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5 立体地看,才可能出发点与效果统一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二千八百七十五
在“先帝”我的《把福建划给台湾》一文下,有213hzt跟贴道:“把深圳,划给香港;本人好象好几年之前就说过的。不过人微言轻,没人听。”
我有个朋友年轻时常跟我说,“SB”是他发明的,而后传遍了全国。我听后就笑了。后来,他当了讲师,又升了副教授……自然,他也不再提“SB”是他发明的了。我想,当了讲师、升了副教授的他,自然明白——说话要讲证据的道理。
213hzt说“把深圳,划给香港;本人好象好几年之前就说过的”。其一,“本人好象”,是你自己都不能确定;其二,就算你说过,证据呢?你是不是至少应该写在文章里、公开发表才算数?
当然,我可以肯定:213hzt是我的老读者,跟贴没有恶意。但,客观上,他呈现给别人的是——顾晓军的《把福建划给台湾》,或受到了213hzt“好几年之前就说过的”“把深圳,划给香港”的影响。是不是这样?
由此可见:若不能立体地看问题,主观的愿望、往往会出现相反的客观效果。如上,213hzt跟贴的动机、原本当是支持。
恰好,石三生也写了一篇《小粉红旁敲侧击 问世间何为正道》。其文中,则有——cys说“你的文章我看了八九年了,几乎每篇都看,有见解,有思想,顾晓军老师最欣赏的也是你,可你每次必提你的冤枉……”
对cys的了解,虽不似213hzt;但,“先帝”我也不能随便怀疑他的善意。在假定cys对石三生文章的跟贴、是善意的后,我就要批评cys了——既跟读石三生文章达八九年之久,cys就必定是石三生的铁粉。而既是铁粉,石三生的冤枉、cys当是同情。在同情之余,会不会有厌倦的时候呢?会。但,你cys不能说。“先帝”我说,是教他如何写好文章。你cys不至于也是教他吧?
从道理上讲,cys与213hzt一样、犯了个不该犯的错误——没有考虑到自己留言的客观效果、没有考虑到自己留言可能给自己尊重的文章作者带来的伤害……没有意识到善良的出发点与客观的效果之间的必需的统一。
出发点与效果必须是统一的。如果出发点与效果不统一,那么,我们往往想干些好事,却成了干坏事。同理,坏人想干点坏事,客观上却又成了好事……这就是出发点与效果的不统一造成的。
最近小粉红们的“帝吧出征”,也是一例出发点与效果的不统一的典型例子。首先叫“帝吧”就不好,给人一种专制者的形象感(这不同于“先帝”。“先帝”是被背后叫出了名,不得不接受)。其次,2000多万小粉红翻墙出去……客观上告诉世界:这里有墙。这墙,无论是抵御入侵、还是禁锢臣民,都不是民主形象,是不?其他则有:2000多万小粉红出征,蔡英文就听你的了?最大的可能,恰是会使蔡英文厌恶,反而让小粉红们事与愿违。
而达不到目的,出征做甚?显示专制的力量?这不荒唐吗?不出自己的洋相吗?不打自己耳光吗?这就是出发点与效果要统一的简单道理。而要做到出发点与效果的统一,就必须立体地看问题。立体地看问题,才可能出发点与效果统一。
至于怎样立体地看问题,我则著有《事物往往是立体的》,且已被教师们与丰子恺对立起来、作为了去年模拟高考题的作文题。此外,我还著有《大脑革命》。《大脑革命》,就又比立体地看问题要宽与深得多得多。
总之,让目的与行为统一、让出发点与效果统一……于一个人而言,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于一个党而言,也不是很容易。
顾晓军 2016-1-30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