、带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建议大家认真研判。所以,凡是理性见解的文章,无论褒贬,都收在《评论顾晓军》。而个别网友,尤其是持批判态度的文章,简直就是攻击谩骂!本来在搜集过程中,不想再收录,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些客观存在的近乎人身攻击的文章,不是我们这个特色国家、时代的“必然”产物吗?也许,对我们的后代了解今日中国,算是一种史料吧!毕竟,即使是文明社会,也一样会产生垃圾!
  在当今中国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态势之下,像顾晓军先生这样的良知知识分子凤毛麟角,因为他的批判涉及特权阶层的利益而受到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封杀围剿。本人以为,顾晓军先生认识问题客观、敏锐、精准,分析问题角度独特而令人信服。搜编这两本电子书的目的,也是供网友们对本人的判断加以检验。
  顾先生挑起的倒鲁大战,至今仍然值得回味。鲁迅给人的印象是以批判精神著称!别看顾先生轰轰烈烈的挑起倒鲁,其实他才是继承了鲁迅唯一值得继承的价值精髓——批判精神!只不过鲁迅是站在强势阶层的立场,一味指责民众愚昧;而顾先生是站在广大老百姓的立场,据理力争,痛斥所谓“精英”们的无能和无耻!而目前的中国社会,看看精英阶层尤其是官员们贪腐、淫乱的丑恶表演,知识阶层犬儒横行,再看看老百姓被强拆,被逼的上访、自焚、黑监狱、精神病……孰优孰劣,定会一目了然。
  今天是顾晓军先生六十岁大寿,作为他的粉丝,本人愿将这两本书与广大的顾粉一起分享,就算庆祝顾晓军先生的生日吧!希望广大顾粉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理解、传播顾晓军主义、传播“公正第一”,早日实现先生“让公正的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的美好愿望,和为老百姓争取话语权而忍受打压与排挤的顾晓军先生一起,为中国老百姓而呐喊。顾晓军先生,您不会感到孤单!
 
              顾粉团 劳力 2013-8-12
 
 

石三生:我比你还要脏

我比你还要脏

《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石三生

【前按:凤凰网和博客日报均未通知就连续删除了《当代五君子》和《他搅乱了时局又隐没入尘埃》。这是为什么?】

读到顾晓军先生隐没一日,即创作出来的最新小说《裸跳》时,就想起了卢梭在忏悔录的开篇所说:万能的上帝啊,请你把众生都叫到我面前,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看看有谁敢说“我比这个人更好!”’。

《裸跳》延续了顾氏小说最经典的将大众词汇具化为人物符号的风格。歪拐与班花,一男一女,丑陋与美丽的各自极端:班花一直都灿烂美丽;歪拐小儿麻痹后腿拐脸歪。如此精神面貌错乱的两个人,除非有非可抗力发生,他们之间或许永远都不会发生任何故事。直到那一跳发生后。。。

读《裸跳》,让自己想起北京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姓沉的女人:一个是两会之前才跳楼的育英中学的沉禾;一个是解放前制造了轰动中外学潮的沉崇(百度百科)。沉禾裸跳,死的不明不白、无缘无故,甚至连个刑事案件都算不上;沉崇被奸,奸的激起全国公愤、群情激昂,以致演变成政治事件,军事法庭都不得不对“强奸犯”皮尔逊作出有罪判决。

沉禾裸跳,好像也见到当日很多媒体发出了质疑,好像也有很多网民表达了自己的愤慨。可当人们面对警方次日就作出的非刑事案件结论时。你还能说什么呢?

好像也有一些弱弱的声音在质疑:有没有像对沉崇一样,做一下私处的鉴定?

以今日之科学,当然不会再像六十多年一样,只能对沉崇做一个“他们的检查发现了她的私处有若干轻伤,表明她过去没有多少、或可能从未有过性经验,但那些轻伤和割伤也可能是合奸引起的。”有没有被啥副校长强奸或合奸,只需做一个医学上最微末的鉴定,就可以堵住众生非议的嘴。可惜这样举手之劳的事情,已经注定了是不会有人去做。

也好像有人说,那么高级的一所学校,不是到处都有摄像头吗?为什么不直接公布一下事发时的录像呢?

是啊,录像呢?

