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军主义哲学第二讲:立体思维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三百零八
上一讲,是“化繁为简”,是讲该简化的、就必须简化;否则,就没有办法轻装前进。而这一讲,是“立体思维”,是讲该复杂的、就应当复杂;否则,就没有办法面对复杂的未来。
第一节:立体思维的缘起
“立体思维”这四个字,肯定不是我发明的。刚刚百度了一下,词条创建于2006-11-11;即便2006-11-11,恐怕也不是“立体思维”这个词的起源。
我是2013年2月26日发表《事物往往是立体的》的。文章,从给顾粉团的朋友们提供自我训练的方式进入;其实,我是在暗示顾粉团的一位朋友——他被人诈骗了,而后卷入了长年的民事纠纷。
此后,我多次谈到过“立体思维”。记得:顾粉团的劳力表现出较强的兴趣,我在某篇文章中还提到过。刚刚搜索,见顾粉团的森林之子,至少就我提出的“立体思维”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2013年3月16写的《“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与“公正第一”》,一篇是2013年3月22日写的《立体的顾晓军无可匹敌》。
说这些何意呢?是说人们敏感地注意到了我提出的“立体思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且不仅仅是在顾粉团,而是从事教育孩子们的老师们也注意到了。
2015年2月9日,“事物往往是立体的”,已进入到了《2015年高考百日冲刺名校模拟作文题》。命题是:作家顾晓军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漫画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此后,“作家顾晓军说”,“漫画家丰子恺说”,便一再进入到各种“作业帮”、“高考网”、“文库”、“新东方在线”等。
第二节:立体思维的现状
“立体思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是被人们关注了;然,现状却并不乐观。
老师们之所以出题:“作家顾晓军说,事物往往是立体的。漫画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显然,是要引导孩子们向“事物往往是立体的”想,至少是暗示。是不是?
然而,百度“作业帮”的“优质解答”却是:“可以是强调做人不能太复杂,看事物要直指本质,向孩子学习。这个也可以提到做人要简单直面自我不要太虚伪”和“大人眼光往往是复杂的,孩子眼光往往是简单的”等等。
其范文,也多是偏向简单、直线、不转弯。甚至,有的孩子用回忆的方式,写自己童年时的简单的美好,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
而社会上的“立体思维”呢,都是说“点、线、面”(包括书本与词条)。“点、线、面”,是物体的立体,而不是思维的立体,难道不是吗?
而我在《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之中,很关键的一句话是:“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虑你与对方的关系。其实至少还有一人在观察你(事实上远不止)。若不把那人的观察与反映考虑进去,显然你是失策”。也显然,现实与我和老师们的原意相悖了。
第三节:立体思维的反面
为何现实与我和老师们的原意会相悖呢?为何孩子会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呢?盖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没有合理规划。
孩子出生以后,在童年,让他们简单、快乐,是没有错的。教育他们的方式,也多数是判断式的,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思考能力;启发式的教育,收效甚微。
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属童年的教育方式,不能、也不应该延伸到少年,甚至到青年。因为,人总是要长大的,早晚都得面对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现实等等。
而现实中,人们也总习惯于鼓励纯朴、阳光、正能量等等。这没有错。但,社会是复杂的,不是走队列,永远也不可能齐步走。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承载体;在这巨大的承载体中,有好人、就必然有坏人。
过分强调纯朴、阳光、正能量(注意:其实,如今对“正能量”界定,是错误的。难道教人防范,就是负能量吗)的结果,是使很多人相信:“还是好人多”。“还是好人多”,也没有错。问题是:好人多,并不等于不需要防范。
能够不上当、不受骗的人,往往是先防范、再说“还是好人多”。如果先谈“还是好人多”,就一定会疏于防范。而疏于防范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心里也都十分清楚。
第四节:立体思维的反面的尴尬
我们为何要提倡讲诚信?不就是因为有人不讲诚信吗?不就是因为有人不仅不讲诚信、甚至利用大家讲诚信而从事诈骗活动吗?
那么,我们的教育为何要回避这些呢?为何非得让警察叔叔来警示我们?为何非得让法制节目来教育我们呢?警察叔叔来警示我们、法制节目来教育我们,就已经是亡羊补牢了。当然,补、总比不补要好。可,思维方式的教育、为何不能走在前面?
像徐玉玉,一个准女大学生,遭电信诈骗,突然离世……像女大学生李恩惠,找不到工作,被拐深山做媳妇,被囚禁5年,产下一子……像美丽女大学生曹小琴,被拐15年,终日衣不蔽体,成痴呆……
这些,即使不说是现有教育方式、思维方法的错;至少也可以说,是立体思维的反面、的尴尬吧?
试想,如果徐玉玉、李恩惠、曹小琴等等,早知道“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虑你与对方的关系。其实至少还有一人在观察你(事实上远不止)。若不把那人的观察与反映考虑进去,显然你是失策”,结果还会是现实中的样子吗?
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承载体;在这巨大的承载体中,都会有好人、也都会有坏人。相信“还是好人多”没有错,而引导这种相信、又不同时教会他人思考、防范,就是一种错了。
第五节:立体思维的意义
“立体思维”,是“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但又不仅仅是“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虑你与对方的关系。其实至少还有一人在观察你(事实上远不止)”。
在我的《大脑革命》一书(2015年7月出版)之中,“立体思维”占了三大章节中一大章节,有“什么是‘立体思维’”、“打破框框”、“颠覆思维定势”、“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伞状构思与结构”、“多点、复合与再复合”、“多‘鸟瞰’”式”、“多意性”等。
今天说的“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虑你与对方的关系。其实至少还有一人在观察你(事实上远不止)”,只是其中一部分的一部分。我是要通过“防范”,让大家认识到“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中的“事物往往是立体的”重要,其他同样重要。比如,大家今天看到的马云,是拥有多少亿的富翁。然,解剖马云致富的道路,其关键点是B2B,在于发现、开发、坚守B2B……而这些,都来自于“颠覆思维定势”。我们知道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面对面的销售。谁能想到通过互联网交易呢?马云想到了。这就是颠覆了传统、“颠覆思维定势”(注意:可不是我教马云的。而我是在马云成功后,以他为案例做分析)。
“立体思维”除了可教人“防范”、教人创造性思维之外,像“伞状构思与结构”、“多点、复合与再复合”、“多‘鸟瞰’”式”等等,至少可教人:看问题更全面。
我们学哲学,不是要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等等,不是要钻进唯物论与唯心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等等的纠纷中,而是要通过像“立体思维”这样的学习,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好,谢谢大家!下一讲的题目,待定。
顾晓军 2017-4-7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