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怎样写好人物


怎样写好人物
 
    ——顾晓军主义:文学散论三千八百二十
 
 
  怎样写好短篇小说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怎样写好人物。
 
  百科“小说”词条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不能同意,简单地将“环境”纳入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写好人物,恐怕是写小说的人的共识。
 
  写人物,又可叫作塑造人物形象。写好人物,自然就是塑造一个或几个生动的、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那么,又怎么塑造好人物形象呢?怎么使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我能够给出的答案,就是——要立体地写人物。
 
  立体地写人物,不是写了脸再写后脑勺,写了头还要写身子手脚等等。而是,要写人物的情感、爱憎、性格、习惯、癖好、风格与行为方式、心理路程、思想变化以及优点、缺点等等。
 
  只有在写人物时,考虑到你的人物的情感、爱憎、性格、习惯、癖好、风格与行为方式、心理路程、思想变化以及优点、缺点等等,你笔下的人物才有可能生动、令人难忘。
 
  当然,也不可能在设计一个人物时,想全情感、爱憎、性格、习惯、癖好、风格与行为方式、心理路程、思想变化以及优点、缺点等等的方方面面,但也得要考虑到以上的其中几个方面;这样,你的人物才会形成立体。而你考虑的方面越多,自然就会越发生动。说也得考虑到几个方面、你的人物就会渐而立体,是因为于初学者而言、越简单才能越容易把握。
 
  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就可以先抓三个点、开始构想你的人物了。说先抓三个点,是至少要抓住三个点。因为,只有三个点以上、才可能趋向于构成立体的人物。
 
  道理讲清了,以下就用我的〈臭不要臉老畜牲〉(见《顧曉軍小說【一】》第154页,ISBN 9789869220224)来给大家具体讲解。
 
  人物,是有情感的。因,人是有情感的,想让你笔下的人生动起来、令人难忘,就应该表现他或她的情感。不仅要表现他或她的情感,还要在意他或她的情感与他人的不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只有独特的、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才可能令人难忘。
 
  〈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的情感就是独特的,又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臭不要臉老畜牲〉的开篇,我们可见到:“吃没吃到、玩没玩到,已经摸到棺材边子了。一晃,六十了!真是不知也不觉。”这,既是交代、交待老畜牲的年龄,又在写心理、写老畜牲的心理活动;同时,还是写老畜牲的情感——他自己独有的、只在乎自己的吃和玩,而对社会的冷漠情感。为什么老畜牲会这样呢?这就是这篇小说接下来要暗示的——因,社会对他更加冷漠。
 
  其实,老畜牲的情感是朴素的、立体的。他知道“爹对俺好,就是亲爹。谁对俺好,谁就是亲爹”、“俺养你小,你养俺老”等,也知道揩了油、占了便宜后,挨打不还手等。但,他穷、他没有钱、他没有老婆,还性饥渴;没法像官员那样养小三,也没法像有钱人那样去嫖娼,他只有在菜市场里趁挤趁乱揩油、占便宜,只有把脸贴在洗头房的玻璃窗上“望梅止渴”。或许,这就是报复社会——他自己也控制不住的莫名情感。
 
  而有了这样细致而又独特的情感,即使你想让老畜牲这个人物不要立体、都已做不到了。这,就是短篇小说的人物的情感的构思与写法。只要你在写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时,想的远远比写的多,多出好多倍,就不怕你的人物不生动。
 
  我们再以〈臭不要臉老畜牲〉谈谈爱憎。爱憎,其实就是情感。但,情感有时是单向的,而爱憎一定是对立的。因此,在写情感的时候,当多少设计一些爱憎,哪怕很少的几个点都是好的。
 
  〈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的爱憎,就更是十分明显了。他心里不停地嘀咕的“俺早生六十年、或晚生六十年,那该多好呵”、“早生六十年,俺就去当国军。俺,到处去抓壮丁;抓到,俺就先把他老婆给干了”等等,就是他的爱憎。尽管,他被灌输、他不知道——过去的国军也是有管理的,不是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的。但,他这么大的年纪、却有这样幼稚的想法,正好表现出了他的爱憎、他的性格等等。
 