如果不出意外,那录像肯定会在沉禾将要脱衣之时,就羞涩地闭上了眼睛。机器智能化的标志,不就是将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像人类一样非礼勿视吗?

顾晓军先生的《裸跳》是荒谬的,荒谬地将完全不可能交集的大美与极丑硬生生撮合在了一起。在《裸跳》中,除了班花未有只言片语的空洞而苍白的美丽。整篇小说可以说是集人性丑陋之大成:歪拐是丑陋的,从外表到内心,充满着龌龊,即便可以说那只是青春的懵懂;歪拐的爹是丑陋的,日日浸淫在用无数的绿帽子换来的革命小酒与菜肴;歪拐的娘是丑陋的,无论她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为歪拐求学、为了歪拐的爹酗酒所迫;副校长是丑陋的,可叹那样一个披着人皮的畜牲竟然偏偏要代言政治课,偏偏要满口仁义道德。

《裸跳》是成功的,作者只用了区区两千字,大千世界便跃然于纸上,其对读者心灵产生的震撼,毫不逊色于雨果先生几十万字的《巴黎圣母院》。如果说雨果先生的笔下,描绘的是人世的爱、欲、情、仇。即使那卑鄙的副主教大人,亦叫人有可恨处、可怜时。那么在顾晓军先生的笔下,爱与恨仿佛已经超然于世外,作品中只剩下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歪拐的娘不顾邻里的指戳,坦然地以自己的“舞技”换回支撑一个家的必须。副校长只是贪婪于班花的美色,竟敢在区区一节课间操的空隙兽性大发,把了一个学校圣地当了青楼,把了那金枝玉叶的班花当了窑姐。

读罢顾晓军先生的《裸跳》,再次搜须那早已风平浪静的育英中学裸跳案,竟然看到一篇自称是“北京市育英中学高二一班全体同学”发的帖子。你可以不相信警察、不相信学校当局。可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沉禾的全班同学呢?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感到奇怪的裸跳事件,别人除了奇怪,还有什么值得想入非非的呢?

这篇育英中学的帖子,又让自己想起曾经三言两语就让一位老先生删除了文章的故事。那老先生有一个很优秀的儿子,从幼儿园到北大,一直都担任各个阶段的班长。好像也是在高中做班长时,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打坏了教室的黑板。班主任把全班同学都查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结果。问班长,班长来个宁死不屈、拒不交代是谁干的后。一怒之下,来了个罚偏择众,最后全班同学掏钱买了一块新黑板。老先生把这样的一个故事写出来,本来是要卖弄自己的儿子不但学习优秀,人品更出众。石三生却认为老先生是当局者迷,他那儿子如此行为不但 不是美德,简直是缺德。那班长为了自己的私德让班里那些没有犯错的学生跟着他一起受到了不应有的惩罚。老先生看后仿佛恍然大悟,随即删掉了自己的文章。

那篇以育英中学全体同学的名义发布的帖子,是否也存有以某些人的私德裹挟大众的因素呢?即使未必真有阴谋,只是以几人就冒充全班同学的名义,就很让人不能不有所疑惑了。不是说:课间操时间,所有人都到操场上去了吗?那些到了操场上的沉禾的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到教室里发生的是是非非呢?不曾看到,却又要说那三个同学看到的都是真的!这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诚信问题吗?

据有些史料说,那沉崇是D 的地下工作者,沉崇事件是色诱米国鬼子犯罪。对此,石三生表示怀疑。但一个妙龄女子,为何要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在晚上八点多钟以后还要独自一人去看电影呢?沉崇不说,恐怕也没有人会想得明白了。反正,自己读顾晓军先生的《裸跳》,想到了沉崇,也想到了沉禾。唯感遗憾的,却不过是那沉崇事件更像一个意外。而沉禾同学的裸跳,才真的应该算是一场政治事件了。沉崇意外,能借此赶跑了美国鬼子;沉禾裸跳,却只是以不慎坠楼就匆匆了结。同是北京、同是姓沉的女人,前后只差了六十余年,其谬差了可只千万里?

看不懂如今的世事。也不清楚顾先生的《裸跳》有啥寓意?只觉得歪拐他爹比卢梭说的更干脆、更震撼人心:我比你还要脏!

