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多元视角,与对“三个代表”的不同看法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四百一十九
昨日,我写下的《笔杆子里面出政权》一文,很可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多元视角
……
大家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先生的英明论断,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分析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的不同土地政策后,我提出:中国革命的胜利,事实上是“笔杆子里面出政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那么,调动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毛先生,正是调整政策、调动积极性的关键人物。
……
如果我的文章仅是以上发现,不仅意义不大,而且还有拍马屁之嫌。
《笔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意义,在于--我发现:毛先生自己处在那个时代之中,只能总结诸如:土地政策、“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大法宝”之类的赢得战争的经验与理论,而不能客观地把他自己总结进去。
……
以上,就是我提出“看问题,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的依据。进而,我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了评说,进一步提出:“不同人的实践,检验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我昨天打下的埋伏--具有哲学意义的:多元视角。
用“多元视角”看事物,很多问题就值得商榷了。如:“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
……
“三个代表”主要内容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上,取自百度百科“三个代表”词条。
……
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例,起码有三个视角:一、党。二、人民。三、国外旁观者。
而这是“党”的想法,“人民”是否接受?如果“人民”未表态,那就被代表了。
……
另,什么是“先进生产力”?什么是“先进文化”?有没有界定?如果没有界定,那么这两个“代表”,也是不科学的。
如果有界定,那么我们又怎样来界定呢?尤其是文化,怎样来界定它的先进性?
其实,即便“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能够成立,也都是动态的,很难捕捉,更不用说代表了。
……
由上可见:“三个代表”,是有被代表之嫌的。
我顾晓军,是党外人士,口无遮拦、不知轻重;若说的不对,欢迎党内理论家撰文批评。
顾晓军 2009-12-14 南京
本博热文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刘晓波于中国民主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石黑一雄
中国民运人物志 / 新民运N问答
中国民运人物志
引言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民运人物志”的谋略
001 鲍彤
002 顾晓军
003 魏京生
004 刘晓波
005 刘刚
006 柴玲
007 方励之
008 高瑜
009 刘宾雁
010 王丹
011 茅于轼
012 吾尔开希
013 郭文贵
014 丁子霖
015 王军涛
016 王若望
017 胡平
018 王维林
019 曹长青
020 陈子明
021 许良英
022 王炳章
023 万润南
024 曹思源
025 侯德健
026 封从德
027 严家其
028 何频
029 周舵
030 章立凡
031 包遵信
032 周勇军
033 陈一咨
034 邓正来
035 王有才
036 苏晓康
037 袁红冰
038 李录
039 刘再复
040 彭明
041 郑义
042 方政
043 李泽厚
044 韦石
045 余志坚
046 程晓农
047 张祖桦
048 辛灏年
049 熊焱
050 徐文立
051 陈维健
052 吕京花
053 张健
054 张宏堡
055 遇罗锦
056 赵岩
057 叶宁
058 傅希秋
059 冯正虎
060 李洪宽
061 郭国汀
062 浦志强
063 盛雪
064 余杰
065 徐友渔
066 唐柏桥
067 杨建利
068 滕彪
069 吴弘达
070 艾未未
071 远志明
072 张伯笠
073 陈光诚
074 何清涟
新民运N问答
为什么不能反对革命?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六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