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2 “公正第一”是前提
--顾晓军主义:平民主义民主•之二千六百六十二
话说多了、有时也会前言不搭后语。这不,想去长跑、想了结“三个打通”,就在《散论“公正、民权、自由”》初稿上打了“公正,是工具;民权,是实质;自由,是根本”,而结果、也真的把“公正,是工具”、写进了文章。当然,从“‘公正’……是平民主义民主者的思想武器,是与权贵、精英及其他阶层讲道理的道理”的角度说,公正、也可以说是工具;但,若忘了“公正,是前提、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显然、就不对了。
也许,“公正,是工具”是引出、我在《“公正第一”的处世哲学》中、提到的“波心投影说了段不短的话”的原因,但、我随即接受意见,把“公正,是工具”、改成了“公正,是前提”。其实,“公正是前提”之类、我在过去说过很多遍。刚搜索了一下,至少森林之子的《“公正第一”是民主的真谛》中、卢德素的《“公正第一”是人类社会的定海神针》中、天马行空转我的文章等等中……都有“公正是前提”。这就是“话说多了、有时也会前言不搭后语”。
既然意识到了“公正是前提”的重要,就写一篇《“公正第一”是前提》、且计划放在《平民主义民主》这本书的首篇。
“公正第一”,也确实是前提、确确实实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原则,确确实实是我们、是人类社会的处世哲学与处事的准则。以下,我反证之。
讲“自由、平等、博爱”的人们,就不懂得“公正第一”于人类的重要性、才信口雌黄什么“平等、博爱”。《散论“公正、民权、自由”》及以往的文章中,我已经驳斥了“平等”。今天,就简单说说“博爱”。
“博爱”,是幼稚病、是想当然!首先,“爱”是情感、情感需要互动。你跟谁“博爱”?谁跟你“博爱”?接受马克思“剩余价值”观的无产阶级认为,这个世界存在剥削、必须革命、革资产阶级的命!你怎么跟他们“博爱”?他们会跟你“博爱”吗?既然、你与这个世界上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没有办法“博爱”,那你的“博爱”、还存在吗?而不存在、岂不就是废话?
再说今日的中国,为什么、反腐败渐得人心?因为,老百姓、对权贵们恨之入骨。你叫老百姓、不要恨、要“博爱”,能行吗?或叫权贵们“博爱”,这可能吗?如果权贵们肯“博爱”、少捞一点,老百姓的日子、必然好过些;可、人有贪婪一面,靠他们自律、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公正第一”、只有“公众认为正、方为正”……只有让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只有让权力清醒地意识到、贪婪的巨大代价,权力才会收敛,是不是这道理呢?
如果说法国大革命时的“自由、平等、博爱”里、有左倾思潮,错误较多;那么,西方现代民主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呢?除“自由”,那“民主、人权、法治”、有哪个能说得通?
“民主”,顾名思义、“民”作“主”。可,没有权力,叫“民”、又如何作“主”呢?靠罢工、游行、街头运动、“网络霸凌”之类吗?即使这些东西管用,不还得人家买账吗?人家不买账,又怎么办呢?人家“神权”、“王权”、“党权”,都知道与权力挂钩;而轮到“民”作“主”了,就不要“权”了、就拱手让“权”了?我顾晓军、实在不明白:这究竟是、知识精英们的慷慨、高尚呢,还是、知识精英们、是在为“神权”、“王权”、“党权”服务,自己从中渔利、与“神权”、“王权”、“党权”私下里有交易,而蓄意坑害老百姓、坑害公众?
“民”不要“权”,而“人”、却又要“权”了。回首马丁•路德•金,那就不是美国的民权运动吗?反种族隔离,难道不是争民权?什么时候、又是谁,偷偷把“民权”、改换成了“人权”呢?这一字之差、这一字之换,想兜售什么?是要为少数的“人”服务,而把多数的“民”、踩下去吗?如果不是,又究竟为何要把“民权”的理念、变成“人权”的理念推销呢?这、怎可能是无意识的呢?