  也可以说,正是老畜牲这样的幼稚而又复杂的爱憎,丰富了老畜牲的情感,也丰富了老畜牲这么一个人物,从而使〈臭不要臉老畜牲〉站立起来。
 
  上面已提到了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与其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虽没有什么文化,但他的性格却也是复杂的、多重的、立体的;他的性格,其实是社会对他的雕塑——社会对他的冷漠,造就了他这么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独特性格的人物。
 
  老畜牲,自小就形成了“不会说,不要说;不说出来,谁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从此就不爱说话,自己嘀咕”的性格。同时,他又有“爹的同事,给东西他吃,要他叫声爹,他就叫”的一面。不仅如此,老畜牲还是干了她,就要了她”的、很有担当的人。
 
  命运多舛,本想“俺养你小,你养俺老”,却不料小垃圾婆有病、病多。钱,花掉了不少;干,没干着几次”,“最后,还是死掉了”。如此,老畜牲在不自觉中变态,成了一个“菜市场人多,遇上中意的女人;他就斜着走过去,在人家身上蹭一把、快活一下”的、令人憎恨的“臭不要脸”的老畜牲。
 
  注重写人物的性格,尤其是写性格的养成与变化,写性格的多重、复杂与相互交织,是写活人物,把笔下的人物立起来的捷径。
 
  在写性格上多下功夫,能写出独特的、以往世上所有的作品都没有,又符合常识、常理、常情的人物性格,那、你塑造的人物就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在一个统一的人物的皮囊下,还能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与相互交织、难分难解,那么,你的人物就能立起来了,也难以让人忘怀。
 
  习惯,是下意识,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不是性格、与性格完全不同,却又有某种程度上的难分难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习惯与性格的关系,就仿佛上面说到爱憎与情感。写好人物的某个不经意的小习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身上,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恶习,也无处不见。如从派出所里放出来、走到一家饭店的门口,见到灯红酒绿中的女人,老畜牲又忍不住想入非非,甚至忍不住想上去揩油、占便宜。而走到洗头房的玻璃窗外,老畜牲更是情不自禁地把脸贴在玻璃上、看“裸露的大腿、奶子、背”;甚至,小姐一招手他就进去了,也不想自己是否有钱、玩得起。
 
  老畜牲不仅是好色,爱占便宜也是他的习惯。在他中意的女人身上蹭一下、摸一把,已不用多说;最终在水饺摊上下水饺吃时,“下水饺的,一五一十……数了三十七个,下在锅里。他,手快,抓起三个,往锅里一丢”等,也无不反映出这一小人物的习性。
 
  习惯与性格的不同之处,在于性格可以写复杂、写多重、写相互交织与难分难解,而习惯却只能是单一的、同向的。因为,只有单一、同向的、一再重复的,才能被称之为习惯;否则,就不能叫习惯。
 
  癖好,于〈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也不用多说。或许一生几乎就没有怎么得到过女人,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老畜牲就好个女人。而且这种癖好,多多少少带着报复社会的潜在心理;因此,使他常被扭送到派出所。而派出所,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甚至还把他当成了个熟人,或多或少替他辩解、帮他说话。
 
  癖好,与习惯相近,却又不是习惯。癖好,是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特殊的爱好,往往是怪异的,不少还是不良的、有心理根源与因素的,甚至是说不清、无厘头的。老畜牲喜欢在女人身上占便宜,就是这样一种癖好。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如能设计出一种在常识、常理、常情下不能触碰的,而在你的演绎下又变得是合情合理、且可大书特书的癖好,那么,你塑造的人物就应该能成功。成不成功,在于能否把原本人们无法认可的、写得大家认可。
 
