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8 “家”与“匠”之思
——顾晓军主义:“先帝”曰•三千零七十八
把莫泊桑、契可夫、欧•亨利这三人称作世界三大小说巨匠或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我过去就以为:是再准确不过了。然而,我没有说的是:他们的匠心,过于重了。
读贞云子的《顾氏“反转”与欧亨利之比较》,让我把这话终于说了出来。
以欧•亨利为例,他的创作技巧是“反转”(或曰“翻盘”)。他的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是“反转”;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反转”……没“反转”,便不成活。
若嫌欧•亨利不够典型,那就看看日本的新星一。新星一把“反转”演义到了极致,产量也高……他该算是在生产小说。
专玩“反转”手法的,还有推理小说——大多以推理方式进行,解开谜局、找出杀人凶手或原因。
“反转”,或是西方小说的精髓所在。但,若玩到没有“反转”不成活,岂不就是在生产小说?而小说进入生产流程,还怎么估量其文学价值呢?
从这一点上说,欧•亨利、确实是个小说巨匠。而新星一,就更是个巨量生产小说的工匠。金庸,是小说匠;琼瑶,也是小说匠……台湾的耽美小说作者们,都是工匠。
由此,我想到:格林童话,是工匠生产的。伊索寓言,也是工匠生产的。还有很多很多的诗,都是不同的工匠们生产的。
《大国重器》及央视的“传家宝”等,在鼓吹“工匠精神”。其实,不过是西方进入后工业时代,制造业向日本转移,而后又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再后转移到了大陆……所谓“工匠精神”,不过是来料加工之精神。
如今国家又在推“创客”了,“工匠精神”还对路吗?如果“工匠精神”发扬光大,那么,中国的创客们、就是工匠型的创客,就只能小打小闹,不会有出息,不会有让世界为之一振的发明。
本文思考的起点,是奥运会、女排、郎平。海外有文《女排主教练郎平,一个“叛徒”的自我救赎之路》,说郎平是反举国体制的。屁话!中国所有的运动员,都是体制的受益者,包括姚明和李娜;他们跳出体制,不早先就受益于体制?
一个把运动员或歌星、影星捧上天的民族,不可能有世界级的发明创造。捧歌星、影星之本身,不是在打压创客?而创客,还是一般层面的发明。
贞云子,可能是个完满主义者。她,比较注重外在形式的统一,如“读《顾晓军小说(二)》”的《顾氏小说之“立意”》、《顾氏小说之“多意”》、《顾氏小说之“诗意”》。我在想:《顾氏“反转”与欧亨利之比较》这样标题的文章,大约也是三篇吧?
如果,贞云子把《顾氏“反转”与欧亨利之比较》这样标题的文章、写出四篇,甚至是五篇呢?那么,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第四、第五篇是硬写;另一种,则是她又发现了新大陆。
“硬写”与“又发现了新大陆”,可谓是“家”与“匠”的诠释。前者是“匠”,后者是“家”。
顾粉团的文章,越来越少了。可,我不着急;因为,“工匠精神”也罢、“家”也罢,其实就是一个氛围、一段熏陶……一种文化。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当顾粉团的朋友们不再有生存的压力时,或许,就是“大家”丛生、群发的时候到来了。那时,否悟提名的“顾学”,就该更名为“顾文化”了(《红楼梦》不可能成为一种文化吧)。
顾晓军 2016-8-22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