是“人”、多于“民”,还是“人”、大于“民”,或是“人”、重于“民”……呢?自古至今,就有什么什么“民国”的,可有什么什么“人国”的吗?“民主”,不是“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吗?“尊重多数人意愿”不就是前提吗?“多数人意愿”不就是民意吗?为何不讲民意、而讲“人意”?这怕是只有精英们自己才清楚吧?
而“法治”,我早说过--古今中外,又有哪一朝、哪一代,没有“法”、没有“治”呢?“法治”,与“自由、民主、人权”排在一起、和谐吗?“法治”,何尝不是“神权”、“王权”、“党权”的、自上而下的“治”呢?这样的“治”,把民权放在哪里、又把“民”作“主”放在哪里呢?如此,恐怕连所谓的“人权”、也艰难、也会落空的吧?
所谓西方现代民主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就像法国大革命时的“自由、平等、博爱”一样--该提倡什么、不该提倡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弄清楚,所以、才会捧出作假的艾未未(仿制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不能算艺术家吧?仿制的赝品,不可能拍得多少万、成为艾未未的第一捅金吧?拿网友的800多万交罚税,还欠的近700万、税务局不要了,这也不能自圆其说吧?)、陈光诚(有谁能在10秒内徒手翻阅4米高墙?你说你行,当众演示下、写进吉尼斯纪录、不更好吗?能辨别花是红的还是黄的,怎可能是瞎子?从未获得律师资格,算哪门子“维权律师”?)、马拉拉(子弹从眉骨处打进脑袋,伤疤在哪里?当全世界的人、都傻呀?如果没有枪伤这出戏,联合国的“马拉拉日”的根据、在哪里?诺贝尔和平奖的根据、又在哪里?没有根据,这不闹着玩吗?)等等,所以、才会用这些假货、延误中国的民主进程、坑害咱老百姓!
“公正,是人类群居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维系”,这话、我说的次数、就更多了。如今,连“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容纳了“公正”。自然,他们的解释、与“公正第一”是南辕北辙。但,我早就说过:因为我的“公正第一”,说到了现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点子上,所以、早晚会有人接纳我的“公正第一”。
而如果民主社会的政治和知识精英们、还执迷不悟的话,就必然、早晚会一点点地丧失现有的民主社会的优越性。而到了那时,不要说在世界的范围内推广民主了,就连民主社会里的老百姓、是不是再信民主、都是个问题。那时候,就别说是输出自由的理念了,连如今的政治和知识精英们、是否还有自身的自由、怕都是个问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道理、非常简单,只有政治骗子才需要靠虚伪度日,而老百姓不需要!
引入波心投影原话:“先生,我提几点建议。公正第一、民权至上、自由永恒自先生提出之日起已自成一体,统一于平民的主体地位--即在精英专权社会中的表达权、发声权--思想家替平民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要公正、民权、自由。从先生论述中我们理解到:三者中公正具有逻辑先在性和现实紧迫性,即在"公众认为正"的各项事物在常识层面都被颠倒、被侮辱的某地,民权、自由也一同被践踏、被囚禁,我们(平民)都希望公正得彰,民权和自由都受到尊重,但恐怕得以公正切入,从精英手中争夺话语权,让大家的认知回归常识轨道,一起来捅破精英的面具,为争民权、争自由夺取对话与谈判筹码与平台。要说三者关系,可否认为公正是基础和前提,民权是核心,自由是公正和民权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以及表现形式。”、“这是对争公正民权自由的平民来说的,是认知与方法的统一”。
其实,我顾晓军和顾粉团,一直在以“公正第一”为前提、争取社会的公正、争取社会认识“公正第一”--我从第一本书《公正 民权 自由》、到第二本书《大脑革命》、再到今天这第三本书《平民主义民主》,就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角度论述与宣传“公正第一”;而顾粉团的《向诺贝尔和平奖推荐顾晓军(2012/235篇)》、《向诺贝尔和平奖推荐顾晓军(2013/731篇)》、《向诺贝尔和平奖推荐顾晓军(2014/432篇)》、《向诺贝尔文学奖推荐顾晓军(2014/131篇)》以及《向诺贝尔和平奖推荐顾晓军(2015)》、《向诺贝尔文学奖推荐顾晓军(2015)》,也都是--在推广“公正第一”!
顾晓军 2015-2-27 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