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 顾晓军为何不能流芳千古?
--顾晓军主义:改变中国•之一千六百八十
在博客中国,有一篇文章叫《顾晓军真要流芳千古吗》。我想反问:顾晓军为何不能流芳千古?
民主的思想元素,源于英国贵族与王权的抗争;迄今,已有大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一民主思想,即当今的精英主义民主。对应于王权思想而言,精英主义民主、无疑是一巨大的进步。精英主义民主的核心,就是精英治国;她从思想的层面,一举废除了王权。
然,于二战后民主思潮的发展,精英主义对兴起的大众民主取保守态度。
精英主义,没落了;西方思想界,没落了。以至于北欧现象出现之后,人们竟把它叫作民主社会主义。全不思北欧现象的实质,就是社会的民主平民化、利益公众化。
“顾晓军主义”,在2008年的冬夜诞生。在2009年的“狂挺邓玉娇”“为通钢工人阶级撑腰”中,“顾晓军主义”渐明确为“老百姓的主义”。
此后,在批判与反批判、封杀与反封杀和无尽的谩骂与嘲笑中,“顾晓军主义”通过对中国改革的反思、首创出“平民主义民主”、推出了她的“公正、自由、民主、人权、法治”价值观。
与实践准“平民主义民主”的北欧、及把这一社会现象叫作“民主社会主义”的东西方思想、社会学家相比,顾晓军的界定、难道不更准确吗?
与以精英治国、从思想层面废除王权的精英主义民主相比,顾晓军的全民治国的思想、难道不是精英主义民主的升级?
以顾晓军主义哲学的“趋势论”看:精英主义民主,自起源至今已大几百年了,尚没有寿终正寝,那么,“平民主义民主”的流行不起码大于大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吗?
以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否定论”看:又有什么思想可取代“平民主义民主”、成为未来的主流呢?
以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多元论”(即“多元视角”)看:精英主义民主与“平民主义民主”,都基于市场经济及金融杠杆其与自然的调控,如果这一基本形式不被打破,那么又有什么能替代“平民主义民主”呢?
若几百年甚至千年,基于经济形式而思想无法被取代,也不会有很大的更新与升级,那么顾晓军为何不能流芳千古呢?
显然《顾晓军真要流芳千古吗》之作者,是门缝里看人。而文中的内容,则过于无聊。陈光诚有什么?以新近加入质疑的海外作者狄村的观点看,陈光诚等不过是个“炒作团队”、“一个不但是经济诈骗,还有着政治图谋的诈骗团伙”。
顾晓军 2012-6-2 南京
本博热文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刘晓波于中国民主
顾粉团森林之子 顾晓军与石黑一雄
中国民运人物志 / 新民运N问答
中国民运人物志
引言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民运人物志”的谋略
001 鲍彤
002 顾晓军
003 魏京生
004 刘晓波
005 刘刚
006 柴玲
007 方励之
008 高瑜
009 刘宾雁
010 王丹
011 茅于轼
012 吾尔开希
013 郭文贵
014 丁子霖
015 王军涛
016 王若望
017 胡平
018 王维林
019 曹长青
020 陈子明
021 许良英
022 王炳章
023 万润南
024 曹思源
025 侯德健
026 封从德
027 严家其
028 何频
029 周舵
030 章立凡
031 包遵信
032 周勇军
033 陈一咨
034 邓正来
035 王有才
036 苏晓康
037 袁红冰
038 李录
039 刘再复
040 彭明
041 郑义
042 方政
043 李泽厚
044 韦石
045 余志坚
046 程晓农
047 张祖桦
048 辛灏年
049 熊焱
050 徐文立
051 陈维健
052 吕京花
053 张健
054 张宏堡
055 遇罗锦
056 赵岩
057 叶宁
058 傅希秋
059 冯正虎
060 李洪宽
061 郭国汀
062 浦志强
063 盛雪
064 余杰
065 徐友渔
066 唐柏桥
067 杨建利
068 滕彪
069 吴弘达
070 艾未未
071 远志明
072 张伯笠
073 陈光诚
074 何清涟
075 陈达钲
076 高智晟
077 司徒华
078 陈破空
079 许志永
080 贺卫方
081 华夏黎民党
082 吴淦
083 黄琦
084 郭泉
085 石三生
086 艾晓明
新民运N问答
为什么不能反对革命?
为何要编撰“民运人物志”?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六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