或许,那原本美丽的沉禾,她绝不会像班花一样有一个歪拐的同学,也绝不会有一对比“我脏”还要脏的爹娘吧?

也谈《裸跳》:无力护花,有泪浇花




也谈《裸跳》:无力护花,有泪浇花
 
    ——读顾晓军小说《裸跳》
 
  《裸跳》是顾晓军先生 2012312日写的短篇小说,讲某校高二某班班花反抗副校长性侵而裸跳,从初一起就暗恋班花的歪拐目睹其凋零,痛责自己无力护花,每个礼拜去墓地流泪祭奠班花,倾诉衷肠。悲惨人生(班花),凄美爱情(歪拐),苦熬日子(歪拐爹娘),小人物的艰辛和命运,如泣如诉,跃然纸上。
  石三生当天就写了《我比你更脏》一文,评论这篇小说,说了许多题外话,比如关于两个姓沈的女子之案件,眼前的沈禾裸跳,不了了之,六十年前的沈崇受辱,惊天动地。真正表达看法于这篇小说的是这两段话。
  “顾晓军先生的《裸跳》是荒谬的,荒谬地将完全不可能交集的大美与极丑硬生生撮合在了一起。在《裸跳》中,除了班花未有只言片语的空洞而苍白的美丽。整篇小说可以说是集人性丑陋之大成:歪拐是丑陋的,从外表到内心,充满着龌龊,即便可以说那只是青春的懵懂;歪拐的爹是丑陋的,日日浸淫在用无数的绿帽子换来的革命小酒与菜肴;歪拐的娘是丑陋的,无论她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为歪拐求学、为了歪拐的爹酗酒所迫;副校长是丑陋的,可叹那样一个披着人皮的畜牲竟然偏偏要代言政治课,偏偏要满口仁义道德。”
  “《裸跳》是成功的,作者只用了区区两千字,大千世界便跃然于纸上,其对读者心灵产生的震撼,毫不逊色于雨果先生几十万字的《巴黎圣母院》。如果说雨果先生的笔下,描绘的是人世的爱、欲、情、仇。即使那卑鄙的副主教大人,亦叫人有可恨处、可怜时。那么在顾晓军先生的笔下,爱与恨仿佛已经超然于世外,作品中只剩下了人类最原始的欲望:歪拐的娘不顾邻里的指戳,坦然地以自己的‘舞技’换回支撑一个家的必须。副校长只是贪婪于班花的美色,竟敢在区区一节课间操的空隙兽性大发,把了一个学校圣地当了青楼,把了那金枝玉叶的班花当了窑姐。”
  我同意石三生对小说中制造人间惨剧的坏蛋——副校长的批判,不同意他对班花、歪拐、歪拐娘、歪拐爹的判决。
  在小说中,班花的美丽是实实在在的、夺人心魂的。我们来看一看小说借歪拐的眼描写班花裸跳:“待歪拐赶到楼下、教室的窗下,班花已全裸着跳了。象一道白色的闪电,歪拐顿时懵掉了。”“虽教室在五楼,歪拐看到班花探了探头,就抱着衣裳、全裸着爬上了窗子;只稍稍迟疑了一下,班花就跳了下来。歪拐看清了那白皙的身子、饱满的乳房,还有毛、还有血,那大概就是处女血吧?”班花,不但肉体美丽,而且灵魂美丽,因此才有这裸跳的壮美和惨烈。这是一个自由女神的形象,是从禽兽的魔爪下挣脱出来、作永恒抗争的形象,超越了我国历朝历代烈女。
  小说写歪拐,从他又一次祭奠班花、用纸巾轻擦墓碑班花遗像、泪如泉涌下笔:“歪拐掏出张纸巾,给墓碑上的班花擦着脸,反复地轻擦着。擦呀、擦呀……歪拐的泪水,就流了出来。”如此有情有义之人,怎么能说“是丑陋的,从外表到内心,充满着龌龊,即便可以说那只是青春的懵懂”的呢?
