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3 明扣、暗扣与御文贼
--顾晓军主义:评论中国•之五百七十三
读到《请作家顾晓军为打倒桂平文贼出份力》的网络文章,便使我想起未学会上网时,在街头小报上看到的一则消息。
消息大意是――
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有人订上数十份报刊,摘抄有“价值”的,向上千家媒体发稿。如是,做的一般,也能混个温饱;而做的好,则能发家。于是,在有的地方,是一家子做;而有的地方,则是整个村子,都在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此,就很难“剿灭时评人痛恨的桂平文贼”了。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
大家知道我的习惯语“我顾晓军”吧?其实,这也是为御网络剽窃者。
大凡网络剽窃者,多“掐头”、“去尾”,而很少检视全文;我在文中安插几个“顾晓军”,他便一起偷了去。而我一搜索,谁转载、谁引用、谁剽窃,便一目了然。这,就叫作“明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驰骋文坛时,我也喜欢用“暗扣”。所谓“暗扣”,即:创造一些只有自己会用、能说得通且有出处的语言,顺在文中,备日后被剽窃、打官司用。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你用的是家乡昵语;而久之,亦成为文之特色。
当然,以上也只是些御文贼的方法。所谓“御”,便有了些防不胜防之意。但,只要动脑筋,办法总还是有的。
御文贼,真正有作用的,恐怕还是编辑那道关。然,编辑也很难做到遍读、且记住满世界的文章。但,可以做到的是:一旦发现,永不录用那作者的文章,且拒付稿酬。
而“拒付稿酬”,应该是切中那些文贼的要害了。
在“时评人家”混久了,自然也知道诸如“某报刊连用某作者的几篇文,却从未付酬”、“某报刊在网络上窃文”等等。
如是,便真的没有办法了。“御”,也只能是对付小偷。遇上强盗,则要看你是否能打过他。而不战自胜,也只有出名这一条路。
“明扣”、“暗扣”或“御”,总是在防;而“防”,难免被动挨打。谁会剽窃毛泽东或鲁迅的文章呢?是不是?
(欢迎发表、转载、引用本文与观点)
顾晓军 2010-4-21
本博热文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刘晓波于中国民主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石黑一雄
中国民运人物志 / 新民运N问答
中国民运人物志
引言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民运人物志”的谋略
001 鲍彤
002 顾晓军
003 魏京生
004 刘晓波
005 刘刚
006 柴玲
007 方励之
008 高瑜
009 刘宾雁
010 王丹
011 茅于轼
012 吾尔开希
013 郭文贵
014 丁子霖
015 王军涛
016 王若望
017 胡平
018 王维林
019 曹长青
020 陈子明
021 许良英
022 王炳章
023 万润南
024 曹思源
025 侯德健
026 封从德
027 严家其
028 何频
029 周舵
030 章立凡
031 包遵信
032 周勇军
033 陈一咨
034 邓正来
035 王有才
036 苏晓康
037 袁红冰
038 李录
039 刘再复
040 彭明
041 郑义
042 方政
043 李泽厚
044 韦石
045 余志坚
046 程晓农
047 张祖桦
048 辛灏年
049 熊焱
050 徐文立
051 陈维健
052 吕京花
053 张健
054 张宏堡
055 遇罗锦
056 赵岩
057 叶宁
058 傅希秋
059 冯正虎
060 李洪宽
061 郭国汀
062 浦志强
063 盛雪
064 余杰
065 徐友渔
066 唐柏桥
067 杨建利
068 滕彪
069 吴弘达
070 艾未未
071 远志明
072 张伯笠
073 陈光诚
074 何清涟
075 陈达钲
新民运N问答
为什么不能反对革命?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六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