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不应该走下神台
葬月渡口(2007-11-16
17:40:52)
刚刚拜读了顾小军的一篇文章(顾晓军言论《请鲁迅先生先步下神坛》),大意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探讨,不要把鲁迅先生的文章当作神话,中国的文学必将领导世界,而网络文学是传播的先锋,应该请鲁迅先生请下神坛等等.他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阐述了读者对鲁迅先生文章的"惯性"引申导致了理解上的错误,此文并未体现鲁迅先生对下层阶级的同情,而是鄙视.
其实对于"惯性"引申的看法,我们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鲁迅先生对封建的批判,对"小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都是他文章中的灵魂.<孔乙己>之所以广为周知必然也是传承了鲁迅先生的这种精神.因为"怒其不争"而有过对孔乙己的言语讽刺,这完全符合大众读者感情的发展宣泄,难道同情一个人我们就要用大篇幅的文字赞扬他吗?或者从头到尾描述他是如何堕落的吗?倘若真的这么写,那么鲁迅先生也就不再是鲁迅先生了.无论是祥林嫂,阿Q,孔乙己等任何鲁迅先生文章中的弱者,鲁迅先生对待他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都是同情他们的遭遇,反射当时社会的冷漠,批判封建的落后,否则<孔乙己>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呢?恐怕鲁迅先生不会随便写一篇小说来对自己其他的小说故意形成矛盾消遣自己的.
鲁迅先生确实不是神,所以字里行间会带有自己的情绪,这样我们感受着"巨人"的亲切感.鲁迅先生是人,但不妨碍他领军中国文学:孔老夫子不是神,但莘莘学子们还是要拜孔子庙;雷锋同志不是神,但全国各地的楷模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乔丹不是神,但我们因为他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各行各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榜样旗帜,而中国文学界,敢于抨击社会,勇于弃医从文为国为民,致力于革命创新的鲁迅先生当之无愧是一个传奇,一个神,我们没有权利,更没有资格动摇取代他的地位
至于顾小军先生评论网络文学的举足轻重,我也身有同感.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最方便的文学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每家每户,所以人们对文学传播的注意力逐渐转向网络.再加上报纸杂志的言论比起网络的言论限制要多,所以也阻碍了一些文学的传播,我敢说假如鲁迅先生出生于这个年代,通过网络而发表的文章必然会更加犀利,更加尖锐.
网络给我们创造了更加自由的平台,使我们更可以各抒己见,面对这个机遇,我们要做的不是把鲁迅先生请下神坛,而是让更多的"文学人"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