  况且,歪拐过去身体也健康,“小时候,不歪也不拐,歪拐有照片可以证明。但,他不愿意给人看(毕竟,美好已不复存在了),他珍藏着。歪拐也记得自己活蹦乱跳、淘气的样子。”珍藏外在的美,追求的是内在的美。“歪拐虽然腿拐了,鼻子、脸、眼也都歪了。可他上学总是不用家里操心,成绩也总是不好也不坏。……歪拐曾经发愤努力过,想成为班上的尖子,可总也没有成为现实;歪拐也曾经自暴自弃,但也掉不下来。没事,他就注意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上进心常在,何丑陋之有?
  或许爱班花是个错,尤其是这样希望:“该往桂花树上跳、或往冬青树上跳,怎么能往化粪池的水泥盖上跳呢?……”、“即使班花摔成植物人,也要她。”、“自己,每天下班回来,就给班花擦、洗,喂饭、喂水;而后,就搂着她睡觉。”但这不过是人之常情、退而求其次而已,得不着完美的班花,得着残缺美的班花也心满意足,这是真爱的心理。
  或许他明知副校长会对班花使坏而不说,是内心丑陋的表现,可是事情还在猜测中,他说出来有什么用呢?人家不会信,还会遭遇副校长的打击报复,且把自己暗恋班花的心事隐私曝光、惹来嘲弄。所以他什么也“没有说”,是可以理解的,他后来为自己什么也没有说,向班花忏悔,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里没有丝毫丑陋的地方。
  班花生前,人人喜爱,班花谢世,真正着急和维护的唯有歪拐:“只懵了一小会,歪拐就立即清醒了,发疯似地挥舞着拐、驱赶着同学,大喊大叫:‘不许看、不许看!不许看……’”
  班花安葬后,真正记得班花的、长相厮守她的也唯有歪拐:“哭累了,歪拐搂着班花的墓碑睡着了。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一阵冷风吹来,一个激灵、歪拐醒来,望着墓碑上班花的遗像,他忍不住地亲了一下。做完这个动作,歪拐忽然觉得了什么,他艰难地跪下来,道:‘班花,我不是猥亵你,我是真的爱你;你死了,我也会永远爱你!’ ……歪拐,收拾好东西,把墓地打扫干净,给班花鞠了三个躬,轻声道:‘下个礼拜,我还来看你,呵!’而后,才一瘸一拐地离去。”
  小说结尾,告诉我们真正懂得歪拐美丽心的人是美丽的班花:“墓碑上的班花,始终微笑着。她那双很美很美的眼睛,注视着歪拐在夜色中、一拐一拐地渐渐远去。”
  在我看来,《裸跳》里的男女主角,歪拐和班花,都是最美的人。可以肯定,石三生误读了这两个小人物的美丽。石三生还误读了歪拐娘和歪拐爹两个“小人物的艰辛和命运”,他们虽然称不上美丽,但也不丑陋。
  根据小说的描述,我们知道,为了医治歪拐的小儿麻痹症,夫妻二人倾家荡产了,而且不知碰上什么霉运,夫妻双双失业了,全家生存就靠歪拐娘“跳舞挣钱”维持了,歪拐爹“是革命的小酒顿顿醉,管他喝得累不累”,其实喝的是苦酒、闷酒。即使如此困顿,夫妻依然有情分,歪拐爹还能说出良心话:“我比你还脏。”这是不可原谅的“丑陋”么?歪拐就没有一句话责备他的父母。石三生从中读出歪拐娘和歪拐爹的“丑陋”,只能说明他的见识与歪拐一家的街坊邻居差不太远。
  我觉得读顾晓军先生的小说,有必要记住他最近的誓言“反正不干老百姓”。(《叶剑英“几次出手”的预兆--顾晓军主义:大脑革命之二千五百零一》,顾晓军 2014-6-2 南京),以及过去常说的“亲近小人物”。
 