  风格,在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中不是很重要。因,我们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达不到谈论风格的程度。但,你的作品应该是有风格的;因此就存在——你的作品、与你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两者之间的风格是否匹配、是否矛盾、是否冲突的问题。
 
  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存在,那就是——风格在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中不是很重要。而如果这样的问题恰恰存在,那么,风格的问题就是存在的。而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让你塑造的人物,与你的小说的行文风格、统一起来。比如,我写〈臭不要臉老畜牲〉时,就不能像写〈太阳地〉、〈月亮地〉那样讲究唯美。反之,亦然。
 
  短篇小说中的人物的行为方式,与风格是同一道理。小说中的人物的行为方式,是小说中的人物的性格决定的,而不是由你决定的。因此,在写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时,你的人物的行为方式,不能想一出是一出,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要符合你的人物的性格。也就是说,二者是统一的。
 
  如〈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他不可能温文尔雅,但也不可能强悍;因,他始终是、一辈子都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幸的,他没有雅致的养成环境,也没有彪悍的心理基础。
 
  但,他不傻,也不蠢,他也很会察言观色,会在不明显地庇护他的女警察那儿耍个赖;虽然他有担当,如干了她,就要了她”。他在女警察那儿的耍赖,其实是老畜牲这样的小人物的小聪明,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觉得这是个乐。
 
  人物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等,就这么去构想、这么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想的要多,要比写的、远远多出好多倍。只有这样,你构思中的小说里的人物,才可能生动起来。
 
  写心理路程,也是同样的道理。简单说,心理路程与行为方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心理路程,是内化;行为方式,是外化。能够写好人物的行为方式,就离能够写好人物的心理路程不远了。
 
  二者所不同的,是写心理路程可以比写行为方式更细致。这也是读者所允许的——因,写行为方式、写动作小说时,你可以写动作、写动作时肌肉的变化,但很少能写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为,这是读者没法看下去的。而心理、心理路程则相反,很多读者就爱看这些,且越细越好。
 
  思想变化,与心理路程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写思想、思想变化,首先要求的是作者有丰富的思想,有思想的多个层面,能把思想像棉花样一缕一缕地抽出来,且要让读者看得有滋味。
 
  其实,心理路程又何尝不是这样?只不过,写心理路程时,梳理的是心理。没有深厚的心理方面的知识与造诣,作者是难以胜任的。而思想,也是完全相同的。
 
  而于优点、缺点,则简单得多。只需明白一个道理——全是优点、没有缺点的人,太假。相反,全是缺点、没有优点的人,也不真实。往往是——你想褒奖的人物,给他或她配上一些小缺点,不但不会伤害他或她,反而会让他或她变得更可爱。
 
  反之,你想丑化的人物,给他或她些许优点,也不算美化他或她,而是让读者看到他或她还没被完全泯灭的人性。这些的关键,在于分寸、在于把握,在于你想让你的短篇小说、达到怎样的一个效果。
 
  其实,丑化还是美化,有时是说不清的。因此,优点与缺点,有时也是相对的。如〈臭不要臉老畜牲〉中的老畜牲,你怎么能说得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在鞭挞社会时,他是“好人”;而如果他是你的邻居,常在你老婆身上揩油、占便宜,你还会说他是个好人吗?
 
  短篇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用来评判是非的,而是提供给读者去感受、去思考、去参悟的。真正懂得了这一点,才能跳出小说之外,成为合格的作者。
 
  当然,要成为一个好作者,还是要设计与写好人物的情感、爱憎、性格、习惯、癖好、风格与行为方式、心理路程、思想变化以及优点、缺点等等的方方面面。当你能把握好这些时,就应该离你写出优秀的作品——不是很远了。
 
 
              顾晓军 2018-4-26~27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网购顾晓军新书 http://guxiaojun538.blogspot.com/p/blog-page_12.html 网购顾晓军新书 顧曉軍小說【五】:玩殘歐.亨利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