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中国绝不能搞议会制及其他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六百一十
今日凌晨,我转发了《人民日报刊文称 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一文。而后,就被“禁网”了(详见《赵作海:刑警在我头上放鞭炮 威胁秘密处决》之“顾晓军按语”。
有网友在《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后跟贴:“顾晓军根本就没有能力反驳”(游客 发表于 2010-05-12 10:24:47)。
这家伙小看人。看来我写也得写,不写也得写了?现,驳之。
本文之题目,为效仿《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
为何效仿?我就不说。
《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一文道:“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不但与其发展的历史、国情密切相关,而且与其阶级特性密切相关。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器。”
我顾晓军以为:文章作者没有“讲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有必要与“历史”密切相关吗?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作者难道是要我们回到封建社会去不成?至于“国情”,我就不说了。其实“国情”二字,在老百姓中,很臭。而“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器”,这就让人费解了。我想问:我们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的机器呢?你如果说是维护普通老百姓利益的话,为什么老百姓办事总是这么难呢?你如果说不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话,那为什么引进外资时,地方政府总是跑前跑后,象狗腿子似的呢?
其实,维护谁的利益的问题,是个伪问题。现代体制下的政府,应是一个国家的各阶级、各族群的所有人的唯一的政府;因此,体现国家的政府,不应该是维护哪一个阶级利益的,而应该是为各阶级、各族群的所有人服务的,包括合理分配、调节利益,化解各方面的矛盾等。
显然,《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的作者是不懂装懂,在误导民众。
文中介绍:“西方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总统制,一种是议会制。这两种政治体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行政首脑产生的方式不同。在议会制下,选民选出议会,议会推选出总理(首相),总理(首相)挑选内阁成员而形成政府(行政当局)。在总统制下,选民一方面要选议会,一方面要选总统,然后由总统来挑选他的内阁成员。”
作者说来说去,就是在说――总统制,直选;议会制,非直选。然,我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在反对直选。我就不明白了: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参与选举自己国家的最高领袖呢?为什么非得由“议会”代理呢?
文章还说:“一般而言,议会制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只要获得议会多数的支持,总理(首相)就可以永远干下去。”
“永远干下去”有什么好的呢?当然,在台上的人会觉得好;但,恐怕没有多少老百姓会赞成。说穿了,文章的作者,是以议会制贬三权分立。而实际上呢?是在拿英国与美国比。这是作者思想错误的根源。其一、英国与美国是两个比较典型的资本社会的国家。然,作者忽略了:一个是老牌资本社会国家,一个是新兴资本社会国家,谁优谁劣,虽不能简单下结论;但,谁替代了谁、成为了资本社会的主导,是一目了然的。其二、英、日等国之所以是议会制,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废除皇室。如果在我们中国推崇议会制,我不知作者是想把大清皇帝请回来、还是重新立个皇帝呢?我想:此文该不会是毛新宇授意写的吧?
说白一点,《人民日报》刊文《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不合适。《人民日报》是当今执政党的党报,你刊文称《中国绝不能搞三权分立》,实际上是在说“我不允许搞三权分立”,这不好。其一、这样有损于党的民主形象。其二、你现在在台上,你不允许搞这、不允许搞那,人家就会说你还是为了争利。
其实,一个国家究竟选择什么体制,是个大问题。我顾晓军以为:第一,不能一成不变。因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的内部与外部都在变。一味坚持不变,结果往往是被动地变。与其说被动地变,不如积极地、主动地去应变、求应。这是改革开放的思想的精髓,也是为了减少中国社会的动荡。第二,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制,不能由上而下、不能由权力部门的媒体出面来说,而应由民间机构组织大讨论;最后,由民众自己投票来决定。
因此,我顾晓军建议:由政府出资,组织一家民报,由民报组织全民大讨论;政府与民众都觉得可以时,就组织全民公投。这样选择的体制,才能真正地体现民意。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建议博客中国办一张《博客中国》日报。
今天,就体制这一问题,我进而建议:政府,可拨一笔启动资金;由网络上公认的、比较开放、能容纳左派右派及老百姓派的博客中国主持,办这么一张民报。
若无合适的主编人选,我顾晓军,愿意披挂上阵。我所能保证的是:中立,让各派都能充分地说话。就目前博客中国的格局而言,既让李悔之、杨恒均等说个够,也让张宏良、何青青们喊得舒坦,还要让石三生等屁民们放得痛快……并且,留出最醒目的地方,及时地传递出执政党的相关信息。
哇!咋样?连我自己都觉得:顾晓军越来越伟大了。哈哈!
(欢迎发表、转载、引用本文与观点)
顾晓军 2010-5-12
本博热文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刘晓波于中国民主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石黑一雄
中国民运人物志 / 新民运N问答
中国民运人物志
引言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民运人物志”的谋略
001 鲍彤
002 顾晓军
003 魏京生
004 刘晓波
005 刘刚
006 柴玲
007 方励之
008 高瑜
009 刘宾雁
010 王丹
011 茅于轼
012 吾尔开希
013 郭文贵
014 丁子霖
015 王军涛
016 王若望
017 胡平
018 王维林
019 曹长青
020 陈子明
021 许良英
022 王炳章
023 万润南
024 曹思源
025 侯德健
026 封从德
027 严家其
028 何频
029 周舵
030 章立凡
031 包遵信
032 周勇军
033 陈一咨
034 邓正来
035 王有才
036 苏晓康
037 袁红冰
038 李录
039 刘再复
040 彭明
041 郑义
042 方政
043 李泽厚
044 韦石
045 余志坚
046 程晓农
047 张祖桦
048 辛灏年
049 熊焱
050 徐文立
051 陈维健
052 吕京花
053 张健
054 张宏堡
055 遇罗锦
056 赵岩
057 叶宁
058 傅希秋
059 冯正虎
060 李洪宽
061 郭国汀
062 浦志强
063 盛雪
064 余杰
065 徐友渔
066 唐柏桥
067 杨建利
068 滕彪
069 吴弘达
070 艾未未
071 远志明
072 张伯笠
073 陈光诚
074 何清涟
075 陈达钲
076 高智晟
新民运N问答
为什么不能反对革命?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六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