              卢德素 201464
 
 

顾晓军小说:裸跳



裸跳
 
    --顾晓军小说之一百三十四(五卷:裸跳)
 
 
  歪拐掏出张纸巾,给墓碑上的班花擦着脸,反复地轻擦着。
  擦呀、擦呀……歪拐的泪水,就流了出来。
 
  拿出瓶矿泉水,边拧着瓶盖、边对着墓碑上的遗像,歪拐道:“班花,以水代酒吧,呵!”
  歪拐,把矿泉水极小心地斟在瓶盖里,而后,撒在班花碑前的墓地上……
  一盅、两盅、三盅……
  做完了这些,歪拐才斜着身子侧坐下来,把双拐合拢在一处,搁到一边去。
 
  还没有说出话来,歪拐就又流泪了。
  把给班花擦过脸的纸巾,翻了一面;歪拐,给自己、擦着那象断了线儿的泪珠串。
 
  小时候,不歪也不拐,歪拐有照片可以证明。但,他不愿意给人看(毕竟,美好已不复存在了),他珍藏着。
  歪拐也记得自己活蹦乱跳、淘气的样子。
 
  不知怎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
  爹背着、娘跟着,到处求医……这些,歪拐也都记得。
  总也没有办法治好。
  歪拐就只得重新学走路了。当然,是杵着双拐。
 
  不知道是不是与腿拐了有关,后来,鼻子、脸、眼,也都歪了。
  上学后,就落了个“歪拐”的绰号。
 
  “班花,千万别怨我,我是想救你的。真的!”
  歪拐扶着班花的墓碑,哭出声来。
 
  那天,上完副校长代课的政治课,因为下一节是体育课、副校长叫大家都离开教室、到操场上去。
  副校长最后说:“班花,你留一下。”
  歪拐不能留,就尽快地下楼,他想如果真的发生、能不能接一下、或推一下。
  然,他不方便。同学们,也没有因为歪拐不方便、就让他先走。
 
  待歪拐赶到楼下、教室的窗下,班花已全裸着跳了。
  象一道白色的闪电,歪拐顿时懵掉了。
 
  歪拐虽然腿拐了,鼻子、脸、眼也都歪了。
  可他上学总是不用家里操心,成绩也总是不好也不坏。
 
  歪拐曾经发愤努力过,想成为班上的尖子,可总也没有成为现实;歪拐也曾经自暴自弃,但也掉不下来。
  没事,他就注意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
  也许,歪拐用不着他爹操心了,他爹就开始操心上了革命的小酒。
  据说,人家是革命的小酒天天醉,他爹不、他爹是革命的小酒顿顿醉,管他喝得累不累。
 
  歪拐的爹爱上了革命的小酒,歪拐的娘就爱上了跳舞。
  但,人家跳舞费钱,歪拐的娘跳舞能挣到钱。
 
  “班花,我真的是想救你的、想抱住你,即使被你砸死、我也心甘情愿!可,那排冬青树、我跨不过去呵……”
  歪拐搂着班花的墓碑,嚎啕大哭起来。
 
  事情发生的当晚,歪拐失眠了、小鸡鸡铁硬铁硬。
  他,什么都看到了、都看清了。
  虽教室在五楼,歪拐看到班花探了探头,就抱着衣裳、全裸着爬上了窗子;只稍稍迟疑了一下,班花就跳了下来。
  歪拐看清了那白皙的身子、饱满的乳房,还有毛、还有血,那大概就是处女血吧?
 
  只懵了一小会,歪拐就立即清醒了,发疯似地挥舞着拐、驱赶着同学,大喊大叫:“不许看、不许看!不许看……”
  后来,老师说班花死了,给她盖上了学校的窗帘。再后来,广播通知学生都回教室去;老师传达了学校的规定,绝不允许外传。
 
  歪拐的娘从舞厅夜场回来,爹总是还在喝他的革命的小酒。
  爹从来不用买酒,酒由娘供应。
 
  娘回来的时候,爹总问一句:“回来啦?”
  娘就笑一笑,拿出一包猪耳朵或鸭脖或其他、或一瓶酒,放在爹睡的沙发前的茶几上。这时,爹也会笑笑。
  而后,娘就会自己去洗洗、上床。
  娘很少与歪拐说话,歪拐也从不让娘操心。
 
  院里的邻居们,都在背后议论歪拐的爹和娘。有时,也有些话头话尾飘进耳朵,说他的娘在外面有老姘,还不止一个。
  歪拐不知道中国是不是家家都是这样,但,他觉得会有很多人家是这样。
 
  “班花,我该早告诉你呵!副校长早就起歹心了,他眼神不对、他代政治课没有道理……”歪拐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哭声变成了干嚎。
  他的确早就发现副校长的心机了。因为歪拐没事时,总爱关注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
 
  但,歪拐没有说,他从初一就喜欢上了班花、整整五年了。
  他没有说,知道自己配不上班花,轮不到他。他没有说,其实他想到可能会有裸跳的这一幕(按班花的性格)。
  他没有说,他曾想过,班花会摔伤或摔成残废……他没有说,没有想到班花会摔死。
  该往桂花树上跳、或往冬青树上跳,怎么能往化粪池的水泥盖上跳呢?
 
  歪拐想过很多、很远。即使班花摔成植物人,也要她。他知道,将来社区总会给他安排个或卖报或修鞋或其他什么的摊位。
  自己,每天下班回来,就给班花擦、洗,喂饭、喂水;而后,就搂着她睡觉。
 
  娘很少与歪拐说话,是因为他总是睡了。
  即使有时是醒着的,歪拐也装着睡着了、睡得很沉。
 
  这种时候,娘会叫爹上床去。
  而爹,总会说他还要喝一会酒,或说他已经习惯了在沙发上睡。
  有时,娘会发火:“嫌我脏?我是为了这个家!”
  爹会笑笑,说:“我比你还要脏。”
 
  爹没有脾气。歪拐从未见过爹发脾气。爹爱喝着小酒哼小曲、哼些很革命的歌--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小酒的感情深!”
 
  哭累了,歪拐搂着班花的墓碑睡着了。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
 
  一阵冷风吹来,一个激灵、歪拐醒来,望着墓碑上班花的遗像,他仍不住地亲了一下。
  做完这个动作,歪拐忽然觉得了什么,他艰难地跪下来,道:“班花,我不是猥亵你,我是真的爱你;你死了,我也会永远爱你!”
 
  歪拐,收拾好东西,把墓地打扫干净,给班花鞠了三个躬,轻声道:“下个礼拜,我还来看你,呵!”
  而后,才一瘸一拐地离去。
 
  墓碑上的班花,始终微笑着。
  她那双很美很美的眼睛,注视着歪拐在夜色中、一拐一拐地渐渐远去。
 
 
              顾晓军 2012-3-12 南京
 
 

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

“不同的声音”的三个层面





“不同的声音”的三个层面
 
    ——顾晓军主义:新民运三千六百二十一
 
 
  “不同的声音”,是自由亚洲的一档节目。20107月,自由亚洲的成功采访我,做了《中国的博客骑士们:网络狂人——猛博顾晓军专访》。如此,我就记住了“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自然是对中共而言,是与中共的声音的“不同的声音”。然,我刚刚想到:中共搞专制,所以需要“不同的声音”;相对于专制,需要“不同的声音”。民主的本质,是提倡“不同的声音”。然而,事实上并非这样。
 
  这会海外到处都是《华涌获释感言 令中国人震惊》、《华涌被刑拘两日后取保 飞抵成都陪同女儿过生日》之类。而我和刘刚的《从刘晓波“四君子”看华涌“逃亡直播”》、《刘刚与华涌之“精神病”之比较》没市场。
 
  这里的“没市场”,不是没有人听、没有人信,而是海外的主流媒体不给我们阵地、不让我们发声。如果真被我和刘刚说准,华涌的“逃亡直播”是中共制造的热点(其目的是多层次的,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海外媒体(指主流媒体),岂不是被中共利用了?
 
  因此,我建议:海外民主派的媒体,应该考虑“不同的声音”的三个层面——第一,与中共的声音的“不同的声音”。第二,主流媒体之间,应该形成“不同的声音”,让我和刘刚这样的人也有说话的地方。第三,同一媒体当有“不同的声音”,这样能更丰富与多层次。
 
  民主,需要理论;但,民主更在于实践。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如果自己都不民主的话,如何有说服力,如何让中共学习、抛弃专制呢?还是向我顾晓军学习吧——我从不拉黑谁,即使骂我、也与之周旋;过去,还曾大量转发过反对者的文字。
 
  现在,我是没有办法转了,因我自己都没什么阵地了。但,我深信:“不同的声音”,是能够让人清醒的。尤其是有了三个层面的“不同的声音”,即使中共想利用海外民主派的媒体,只怕是以后也会越来越难了。是不是这道理呢?
 
 
              顾晓军 2017-12-19 南京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